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習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人物:
釋智鑒
相關(guān)人物:
共 3 位
。
共 20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贈歐陽生善相
北宋 ·
釋德洪
薛公衣尚敝,饑腸轉(zhuǎn)鳴雷。
天子征遼東,細君笑靨開。
吾夫雖奇蹇
(原校:一本作吾子流落徒)
,要是高世材。
發(fā)必藉時耳,今豈其時哉。
往見張將軍,喜曰真吾儕。
三矢定天山,英聲馳九垓。
房杜未肉食,席門蒙積埃。
但馀王氏子,文字相追陪。
賢哉太夫人,
智鑒
照襟懷。
嘗自撫其子,國鼎真鹽梅。
但未識其友,試與俱而來。
窺窗見之喜,亟使羅尊罍。
果見貞觀間,相逐登三臺。
予嘗閱舊史,至此嘗徘徊。
數(shù)子初未貴,踽踽蒿與萊。
而彼一女子,底蘊遭窺猜。
何知
(武林本作如)
婁師德,碩大非栽培。
譬之萬頃波,但見琉
(四庫本作玻)
璃堆。
倔強如梁公,包撫等嬰孩。
掩卷發(fā)長想,鄙吝為崩頹。
吾今著田衣,百念如冷灰。
功名一破甑,掉臂首不回。
頗怪歐陽生,諛語坐差排。
人生如逆旅,歲月苦逼催。
懸知賢與愚,終作土一抔。
美惡何足道,君亦真恢諧。
愚賢君勿取,吾肯罪形骸。
不肖君謂賢,是適為吾咍。
重輕寧在子,意子定癡呆。
所喜亦清散,時時過茅齋。
明日念當行,引紙研松煤。
詩成極醇釅,蒲萄初潑醅。
黎道人自長沙入閩解石見之論易頗有所得自言居醴陵山中有田廬養(yǎng)魚種竹可以卒歲作取
足庵
義方堂優(yōu)游其間藏書教子甚樂也遽還求詩贈之
宋 ·
李彌遜
兩腳不踏咸陽塵,兩眼不逐瀟湘春。
胸中乾坤照萬古,奇偶縱橫何足數(shù)。
閉門有竹食有魚,遺子有田家有書。
一生可了心自足,世上紛紛謾榮辱。
禮三祖
智鑒禪師
塔
北宋 ·
釋正覺
道無揀擇,水深山嶷。
祖無出沒,月寒天碧。
不萌枝上覺華春,無影樹頭靈鳥宅。
天柱巍峨兮星河瀉清,石牛哮吼兮洞云生白。
圓禪者求頌
北宋 ·
釋正覺
枯歇身心百不思,湛圓自照劫空時。
妙明
智鑒
那留垢,虛廓靈機未度絲。
的的髑髏看活眼,堂堂塵剎用閒眉。
是須恁么承當去,鼻孔累垂識祖師。
示高臺
足庵
紹印
宋 ·
胡寅
萬生紛綸墮迷網(wǎng),誰能自拔起情想。
隙塵初傍陰色空,燒草又趁春風長。
將身出家參佛祖,此病中作膏肓
(原誤作盲)
養(yǎng)。
足庵道人
肯珍重,不與凡流較斤兩。
彼方彈雀棄隋珠,我自舍魚取熊掌。
高臺平挹石廩翠,古轍下輾雷溪響。
粥魚齋鼓不經(jīng)營,竹月松風靜來往。
定心古井波浪息,夜氣靈源襟韻爽。
憶昔幽尋度云壑,見投佳句論鄉(xiāng)黨。
豈惟高格擅風騷,頗信中扃得平廣。
轉(zhuǎn)頭塵事還匆匆,入夢勝游真莽莽。
山梅有信寄一枝,更欲青鞋快真賞。
成都信藏主求送行
(參
足庵
)
其一
南宋 ·
釋寶曇
七言絕句
又得南方一信歸,君臣父子卻饒伊。
五年乳竇峰前路,曾把虛空碎一槌。
成都信藏主求送行
(參
足庵
)
其二
南宋 ·
釋寶曇
七言絕句
歲晚何人為指南,手中扇子是同參。
云門未見乾峰日,與子如今恰一般。
題老融畫彌勒
南宋 ·
樓鑰
六言詩
乘風欲去東南,回頭此意誰參。
當時蹉過
足庵
,卻來攻愧同龕。
按:《攻愧集》卷八一。
奉賦朱新父
足庵
南宋 ·
趙師秀
五言律詩
人欲難窮極,于中覺者稀。
但令無過分,何處有危機。
長日書千冊,清風竹一圍。
東南坤勢闕,子計不為非
(同上書冊五頁三三六六)
。
偈頌七十二首
其二
宋末元初 ·
釋祖欽
西來十萬路迢迢,
智鑒
當軒影莫逃。
四海浪平龍睡穩(wěn),九霄云凈鶴飛高
⑴
。
⑴ 達磨大師自西天竺國而至金陵,見梁武帝。帝問曰:如何是圣諦第一義?達磨答云:廓然無圣。武帝曰:對朕者誰?磨云:不識。帝不契。達磨因此折蘆渡江至魏。
共 20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