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呂文祖

共 42 首 第 1 頁(yè) 下一頁(yè)
伊我洪族,源浚流長(zhǎng)。
奕奕清濟(jì),代有蘭芳。
允茲二秀,挺干朝陽(yáng)。
于彼原隰,徽命是將。(一章)

受言帝庭,觀風(fēng)上牧。
逸翰雙舉,為腓為服。
遍軌甌吳,縈涂海陸。
岌岌貂冕,轔轔華轂。(二章)

帝格文祖,握瑞持衡。
慶逾高邑,兆屬大橫。
王道無外,乾路昭亨。
近臣展事,上介倅行。(三章)

微微下國(guó),川紆路阻。
藹藹王人,匪遑寧處。
巡儀既暢,私宴亦敘。
置酒式歌,披衿寤語。(四章)

戒途在日,復(fù)路回舟。
霜結(jié)暮草,風(fēng)卷寒流。
情勞東眷,望泫西浮。
崇君遠(yuǎn)業(yè),敬爾芳猷(○文館詞林百五十八。)(五章)

梁宗廟歌七首 其二 南梁 · 沈約
四言詩(shī)
殷兆玉筐,周始邠王。
于赫文祖,基我大梁。
肇土七十,奄有四方。
帝軒百祀,人思未忘。
永言圣烈,祚我無疆(同上)
序曰:元正饗。會(huì)大禮。賓至食舉。稱觴薦玉。六律既從。八風(fēng)斯暢。以歌大業(yè)。以舞成功。
氣離清濁割,元開天地分。
三才初辨正,六位始成文。
繼天爰立長(zhǎng),安民乃樹君。
其明廣如日,其澤厚如云。
惟昔我文祖,撥亂拒謳歌。
三分未撫運(yùn),八百不陵河。
禮敷天下信,樂正神人和。
風(fēng)塵行息警,江海欲無波。
⑴ ○庾子山集七?!稑犯?shī)集》十五?!对?shī)紀(jì)》百十九。
百川俱會(huì)。大海所以深。
群材既聚。故能成鄧林。
猛虎在山。百獸莫敢侵。
忠臣處國(guó)。天下無異心。
昔我文祖。執(zhí)心且危慮。
驅(qū)剪豺狼。經(jīng)營(yíng)此天步。
今我受命。又無敢逸豫。
惟爾弼諧。各可知兢懼(同上)。
紀(jì)泰山銘 盛唐 · 玄宗皇帝
四言詩(shī)
朕宅帝位。十有四載。顧惟不德。懵于至道。任夫難任。安夫難安。茲朕未知。獲戾于上下。心之浩蕩。若涉于大川。賴上帝垂休。先后儲(chǔ)慶。宰衡庶尹。交修皇極。四海會(huì)同。五典敷暢。歲云嘉熟。人用大和。百辟僉謀。倡予封禪。謂孝莫大于嚴(yán)父。謂禮莫尊于告天。天符既至。人望既積。固請(qǐng)不巳。固辭不獲。肆予與夫二三臣?;莸?。繹漢制。張皇六師。震疊九宇。旌旗有列。士馬無嘩。肅肅邕邕。翼翼溶溶。以至于岱宗。順也。爾雅云。泰山為東岳。周官曰。兗州之鎮(zhèn)山。實(shí)惟天帝之孫。群靈之府。其方處萬物之始。故稱岱焉。其位居五岳之伯。故稱宗焉。自昔王者。受命易姓。于是乎啟天地。薦成功。序圖錄。紀(jì)氏號(hào)。朕統(tǒng)承先王。茲率厥典。實(shí)欲報(bào)元天之眷命。為蒼生之祈福。豈敢高視千古。自比九皇哉。故設(shè)壇場(chǎng)于山下。受群方之助祭。躬封燎于山上。冀一獻(xiàn)之通神。斯亦因高崇天。就廣增地之義也。乃仲冬庚寅。有事東岳。類于上帝。配我高祖。在天之神。罔不畢降。粵翌日。禪于社首。侑我圣考。祀于皇祇。在地之神。罔不咸舉。暨壬辰。覲群后。上公進(jìn)曰。天子膺天符納介福。群臣拜稽首千萬歲。慶答歡同。陳誡以德。大渾葉度。彝倫攸敘。三事百揆。時(shí)乃之功。萬物由庚。兆人允殖。列牧眾宰。時(shí)乃之功。一二兄弟。篤行孝友。錫類萬國(guó)。時(shí)惟休哉。我儒制禮。我史作樂。天地?cái)_順。時(shí)惟休哉。蠻夷戎狄。重譯來貢。累圣之化。朕何慕焉。五靈百寶。日來月集。會(huì)昌之運(yùn)。朕何感焉。凡今而后。儆乃在位。一王度。齊象法。搉舊章。補(bǔ)缺政。存易。去煩苛。思立人極。乃見天則。于戲。天生蒸人。惟后時(shí)乂。能以美利利天下。事天明矣。地德載物。惟后時(shí)相。能以厚生生萬人。事地察矣。天地明察。鬼神著矣。惟我藝祖文考。精爽在天。其曰懿予幼孫。克享上帝。惟帝時(shí)若。馨香其下。丕乃曰有唐氏文武之曾孫隆基。誕錫新命。纘戎舊業(yè)。永保天祿。子孫其承之。予小子敢對(duì)揚(yáng)上帝之休命。則亦與百執(zhí)事。尚綏兆人。將多于前功。而毖彼后患。一夫不獲。萬方其罪予。一人有終。上天其知我。朕惟寶行三德。曰慈儉謙。慈者覆無疆之言。儉者崇將來之訓(xùn)。自滿者人損。自謙者天益。茍如是。則軌跡易循?;鶚?gòu)易守。磨石壁??探鹩?。后之人聽詞而見心。觀末而知本。銘曰。
惟天生人,立君以理。
惟君受命,奉天為子。
代去不留,人來無巳。
德涼者滅,道高斯起。
赫赫高祖,明明太宗。
爰革隋政,奄有萬邦。
罄天張宇,盡地開封。
武稱有截,文表時(shí)邕。
高宗稽古,德施周溥。
茫茫九夷,削平一鼓。
禮備封禪,功齊舜禹。
巖巖岱宗,衎我神主。
中宗紹運(yùn),舊邦惟新。
睿宗繼明,天下歸仁。
恭己南面,絪缊化醇。
告成之禮,留諸后人。
緬予小子,重基五圣。
匪功伐高,匪德矜盛。
欽若祀典,丕承永命。
至誠(chéng)動(dòng)天,福我萬姓。
古封泰山,七十二君。
或禪奕奕,或禪云云。
其跡不見,其名可聞。
祗遹文祖,光昭舊勛。
方士虛誕,儒書齷齪。
佚后求仙,誣神檢玉。
秦災(zāi)風(fēng)雨,漢污編錄。
德未合天,或承之辱。
道在觀政,名非從欲。
銘心絕巖,播告群岳。
① 第二十五句缺一字,二十六句缺三字。
引用典故:長(zhǎng)蛇 縫掖 漢儀再睹 佳氣 天蓋傾 天柱
皇運(yùn)偶中變,長(zhǎng)蛇食中土。
天蓋西北傾,眾星隕如雨。
胡塵動(dòng)地起,千里聞戰(zhàn)鼓。
死人成為阜,流血涂草莽。
策馬何紛紛,捐軀抗豺虎。
甘心赴國(guó)難,誰謂荼葉苦。
天子初受命,省方造區(qū)宇。
斬鯨安溟波,截鰲作天柱
三微復(fù)正統(tǒng),五玉(一作土)文祖。
不圖漢官儀,今日忽再睹。
升高望京邑,佳氣連海浦。
寶鼎歊景云,明堂舞干羽。
虎臣囗激昂,囗囗囗御侮。
腐儒著縫掖,何處議鄒魯。
西上轘轅山,丘陵橫今古。
和氣蒸萬物,臘月春靄吐。
得為太平人,窮達(dá)不足數(shù)。
他日遇封禪,著書繼三五。
君臣箴 中唐 · 李適
四言詩(shī)
夫惟德惠人。
惟辟奉天。
從諫則圣。
共理惟賢。
皇立有極。
駿命不易。
總?cè)f機(jī)以成務(wù)。
齊六合之殊致。
一心不能獨(dú)鑒。
一目不能周視。
敷求哲人。
式序在位。
于戲。
君之任臣。
必求一德。
臣之事君。
咸思正直。
何啟沃之所宜。
自古今而未得。
且以讜言者逆耳。
讒諛者伺側(cè)。
故下情未通。
而上聽巳惑。
俾夫忠賢。
敗于兇慝。
譬彼輕舟。
烝徒楫之。
亦有和羹。
宰夫膳之。
孰云理國(guó)。
不自得師。
覆車之軌。
予其懲而。
高以下升。
和由甘受。
惟君無良。
亦臣之咎。
聞諸辛毗。
牽裾魏后。
則有禽息。
竭忠碎首。
勉思獻(xiàn)替。
以平可否。
勿謂無傷。
自微而彰。
勿謂何害。
積小成大。
事有隱而必見。
令既出而焉悔。
鼓鐘在宮。
聲聞?dòng)谕狻?div class="sc8ocm4" id='poem_sentence_50_1361392_comment'>
浩然涉水。
朕未有艾。
將負(fù)扆以虛心。
期盡忠而納誨。
在昔稷契。
實(shí)匡舜禹。
近茲魏徵。
佑我文祖。
君臣協(xié)德。
混一區(qū)宇。
肆予寡昧。
獲纘丕緒。
臣哉鄰哉。
爾翼爾輔。
高秋始肅。
我武維揚(yáng)。
輟此禁衛(wèi)。
殿于大邦。
戀闕方甚。
嘉言乃昌。
是規(guī)是諫。
金玉其相。
辭高理要。
入德知方。
總彼千慮。
備于八章。
宣父有言。
起予者商。
殷有盤銘。
周有欹器。
或誡以辭。
或警以事。
披圖演義。
發(fā)于爾志。
與金鏡而高懸。
將座右而同置。
人皆有初。
鮮慎厥終。
汝其夙夜。
期保朕躬。
無曰爾身在外。
而爾誠(chéng)不通。
一言之應(yīng)。
千里攸同。
導(dǎo)彼遐俗。
達(dá)予四聰。
華夷仰德。
時(shí)乃之功。
既往既來。
懷賢忡忡。
唱予和汝。
式示深衷。
覆露雍熙運(yùn),澄清教化源。
賡歌凝庶績(jī),羽舞被深恩。
纂業(yè)光文祖,貽謀屬孝孫。
恭聞留末命,猶是愛元元。
方城 其九 中唐 · 柳宗元
四言詩(shī)
皇曰咨愬,裕乃父功。
昔我文祖,惟西平是庸。
內(nèi)誨于家,外刑于邦。
孰是蔡人,而不率從。
⑴ 愬父晟,事德宗,平朱泚之亂,封西平王
前春文祖廟,大舜嗣堯登
及此踰年感,還因是月崩
壽緣追孝促,業(yè)在繼明興。
儉詔同今古,山川繞灞陵(灞陵:見卷5《西還》注。)。
⑴ “前春”二句:謂貞元二十一年正月,順宗繼承德宗之位而登基。文祖廟,文祖之說,諸家不一。《尚書·舜典》:“受終于文祖。”孔傳:“文祖者,堯文德之祖廟?!贝酥柑仆跏抑鎻R。
⑵ “還”句:順宗正月即位,正月崩殂?!杜f唐書·順宗紀(jì)》:“貞元二十一年正月癸巳,德宗崩。丙申,(順宗)即位于太極殿。……元和元年正月……甲申,太上皇(順宗)崩于興慶宮之咸寧殿,享年六十四歲?!?/div>
⑶ “儉詔”句:順宗即位后,下詔罷宮市,放宮女三百人及教坊女妓六百人,天下諸道除正敕率稅外諸色榷稅并宜禁斷除上供外不得別有進(jìn)奉等,其尚儉作風(fēng),頗類漢文帝。
共 42 首 第 1 頁(yè) 下一頁(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