人物:蕭穎胄

相關人物:共 5 位
共 5 首
釋明徹 朝代:南梁

人物簡介

全梁文·卷七十四
明徹俗姓夏,吳郡錢塘人。齊永明中受學僧祐,隨出揚都,住建初寺,后往荊州。天監(jiān)初還都,二宮供養(yǎng)。
新脩科分六學僧傳·卷第二十一 義解科
夏氏。
吳郡錢塘人。
六歲喪父。
即出家于上虞王國寺。
性好學。
尤多感激奮厲。
嘗遇客讀晉道安傳云。
少孤為外兄所養(yǎng)。
因歔欷嗚咽。
良久乃已。
他日究尋。
見安弘法之美。
撫髀嘆曰。
人生斯世可不爾乎。
自是專志。
不棄寸陰。
其房屋朽故。
風吹且仆。
眾皆懼其壓而去。
徹習業(yè)其下自若。
會稽孔廣聞以為當成名器。
齊永明十年。
竟陵王請律師僧祐講。
徹從受十誦。
隨至楊都。
居建初寺。
建武初。
依旻法師更業(yè)經論。
太傅蕭穎胄領荊州。
??以俱就第開凈名。
太傅薨。
贈麈尾軟幾以別。
天監(jiān)初。
反都邑。
常為旻公覆述。
武帝欽待不次。
詔于華林園寶云僧省類集毗尼簡要。
將成。
忽遘沈疾于壽光殿。
帝躬臨尉問。
遷就醫(yī)于所住寺。
中使參候不絕于道。
徹有遺表。
文多不錄。
帝省表哀動左右。
詔于寺設三百僧齋。
帝為制發(fā)愿懺悔文。
普通三年十二月七日也。
詔給東園秘器。
窆于定林寺墓。
續(xù)高僧傳·卷第六 義解篇二
釋明徹。姓夏。吳郡錢唐人。六歲喪父。仍愿出家。住上虞王園寺。學無師友從心自斷。每見勝事。未曾不留心諦視。遇客讀釋道安傳云。聞安少孤為外兄所養(yǎng)。便歔欷嗚咽。良久乃止。他日借傳究尋。見安弘法之美。因撫膝嘆曰。人生居世。復那可不爾乎。自是專務道學功不棄日。嘗與同學數(shù)輩住師后房。房本朽故。忽遭飄風吹屋。欹斜欲倒。師行不在。無物支持。眾人皆走。徹習業(yè)如故。會稽孔廣聞之嘆曰。孺子風素殊佳。當成名器。時倫因事推伏。馳名東越。齊永明十年。竟陵王請沙門僧祐。三吳講律。中涂相遇。雖則年齒懸殊。情同莫逆。徹因從祐受學十誦。隨出楊都住建初寺。自謂律為繩墨憲章儀體。仍遍研四部校其興廢。當時律辯莫有能折。建武之中移業(yè)經論。歷采眾師備嘗深義。以旻法師標正經論妙會機神。譚思通微易鉤深奧。乃從其成業(yè)。齊太傅蕭穎深相欽屬。及領荊州攜游七澤。請于內第開講凈名。每日諸經文句。既是應機所說?;蛴形钗??;驈偷忻窒葋碛⑴f人各厝情。謬當今日望此玄宗。遠無髣髴深懷愧惻。時咸重其謙退。及蕭氏將薨。贈別麈尾軟幾。徹以遺命所留。憑撫以盡其壽。天監(jiān)之初始返都邑。又從旻受業(yè)。少長祈請常為覆述。究博深文洞明奧旨。盤根交結了無遺滯。遠樹名聞徵屈重疊。乍經乍論四時不輟。聽受之眾不遠云集。武帝欽待不次長名進于內殿。家僧資給歲序無爽。帝以律明萬行條章富博。愿撮取簡要以類相從。天監(jiān)末年敕入華林園。于寶云僧省。專功抄撰。辭不獲免。每侍御筵對揚奧密?;蕛p接特加恒禮。故使二宮周供寒暑優(yōu)洽。當時名輩并蒙殊致。未有恩渥如此之隆。以其鳩聚將成。忽遘疾沈積。于壽光殿移還本寺。天子親自怡色溫言躬臨慰喻。知當不振退而流涕。中使參候晨宵不絕。徹自惟將卒奉啟告辭?;市妮d軫于萬壽殿。時內外樞揆一時慟絕。以呈徹表故也。其文曰。因果深明倚伏何逭。明徹雖復愚短。忝窺至籍。將謝之間豈復遺吝。但知恩知慶。輒欲言之。明徹本出東荒賤民而已。微有善識得廁釋門。契闊少年綢繆玄覺。雖未能體道。微得善性。運來不輟。遇會昌時。遂親奉御筵。提攜法席。且仁且訓備沐恩獎。恒愿舒慕丹誠奉揚慈化。豈意報窮便歸塵土。仰戀圣世何可而言。特愿陛下永劫永住益蔭無涯。具足莊嚴道場訓物。天垂海外同為凈土。勝果遐流雍容遠集。明徹以奉值之慶論道之善。脫億代還生猶冀奉覲。惟生惟死俱希濟拔。臨盡之間忽忽如夢。雖欲申心心何肯盡。不勝悲哀之誠。謹遣表以聞。敕答省疏增其憂耿。人誰不病。何以遽終過甚。法師至性堅明道行純備。往來凈土去留安養(yǎng)。方除四魔理無五畏。唯應正念諸佛不舍大愿與般若相應。直至種智發(fā)菩提心。彼我相攝方結來緣。敬如所及。菩薩行業(yè)非千百年。善思至理勿起亂想。覽筆悽懣不復多云。帝因于寺為設三百僧會。令徹懺悔。自運神筆制懺愿文。事竟遂卒寺房。即普通三年十二月七日也。窆于定林寺之舊墓。敕給東園秘器。兇事所資隨由備辦。主者監(jiān)護有崇敬焉。
柳忱 朝代:南梁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471—511 【介紹】: 南朝梁河東解人,字文若。
柳世隆子。
少以孝聞。
仕齊為西中郎主簿功曹史。
勸西中郎長史蕭穎胄歸屬蕭衍。
后為寧朔將軍,遷侍中。
及蕭衍建立梁朝,封州陵伯。
歷五兵尚書,散騎常侍。
卒謚穆。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477—510 【介紹】: 南朝梁南蘭陵(今江蘇常州)人。
蕭赤斧子。
齊末為西中郎外兵參軍。
蕭衍(梁武帝)起兵,穎達設計誘殺東昏侯屬將劉山陽,與兄蕭穎胄同歸蕭衍。
并率軍攻克郢城,從平江州、下東城。
梁武帝立,為侍中,封作唐侯,尋遷江州刺史。
或傳穎達謀反,帝防之。
穎達知之,遂沉湎酒色,不理州事。
官至右衛(wèi)將軍。
卒謚康。
蕭靡 朝代:南梁

人物簡介

全梁文·卷二十四
靡,南蘭陵武進人,齊侍中尚書令、行荊州刺史穎胄子。
天監(jiān)初,襲巴東公,歷中書郎太子洗馬。
早卒。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488—502 【介紹】: 即齊和帝。南朝齊皇帝,字智昭。明帝第八子。明帝建武元年封隨郡王。東昏侯永元元年改封南康王。東昏侯廢,寶融即位。在位一年,被迫讓位。蕭衍代齊稱帝,降為巴陵王。尋被殺,齊亡。謚和。
全齊文·卷五
帝諱寶融,字智昭,明帝第八子。
建武元年封隨郡王。
永元元年改封南康王,出為西中郎將、荊州刺史。
二年,長史蕭穎胄、雍州刺史蕭衍舉兵。
三年,擁立于江陵。
改元中興。
在位二年,禪位于梁,封巴陵王。
尋死,追謚曰和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