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蒯貞干

相關人物:共 2 位。
共 2 首

人物簡介

晚晴簃詩匯·卷四十
馬敬思,字一公,桐城人。
諸生。
有《虎岑集》。

人物簡介

湘雅摭殘
號笠云,久居岳麓,工詩善書,名重東南。曾云游蘇浙杭,人為營寺湖上,榜曰“留云”,意欲留笠云于杭也。所著《聽香禪室詩集》,王湘綺序謂其詩初學蘇陸,律格高深,澈悟大乘,不滯言跡。近作大改格律,尤長五言。王逸梧祭酒題詞,亦有“一編自擁江山氣”之譽。其為當代所推重如此。
新續(xù)高僧傳·護法篇第五之三
釋芳圃,字笠云,江寧陳氏子。
幼即披薙于長沙黎仙庵。
性聰穎過人,讀書妙解義理,尤工書法,喜賦詩以暢禪機。
復有志名山,負擔跋涉,雖歷險阻亦無懼怯。
光緒初元,繼席虎岑,與山長徐樹鈞相往還。
結麓山蓮杜,唱和無虛夕,由是聲稱,嘖嘖公卿間。
已而復主上林杲山。
會曾太傅祠成,召僧居之,僉曰非笠云不可。
既處省垣,文宴日盛。
湘中名宿,若王湘綺、郭筠仙皆與酬答,詞翰?然。
庚申更游上杭姑蘇,歷覽名勝,吊古遣懷,間有述作。
仁和徐太史花農,素欽高望,雅企芳躅,甫聞其至,走簡迎之,相見甚驩,為卜西湖孤山,修復寶成寺以處之。
乃工作方興,而笠云還湘。
太史因??其室曰“留云”以寄意焉。
笠云亦感念。
己丑重至江南,頗尋舊約。
扶筇緩步,拾級登臨,名藍勝跡,多有題詠,具見詩集。
壬辰夏,始還故居。
發(fā)篋遙吟,檢拾馀稿,藉愉晚歲。
及戊戌政變,事言龐雜,新說盛行,競立學堂,強侵寺院,摧殘教宗,以奪僧產,將無所不至,笠云甚憂之。
值倭僧水野梅曉,尋法南岳,道出長沙,久慕道聲,徑來參叩。
咨詢之馀,為述日本佛乘,隨潮流之轉移,與國運以俱新,種種業(yè)力,不外興學。
欲謀保護教綱,暢弘佛旨,無出此者。
笠云頗為之動。
明年遂假開福寺創(chuàng)立僧學,并設佛會,推笠云董之,而奪攘之風稍息。
乙巳春,又以水野之言,興浮海之嘆,率門人筏喻道香航瀛東渡,著有《東游記》。
凡所經見東西兩京,佛寺僧學,及扶桑風景,政教習俗,莫不言之甚悉。
而與倭人題跋詩篇甚富,索書者紙素滿前,日不暇給。
方訉歸期,而倭僧百十相留不舍。
及將別時,請其敝履存為遺跡,景慕之殷,于斯可見。
既歸,了知教之隆替,在乎繼起有人。
于是培植后生,宏獎新進,以為己任。
而麓峰蔭禪諸子,扇其馀風,聯(lián)翩東渡,為僧侶游倭之漸云。
笠云以光緒戊申年示寂,壽七十有二,戒臘六十,所著有《聽香禪室詩集》若干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