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張嘉秀

相關人物:共 3 位。
共 3 首
東方有白水,西方有黑水。
天地有玄黃,安得有二體。
白水亦是川,黑水亦是川。
同是潤下性,萬善無二根。
誰來嘆逝川,誰來此觀瀾。
白日白川子,可以洗心言。
正德己卯冬十二月二十日。靜庵先生趙公。效于綾城謫所。明年。歸葬龍仁深谷里。從先兆。嘉請丁巳十二月二十四日。改卜其西數百步許。以夫人李氏祔。萬歷庚辰。大學諸生一口飏言曰。惟先生澤不斬。士于今受其賜。崇德報功。宜極盛典。今玆神道無碑。幽堂不志。無以昭虔揭烈。以耀無窮。乃相與裒財俶役。募工礱石。朝紳上自廟堂。下至一命。以及窮閻之士。茍聞先生之風者。舉競相助。不勞而事集。使求志銘于德水李珥。珥謝非其人。不獲辭。仰惟先生道德事業(yè)。焯載國乘。退溪李先生狀其行。穌齋盧相公銘其碑。豈有馀辭可贅。顧既應撰。不可無言。乃略敘世系踐歷資質學行設施嗣息。并論善惡禍福天命否泰。而足以銘。其敘曰。嗚呼。先生諱光祖。字孝直。靜庵是自號也。趙氏為漢陽著姓。高麗總管良琪。以軍功受元朝袍帶之賜。是先生七代祖也。總管曾孫諱溫。佐我太祖。錄開國勛。封漢川府院君。謚良節(jié)。于先生為高祖。良節(jié)生義盈庫使諱育。贈吏曹參判。參判生成均館司藝諱衷孫。贈吏曹判書。判書生諱元綱。官至司憲府監(jiān)察。贈吏曹參判。是為先生顯考。妣驪興閔氏??h監(jiān)誼之女。以成化壬寅八月十日生先生。嗚呼。先生年十九而孤。正德庚午。試進士。冠其榜。辛未。丁內艱。乙亥。舉孝廉。拜造紙署司紙。是年秋。中廟拜先圣試士。先生應其科。擢乙科第一人。授成均館典籍。俄遷司憲府監(jiān)察,司諫院正言。丙子。歷戶,禮,工三曹佐郎。選入弘文館為副修撰。升修撰。丁丑。以副校理賜暇讀書。超資拜應教。升典翰,直提學。戊寅。升秩通政大夫。拜副提學。遷承政院同副承旨。以先生宜養(yǎng)君德。還長玉堂。未幾。進秩嘉善。兼同知成均館事。俄遷司憲府大司憲。例兼成均。己卯春。拜副提學。夏。還拜大司憲。冬。用告密者言。下禁府。事叵測。領議政鄭公光弼力救。用次律被竄。竟賜自盡。年三十八。嗚呼。先生稟受絕人。玉潤金精。相表清秀。蘭滋月朗。容止可觀。鳳儀鸞翔。孝友忠直。英睿剛果。幼不好弄。已具成人模范。忼慨有大志。興慕圣賢。必欲追踵絕軌。世俗所屑。雖千駟萬鐘。一不以介意。樂善疾惡。見人非違。若將浼焉。嗚呼。先生少時。參判公作察訪魚川。寒暄先生金文敬公得譴燕山。謫比邑熙川。先生素聞文敬學有淵源。因趨庭得往受業(yè)。時師道廢久。人多指笑。先生不較不沮。始聞為學之大方。自是益自刻厲。課程嚴苦。篤信小學及近思錄,四子六經。平居。夙夜整飭。高拱危坐。齊明儼恪。威儀折中。進退翼如。嘗入天磨龍門兩山。講習之暇。潛心對越?;蚓龟胸H粶Y默。夜分乃寢。五更必起。山人習禪者。皆嘆其不可及。其在家。事親色養(yǎng)。極其誠。慎終追遠。情文備至。家廟在別所。日必一往。雖公務鞅掌。大風雨雪。祁寒溽暑。不少廢。謹守法度。以閑有家。內外斬斬。正倫理篤恩義。遠聲色戒曲蘗。獎進后生。各因其材。黜俗論排異端。凡持身處家。應事接人。一稽古訓。惟書禮為則。若涉毫發(fā)非禮。其心不安。若冠冕佩玉。坐于泥涂也。天分既異。充養(yǎng)有道。英華發(fā)外。聳服一世。望之者咸咨嗟嘆息。以至市里蚩氓。每值其出。羅拜馬前。仰首歆贊。噫。此先生柔嘉令儀所致。豈知反以此胎禍哉。嗚呼。先生受命世之才。抱適用之學。格君安民。此固素心。恥于衒玉。潛居若無意者。聲譽藹郁。朝臣爭薦。其除司紙也。先生不樂曰。用虛譽得官。不如應舉。以通行道之路。既除之后。被知于中廟。月薦歲升。不數年。長論思主風憲。上雅尚儒術。銳意文治。倚先生甚重。先生感不世之遇。便以堯舜君民。興起斯文為己任。每將入對。必宿齋戒積誠敬。其進侍也。一心肅慮。如對神明。知無不言。言無不讜。其言若曰。人之一心。天理本全。其大無外。其運不息。良由氣局欲蔽。大者或小。運者或閒。在常人。其害猶難救。況人君勢位高亢。驕溢易生。聲色媚悅之攻。非匹夫比。心一不正。氣一不順。則生于事害于政。傷和召沴。彝倫斁而萬物不遂矣。主上所以存心事天。以致中和極功者。其可少忽乎。至于義利王霸之辨。古今治亂之幾。君子小人進退消長之象。無不罄蘊極論?;蛑寥贞?。上必虛心傾聽。朝議將潛師襲野人速古乃。臨遣將。將相環(huán)侍。詢謀已同。先生自外進曰。此事類狙譎。非王者御戎之道。堂堂國家。行盜賊之術。臣竊恥之。上乃卻眾議。從先生言。將相群爭。竟不入。先生之得君。其可謂不至乎。肆與并時名流。協(xié)力贊襄。奮庸熙載。設薦舉科。以龥俊乂。罷昭格署。以正祀典。訓小學以育英才。宿弊漸革。古制漸興。百僚悚勵。四方風動。第士論或失于欲速。太露鋒穎。建白不度時宜。閒有喜事者。未免投合時好。先生以為憂。而舊臣拂清議。因事見擠者。怨入骨髓。磨牙伺隙。先生喟然知王道不可遽行。大猷不可遽升。于是。稍調劑秉中。以鎮(zhèn)浮躁。而矯激之論。反詆先生為色莊。至欲彈劾。先生料時事必敗。求退不得命。適廷論欲追削靖國勛籍之濫者。先生既不能退。則把綱紀塞利原。職耳。不得不同其議。伏閤爭累月。得允。群臣入侍榻前。將功券定與奪。時己卯十一月十五日也。俞咈甫已。駭機發(fā)于其夜。南袞沈貞,洪景舟等。潛開闕門入便殿。語秘不傳。先生之下吏也。館學諸生。坌哭闕庭。爭詣獄請囚。其謫也。上使近侍諭以非私罪。姑從廷論示譴之意。先生拜謝以辭。其受后命也。先生沐浴更衣。請聞罪名。使者無應。先生臨結纓。貽親舊書有曰。愛君如愛父。天日照丹衷。聞者慟之。嗚呼。先生內子。僉使李允泂之女。生二男。曰定。娶縣監(jiān)權恰女。無后早歿。曰容。以蔭補官至文川郡守。娶大護軍李鏡女。只生二女。無嗣。取堂弟希顏子舜男為后。尚幼。女長適佐郎許鑒。生一男曰昀。次適進士洪遠。生二女。皆幼。夫人后先生三十八年而卒。嗚呼。上天陰騭。于善必栽培。于惡必傾覆。禍福之理。固昭昭也。今先生以蹇蹇之節(jié)。揚于王庭。啟赤心批逆鱗。知有君父。不知有其身。律己清苦。闕節(jié)不通。騶直不納。公退。不問家事。早夜所思慮。惟在政疹民隱。惓惓無須臾寧。卒之身觸讒鋒。不能考終。福善之理安在。彼泄泄沓沓。重人爵輕天敘。偷時射利。屋潤身肥。國家安危。邈如胡視越病。不拔一毛。雍容顧眄。自擬圣于涉世。反笑先生。斥以少不解事。挑生厲階。甚者或至戕賢賊能。以植固其勢。此輩類得于君。安享祿位。老死牖下。所謂禍淫者。亦昧矣。是故。人之言曰。謀身密者。其轂朱。謀國忠者。其族赤。父戒其子。兄勖其弟。以摸棱為明哲。以匪躬為浮薄。士習以偷。世道以污。悲夫。雖然。人心本公。天定靡忒。陰翳才消。太陽回光。中廟晚年。德音每稱無罪。固有渙恩之漸。仁廟繼明。因廟堂申論。館學龥天。聿追先志。命復先生職秩。逮今上初服。清論益張。乾心洞契。命贈大匡輔國崇祿大夫,議政府領議政兼領經筵弘文館藝文館春秋館觀象監(jiān)事。是隆慶戊辰也。越明年己巳。賜謚文正。于是。先生耿光。彰徹上下。多士若仰喬岳北斗。立廟明禋非一所。式至今日。甲子已周。追慕如昨。達國儒林。齊心一力。豎外瘞中。以賁飾墓道。此誠古今所未聞睹。元祀之尊。將亙萬世矣。顧視富貴蔑聞者。一時寵樂。六驥過隙。骨肉與草卉同朽。無異蚊虻起滅穢壤閒。若其開毒喙芟良善。以斷國脈者。則罔之生。幸逋鈇鉞。而鬼誅人戮。愈久益嚴。三尺童子。亦知唾罵。九泉之刑。窮天地而罔赦矣。此固不足比論榮辱。惟后人其知所以勸戒哉。嗚呼。天篤生賢。必使有為。進則濟斯民。退則立其言。今先生進不克卒行其道。退未及垂訓于后。日彰之學。未就大成。微言之緒。罔由尋考。況我東箕子以后。未聞以仁義治世者。周經孔謨。只資空言。先生一倡。庶幾復古。先生旋敗。士林瓦裂。王道之說。為世大諱。皆諉以非其時。夫如是則古道終不可復歟。天生賢者而中折之。其命終不可諶歟。其然。豈其然乎。時者。在上者所造也。只是無人。豈云無時。思皇我王。獎美先生既崇極。而尊儒尚道。以明一統(tǒng)。學者仰恃。發(fā)舒無遜言。先生明天理淑人心之功。于玆普發(fā)。使斯人舉曉王醇霸疵。敬為主禮為防。安宅不可曠。正路不可舍。則先生之道。否短泰長。綽乎為后王開太平。而天不虛生。命乃可諶矣。后先生而作者。其母患莫己庸。思自盡乎所以致用哉。其銘曰。
青?有學,肇殷父師。
化逖言泯,墜緒罔追。
猗嗟寒暄,孤倡濁時。
刻羽絕和,始然就微。
天不椓文,篤降先生。
先生閒氣,漢岳鐘精。
一片昆璧,瑩絕纖瑕。
夙抱高識,求道靡他。
撥機尋師,入室操戈。
爰啟正軔,任大道遐。
既切既磋,亦琢亦磨。
動容周旋,規(guī)圓矩方。
吾斯未信,韞櫝而藏。
猗蘭播芬,欲掩彌彰。
觀國之光,乃賓于王。
契孚魚水,委身徇國。
志撐宇宙,忠貫日月。
矢回淳風,以敦淆俗。
禹鼎漏妖,河麋逞慝。
參天豫章,一斫斯倒。
三光失晶,四民齊悼。
天啟圣衷,廓開氛祲。
歷世加褒,伸枉起歆。
士誦其語,人服其化。
茅開蹊徑,燭揭昏夜。
郁郁駒城,山紆水長。
有斐令德,沒世不忘。
天啟三年癸亥春。柳川韓公。以國舅封領敦寧府事西平府院君。推恩贈其先考大匡輔國崇祿大夫議政府領議政兼領經筵弘文館藝文館春秋館觀象監(jiān)事。先妣貞敬夫人。越三年乙丑。西平公以故尚書晚翠吳公億齡狀。屬余志其隧曰。吾先公之行業(yè)。庶幾藉以不朽乎。欽讀而曰。直而不華。惇史哉。欽與西平公。同登制科也。同升卿列也。又同罹文罔也。辱相知久矣。其世家名德。固識其有自也而來者。謹以晚翠公之狀。次而序之曰。公諱孝胤。字謹叔。清州人。其始有諱蘭。事麗為開國元臣。歷文惠公康,思肅公渥,平簡公公義。至大學士文敬公脩。道德文章。師范一世。入我朝有諱繼禧。議政府左贊成。謚文靖。歷事五朝。為時名卿。寔公高祖也。曾祖曰士武。漢城判官。贈左參贊。祖曰承元。旌善郡守。贈左贊成??荚蝗赍觥?span id="ow0yufw" class='peopleLink highlighted2' onclick='ShowAuthorProfile("45482", "poem_preface_1432627", "文川")'>文川郡守。贈領議政。妣曰柳氏。贈貞敬夫人。文化大姓。高麗大丞車達之后。司導寺正渰之女。嘉靖丙申八月甲辰生公。公少學于外舅申正健。華問早播。未弱冠。連選解額。隆慶丁卯。升上庠。庚午。捷大科。新登第者率以優(yōu)人自隨以為榮。公獨卻之。選入承文院為權知。公要省親下鄉(xiāng)。同僚執(zhí)檢下風不許。遂棄官歸。用例居殿。辛未。遭議政公憂。癸酉制畢。還敘。甲戌為副正字。薦補藝文館檢閱。乙亥。轉待教奉教。丙子。升拜工曹佐郎。移司憲府監(jiān)察。以質正官隨圣節(jié)使朝京師。遞授典籍。在會同館時。從提督主事唐鶴。微聞本國宗系事方新增撰修。求見稿本。提督引使臣于前。對立出示。旋即掩卷。他人皆茫然不省。公獨成誦不差一字。人服其記性。丁丑。以本職兼宗學司誨。出補鏡城判官。朝廷欲以名官彈壓將士。凡三易而及公。時士論方貳。提衡者俱欲用公。而公持平不立黨。竟有是除。人皆嘆之。公受命即行。在官廉而不劌。列鎮(zhèn)敬憚。公素有痞疾。至是為風土所傷。疾漸??。因省覲久未還。被臺評褫。實惜之也。己卯秋。喪子過戚。不樂仕宦。除宗簿寺主簿尋罷。庚辰五月三日。終于正寢。享年四十五。治喪一如先議政公喪。遺意也。是年七月。葬原州治西佳麻島先塋下。后二十九年。以壙中不善。遷舊兆與夫人合葬于本山外麓巽向之原。公天資近道。早有意于為己之學。聞樸參判民獻從徐花潭學易。乃詣受業(yè)。探索精微。多所發(fā)明。樸公亟稱之。喜讀近思錄心經兩書。不離幾案上。嘗自言戊午年間。閱書籍得近思錄一秩。始尊信此書云。蓋是書之不行于世久矣。而公能早自研窮如此。所相識盡名人碩士。南公彥經,韓公明胤。尤愛其臭味之同。樂與之游。如韓公脩。長公數十年。而亦屈輩行與交。吳德溪健方有盛名。與公初未識。一日乘月來訪。與之講說。至贈詩美之。公自少時已有所樹立。言語動作。不循流俗。以古人自期。而亦不為厓異之行。人無賢愚。無不誠心愛慕。討論經傳。義理明暢。從游之上遇肯綮。必來問公取決。禮教壞夷。冠婚喪祭多不如式。公病之。子女婚嫁必親迎。仍成家法。子弟加冠。亦遵肅賓三加之禮。遭內艱也。專用文公家禮。比卒哭只啜粟米粥。嘗謂居憂者。雖不得不寢。不當如平人。仿鄉(xiāng)黨齋宿儀寢衣之制。以終喪。男女大功以上。具衰經成服。婦人绖杖,亦準禮經行之。長子公喪婦具氏。使服齋衰期。妻喪制服自此始。公有室女。尹元衡為子請婚。不得則脅以勢力。公遁入山寺。經年不返。人皆為公危之。公不少撓。公之季舅柳侍直光纘后其叔父柳議政灌。乙巳之禍。與父俱死。其內子亦歿而無子女。乃擇公于侍直公諸侄中。以其弟妻之。托身后計。公盡誠奉養(yǎng)。及柳議政雪冤。公力勸取同姓后之。而己不與焉。視其財若浼焉。噫。自卯巳士禍之后。師友相從。為世太禁。而公能于俗學之外。知有經術而篤好之。從一時名賢。以求其所未至。至于禮學。世所不講。而深究力持之。使公而年則踐履成就。必不止是。需用于時。即亦羽儀一世。而乃顧中途而閼。未究其施何哉。夫人平山申氏。有三男六女。男長曰伯謙。戶曹參議。以文學行義聞于時。次曰重謙。中司馬。有才名。先公一年卒。季曰浚謙。即西平公也。文謨武略。蔚有公輔之望。宣廟朝為都元帥。女長曰洪迪。司憲府執(zhí)義。次曰沈忻。藝文館待教。次曰權盺。議政府舍人。次曰徐龍甲。次曰黃有吉。監(jiān)役。次早夭。參議初娶具思仲女無后。后娶金廷俊女。生一男一女。男曰興一。藝文館奉教。女曰洪棐。重謙娶李臺壽女。生二男一女。男長善一。朔寧郡守。次德一。司贍奉事。女進士沈大亨。西平娶禮曹正郎黃珹女。生二男四女。男長會一。南陽府使。次昭一。早夭。女李幼淵。宗簿寺正。女呂爾徵。司諫院正言。女鄭百昌。司憲府執(zhí)義。次即我王妃殿下。我殿下踐阼之三年乙丑?;噬辖嫡a命冕服及王妃殿下誥命冠服。王妃殿下誕生四男。元子封王世子。猗歟盛哉。洪迪生二男一女。曰汝翼。敦寧府都正。曰汝亮。刑曹佐郎。女生員姜弘績。沈忻生一男二女。男廷和。青城君。女趙琦。慶尚兵使。次某。權盺生一男三女。男僩。女韓岦。士人。次李圣求。司諫院大司諫。次幼。徐龍甲生二男一女。男曰云駿。報恩縣監(jiān)。曰云驥。女幼。黃有吉生二男一女。皆幼曾玄孫男女若干人。裨海源于黃河。眾岳祖于昆崙。信乎德厚者流澤長。觀于議政公之世知之矣。銘曰。
宦不必成,以完其名。
年不必壽,以阜其后。
任姒慶隆,毋我海東。
蔚矣佳城,于千百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