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吳偉業(yè)

相關人物:共 70 位。
共 450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三月都門鶯亂啼,郎君春色上朝衣。
潘生況擬供調(diào)膳,張敞仍須學畫眉。
南陌酒香銀甕熟,西湖月朗畫船歸。
極知身負君恩重,莫遣心隨粉黛移。
《因樹屋書影》:少年及第奉旨歸娶詩,明初練子寧《送花狀元》詩。又解縉《送劉探花素吉》云:「少年歸娶奏金鑾,喜得天顏一笑看。紅錦裁云朝奠雁,紫簫吹月夜乘鸞。靈椿枝下承中饋,寶鏡臺前結(jié)合歡。從此梅花消息好,青綾不似玉堂寒?!菇鹆臧渍伞端椭軤钤尤濉吩疲骸覆抛映卸魅虢ㄕ?,風流千載一周郎。人間王杵偕仙配,天上金蓮簇艷妝。絳蠟影搖宮錦色,繡幃春擁御爐香。即今已在蓬贏境,不用吹簫下鳳凰?!菇A亭陳繼送吳榜眼偉業(yè)》云:「年少朱衣馬上郎,春闈第一姓名香。泥金帖貯黃金屋,種玉人歸白玉堂。北面謝恩才臺巹,東方待曉漸催妝。詞臣何以酬明主?愿進《關雎》窈窕章?!姑鞒倭拍?,少年及第歸娶者不數(shù)人。練詩用《洪武正韻》,當時遵太祖功令甚嚴耳,又弘治乙丑榜眼董圯年十九,正德丁丑榜眼倫以訓年十七,皆子假歸娶,當時必有贈詩,惜不傳。
楊慎《升庵詞品》:杭州花綸年十八,黃觀榜及第三人。初讀卷官進卷以花綸第一,練子寧第二,黃觀第三。御筆改定以黃第一,練第二,花第三。南京諺有「花練黃,黃練花」之語,故后人猶以花狀元稱之。其科《題名記》及《登科錄》,皆以黃、練二公死革除之難刬毀,故相傳多誤?;ㄓ性~藻,其謫戍云南有《題楊太真畫圖水仙子》一闋云:「海棠風,梧桐月,荔枝塵。《霓裳》舞,翠盤嬌,繡嶺春。錦繃嬉,金釵信,香囊恨。癡三郎,泥太真,馬嵬坡血污游魂。楊柳眉侵顰黛損,芙蓉面零脂落粉。牡丹芽剪草除根?!蛊滹L致不減元人小山、酸齋輩。滇人傳唱,多訛其字,馀為訂之云。
田按:黃溥《簡籍遺聞》謂:「練中丞集中可疑者三事,一曰《送花狀元歸娶》詩,花綸乃洪武十七年浙江鄉(xiāng)試第一人,不應有奉詔歸娶事?!逛咧]非狀元而不知綸為乙丑第三人及第。馀檢《雙槐歲鈔》、《升庵詞品》、《弇山堂別集》皆云花綸洪武乙丑及第。又嘉靖《仁和縣志》云:「花綸字正言,登洪武十七年鄉(xiāng)薦,明年成進士第三,授編修。性孤潔,杜門絕跡往來,其于權(quán)勢之交更疏冷,有私媚者常惡之,竟遭誣害?!埂峨p槐歲鈔》亦云:「綸改福建道監(jiān)察御史,出按江西,得罪不令終。」與升庵「謫戍云南」語略同。升庵謂綸為黃觀榜第三人,亦誤。又解縉《送劉探花》詩,乃宋濂送編修張仲藻者,附見張宣青陽集》后,《書影》亦誤。
完顏遺種久云擾,鐵騎年年寇燕趙。
藩邦雖切報主忱,勺水無柰方揚燎。
疲兵深入勢莫支,倚柳將軍飲恨夭。
元戎不死累圣德,誰信誠忠如日皦。
遂令紛然疑阻心,起于一時之群小。
神明天子新嗣統(tǒng),萬歷緒業(yè)終應紹。
雙星銜出紫泥書,飛下丹霄度華表。
關西四十二州路,冠蓋翩翩連儐佋。
王城禮接未半月,玉節(jié)還向龍江眇。
仙槎幾日到銀灣,后鬼前狨路縹渺。
先朝虎臣尚善飯,奉使西歸護浩溔。
臂弓腰箭甚矍鑠,十萬賊眾行當剿。
況今朝廷尚清儉,廄無肥馬途無殍。
仁風所動吏皆化,賦斂漸薄田租少。
閭閻誰復有蹙頞,國有靈臺與靈沼。
天時人事本相仍,耳聞眼見皆佳兆。
圣代人宜有生樂,何事軍民恨未夭。
孤村老翁世所棄,半畝相伴惟魚鳥。
朝市山林不相關,得失悲歡兩蜩蟉。
胸中空抱杞國憂,未免尋常心悄悄。
人間無處可寄懷,疾步登高騁遐眺。
蓬萊方丈碧海外,弱水三千隔淼淼。
深杯強飲無事酒,醒后萬慮還皎皎。
妻孥未識老漢意,但苦食貧如食蓼。
書生古來例寒饑,一碗稀粥寧辭麨。
虛名幸此免荷殳,白發(fā)青山了昏曉。
檐前種菊間疏梅,囪外栽松連密筱。
春花如海穩(wěn)臥看,夏木成帷閒步繞。
惟是行年已衰暮,一身百病常纏繞。
休心一法久廢詩,吟興忽被紅蕖嬲。
遙想金成洞里亭,亦也池風花影掉。
幽香日日惱主人,鼻觀默參應自了。
吾黨李公字新之,氣岸自與秋天杳。
一枝筇杖閒過從,好向花前醉清醥。
嗟余一別動經(jīng)時,忽忽光陰夏之杪。
相思迢遰隔云峰,臥床仰羨孤鴻矯。
何當相就賞船藕,一笑更對真仙標。
梅村公 明 · 馮紹京
五言律詩
野鋪依巖岫,門臨石溜清。
基傳先代跡,里記故侯名。
孔道當山劈,危橋跨澗平。
人龍無復見,懷仰不勝情(以上清嘉慶《翁源縣新志》卷九)。
按:戴武軍整理
丸泥附足巧妝成,召侮頻頻意趣橫。
為負兒童歡喜債,不辭老大骨頭輕。
端莊乃爾招人笑,頃跌依然獨自撐。
豈是好為強項態(tài),苦無勁節(jié)受空名。
泰伯墓 明 · 秦璠
七言律詩
梅村東去皇山上,高出勾吳泰伯墳。
萬乘不親惟禮義,二儀相接正氤氳。
狐貍滿路悲秋雨,鳳鳥無聲隔暮云。
再向千年看季子,后來辭讓只虛文。
題丁野夫畫 明 · 平顯
七言律詩
胡丁已沒四十載,化鶴歸來知是非。
郭外梅村更地主,筆端松石見天機。
一時好手不可遇,千古賞音如此稀。
長憶西湖舊游處,畫船清雨白鷗飛。
我聞小山自昔多種杏,何時筆底化為梅。
興來肘后試盤礴,千葩萬卉同時開。
始疑大庾分清樾,復訝揚州觀中發(fā)。
冷蕊疏疏半帶煙,寒梢裊裊時籠月。
憐予海上梅村人,對此悠然鄉(xiāng)思新。
多病須君惟藥物,何期更贈一枝春。
見說君家世業(yè)錢塘口,為問孤山放鶴詩人今在否。
好將佳句集毫端,一笑檐前酒一斗。
再呈殷丈 明 · 婁堅
七言律詩
祓禊風流自昔年,勝游行及暮春天。
梅村屢策高人杖,桃岸頻牽漁父船。
念我暫辭中圣會,丐君留作解齋筵。
詩才酒事俱非敵,倚得疏狂每見憐。
野水孤村梅萬樹,不是尋常放牛處。
村中小牧異凡兒,騎牛卻踏騎驢路。
村南梅早村北遲,牛去牛來隨所之。
愿得花時長縱牧,落梅休向笛中吹。
左角岐嶷掛西漢,右角彎弓束東觀。
扣角狂歌梅雨飛,白石茫茫滿村爛。
牛背吟成香雪殘,村莊歸路出林端。
孤寒門向青芬發(fā),莫比尋常牧豎看。
?帷遙駐海天濱,幾處梅村訪逸民。
鄒魯遺風今尚在,彎弓皆是讀書人。
共 450 首 第 1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