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入韻字:  或選擇
總目平聲上聲去聲入聲多音字下載平水韻表
韻字 五絶 952七絶 8607五律 4436七律 7661五排 459七排 95 359四言 55六言 134古體 1639樂府 124 11 133 21辭賦 7琴操 3 33其他 175聯(lián) 149
七虞平聲  區(qū) 驅(qū) [鋪蓋] [污穢] [俗趨字] ? ? [聲相和] ? [同摹] 洿 [與趨通] [拜也] ? ? ? ? ? [同圖] ? ? ? ? 峿 跿 ? ? ? ? ? ? ? ? ? ? [更多…]
組詞:詞首詞末
用韻:句末
對(duì)仗:對(duì)語
漢語字典
拼音:pú  韻部:
〈名〉
  • 菩提(音譯):意為正覺。指對(duì)佛教“真理”的覺悟 [梵文 Bodhi]
    • 菩,言菩提,言王道。——《廣韻》
  • 又指覺悟的智慧和覺悟的途徑;亦指樹名,即菩提樹
  • “菩薩”:佛教名詞。梵文菩提薩埵(Bodhi-sattva)之省,原為釋迦牟尼修行而未成佛時(shí)的稱號(hào),后泛用為對(duì)大乘思想的實(shí)行者的稱呼;亦指人們崇拜的偶像;或比喻心腸仁慈的人
康熙字典

  • 唐韻》薄亥切,音倍。
  • 說文》草也?!?a target='_blank'>齊民要術(shù)》凡榖田,二月上旬及麻菩楊生種者爲(wèi)上時(shí)。
  • 又《九經(jīng)考異》《易》豐其蔀。鄭??作菩,小席也。
  • 又《廣韻》蒲北切,音匐。 (職韻)
  • 義同。
  • 又房久切,音阜。 (有韻)
  • 香草。《周禮·夏官·大馭註》以菩芻棘柏爲(wèi)神主。
  • 又《玉篇》薄胡切,音蒲。 (虞韻)
  • 菩提,樹名?!?a target='_blank'>酉陽雜俎》樹出摩伽陀國(guó)。又《柳宗元·無姓和尚??註》佛書云:菩提薩埵,言覺有情也,從??稱菩薩?!毒V目集覽》《釋典》:菩之爲(wèi)言了也。
説文解字  

清代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艸也。周禮注。犯軷以菩芻棘柏爲(wèi)神主。郭樸注穆天子傳云。萯今菩字。按許書則菩、萯各物各字也。從艸。咅聲。步乃切。一部。易豐其蔀。鄭、薛作菩。云小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