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越春秋》曰:越王欲謀復吳。范蠡進善射者陳音。音。楚人也。越王請音而問曰:孤聞子善射。道何所生。音曰:臣聞弩生于弓。弓生于彈。彈起于古之孝子。不忍見父母為禽獸所食。故作彈以守之。歌曰:○《詩紀》注。劉協(xié)云。黃歌斷竹。質(zhì)之至也。又曰斷竹黃歌。乃二言之始。又注。黃。黃帝也?!疱职?。《吳越春秋》所載越歌。率類漢篇。惟此歌質(zhì)樸。殆是古代逸文。劉協(xié)謂為黃歌。當別有據(jù)。今仍照《詩紀》列此。 斷竹續(xù)竹。飛土逐肉⑴。 ⑴ 《書鈔》作肉?!栋滋?、《御覽》同?!秴窃酱呵铩氛`作害?!额惥邸吠?。《詩紀》云。肉,古肉字。今《吳越春秋》作害。非。○《吳越春秋》九?!稌n》百二十四。《類聚》六十?!栋滋肺?。《御覽》三百五十?!对娂o前集》一。 益都耆舊傳曰:張霸為會稽太守。舉賢士勸教講授。一郡慕化。但聞誦聲。又野無遺寇。民語曰云云。又東觀《漢記》曰:張霸。字伯饒。蜀郡成都人。年數(shù)歲。有所啖。必先讓父母。鄉(xiāng)里號曰張曾子。后作會稽太守。兒童歌曰: 城上烏鳴哺父母。府中諸吏皆孝友⑴。 ⑴ 《御覽》作子?!稹队[》二百六十二引益都耆舊傳、四百十二引東觀《漢記》?!对娂o》八。 《后漢書》曰:朱震。字伯厚。為州從事。奏濟陰太守贓罪之數(shù)。諺曰: 車如雞棲馬如狗。疾惡如風朱伯厚⑴。 ⑴ ○《后漢書》陳蕃傳?!稌n》三十九、七十三?!额惥邸肪攀??!队[》二百六十五、八百九十四?!对娂o》九作朱伯厚。 又曰:桓玄時民謠語云云。征鐘至穢之服。桓四體之下稱。玄目下居上。猶征鐘之廁歌謠。下體之詠民口也。而云落地。墜地之祥。迸走之言。其驗明矣。 征鐘落地桓迸走⑴。 ⑴ ○《晉書》五行志。《宋書》五行志?!对娂o》四十四。 通鑒曰:梁中大通六年六月。魏丞相歡謀遷都。帝遂下制書。數(shù)歡咎惡。歡勒兵南出。秋七月乙丑。魏主親勒兵十馀萬。屯河橋。以斛斯春為前鋒。椿請精騎兩千。夜渡河。掩其勞弊。帝始然之。黃門侍郎楊寬說帝曰:椿若渡河。萬一有功。是滅一高歡。生一高歡矣。帝遂敕春停行。椿歡曰:頃熒惑入南斗。今上信左右間構(gòu)。不用吾計。豈天道乎。丙午。歡引軍渡河。戊申。帝西奔長安。八月。入長安。以雍州廨舍為宮。以泰為大將軍、雍州刺史、兼尚書令。軍國之政咸取決焉。先是。熒惑入南斗。去而復還。留止六旬。上以諺云云云。乃跣而下殿以禳之。及聞魏主奔。慚曰:虜亦應天象耶。 熒惑入南斗。天子下殿走(○通鑒梁武帝紀。)。 自公鎮(zhèn)南徐,三換營門柳。 (《嘉定鎮(zhèn)江志》卷十四)(按:傅璇琮先生《李德裕年譜》寶歷元年譜錄出二句,詩題亦從傳說。 宮衣無組繡。 忘懷接英彥,申勸引桂酒。 豆入牛口,勢不得久⑴。 ⑴ 竇建德未敗時有此謠,后果于??诠葹樘谒?/div> 鞭打馬,馬急(一作須)走⑴。 ⑴ 楚王馬希萼為其弟希崇所篡,希萼于衡山自立為王,希崇求救于吳,吳遣將邊鎬來伐,希崇將拒之,或以童謠為諫,不得已降鎬,馬氏遂舉族入?yún)?/div> 胡絕其后,死在合河口(均見《安祿山事跡》卷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