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入韻字:  或選擇
總目平聲上聲去聲入聲多音字下載平水韻表
韻字 五絶 39七絶 409五律 228七律 411五排 33七排 9 15六言 6古體 52樂府 1 2 1其他 8聯(lián) 8
共411,分13頁顯示  上一頁  1  3  4  5  6 下一頁
(續(xù)上)
強(qiáng)至 1022 - 1076 一首
方一夔 六首
方岳 1199 - 1262 一首
曹勛 1098 - 1174 四首
曹彥約 1157 - 1228 一首
朱翌 1097 - 1167 二首
李之儀 1038 - 1117 一首
李乘 一首
李昴英 1201 - 1257 一首
李流謙 1123 - 1176 二首
李邴 1085 - 1146 一首
林希逸 1193 - ? 四首
樓鑰 1137 - 1213 一首
歐陽澈 1091 - 1127 二首
洪適 1117 - 1184 一首
王令 1032 - 1059 一首
胡寅 1098 - 1156 一首
贈(zèng)蘇宣甫 北宋 · 強(qiáng)至
七言律詩
謫宦多因眾口讒,猶君戰(zhàn)衄困羈銜。
鷹拿群雀翻遭網(wǎng),舟駕長風(fēng)忽斷帆。
曾擁貔貅交白刃,肯同兒女泣青衫。
有才恐失朝廷意,不日房陵被詔函。
木犀花 其一 宋末元初 · 方一夔
七言律詩
此花習(xí)氣愛巉巖,不受紅塵點(diǎn)碧衫。
地把鷲峰移境界,天教蟾窟墮塵凡。
瑤林摵摵敲殘玉,金屑霏霏貯滿函。
月影徘徊花影亂,待攜雙盞與君銜。
其二
七言律詩
招隱誰招到碧巖,自嫌黃綬映青衫。
月光童子分根柢,金粟如來混圣凡。
勝賞莫辭空百盞,麗酬不記達(dá)千函。
竦身便脫塵埃去,徑上清虛謝轡銜。
其三
七言律詩
秋風(fēng)吹夢(mèng)繞千巖,偷看天宮云錦衫。
色尚紅黃定崔李,花從開謝識(shí)荊凡。
試教月老排芳譜,更聽仙童誦玉函。
剩有辟寒金粟樹,丁寧棲鳥莫教銜。
其四
七言律詩
曾住仙山九折巖,夜涼蘿荔掛衣衫。
月窺樽里如相伴,人立花邊自不凡。
叢綠聯(lián)環(huán)玱玉佩,殘黃鎖骨現(xiàn)金函。
枝空蟾窟今誰記,猶道東陵系舊銜。
夜隨涼氣坐秋巖,醉墨淋漓亂點(diǎn)衫。
花里固知仙種別,詩中肯道使君凡。
乘風(fēng)徑欲眠香窟,修月曾經(jīng)發(fā)寶函。
收拾萬金歸賈橐,不須麟閣大書銜。
其二
七言律詩
風(fēng)韻孤高百尺(舊抄本作丈)巖,敝袍爭得似荷衫。
久知郤氏聲名遠(yuǎn),自愧賓王骨相凡。
閒搗香涎供玉杵,戲題?帖拂塵函。
醉來為問姮娥信,更倩魚傳與雁銜。
又次韻 其一 南宋 · 方岳
七言律詩
半夜江城久已諳,白鷗眠處落煙帆。
詩窮政有牛腰軸,身散寧為馬口銜。
時(shí)以酒澆胸磊磊,或嫌山似面巖巖。
春田蕪沒歸耕是,待與豐年賦載芟。
峙玉層冰瑩肺肝,秉鈞風(fēng)節(jié)素巖巖。
交河諭旨師無戰(zhàn),榆塞宣恩俗舊銜。
成算已功休大樹,洞章詠志發(fā)幐緘。
斯篇疾讀林宗意,快甚長風(fēng)破浪帆。
其二
七言律詩
世間群盜膾人肝,避地方圖水石巖。
客有綠林嗟路阻,書無黃耳欲何銜。
雨推溪柳金方重,春入江梅玉半緘。
永念陸趨今弗獲,垂云安得倚天帆。
其三
七言律詩
昔年壯氣激腸肝,錦帶吳鉤鄙隱巖。
喜試輕裘裁白纻,笑追落日試重銜。
愁隨草色人千里,誰附文期信一緘。
會(huì)待腥膻掃巢穴,舳艫北首掛征帆。
其四
七言律詩
海色琉璃照我肝,何疑飛電掣晴巖。
山留畫鹢風(fēng)從怒,珠炯翔龍夜亦銜。
蓮社經(jīng)徒能摘句,玉川茶興自開緘。
從來筏喻今饒益,杯渡須知鄙鐵帆。
山人曾著宰官衫,了事還為馬口銜。
別我三年無瞬息,思君一節(jié)尚巉巖。
人生契合常如此,吾道年來見大凡。
雨后只愁風(fēng)力健,江空無計(jì)款歸帆。
湘江亭別程干 宋 · 朱翌
七言律詩
十年頻望秀而巉,琴筑齊音和阮咸。
硯浴珍材躬試墨,畫收名筆旋開緘。
長江流自胸襟出,大艑來如首尾銜。
分手一言君勿忘,他時(shí)容我見千巖。
過盡長灘喚落帆,舟人取火上高巖。
已攜敗絮來投宿,記有珍茶旋啟緘。
忽憶住時(shí)同短??,要須于此辦長镵。
可憐一夜梅花雨,點(diǎn)滴猶隨舳尾銜。
和子椿 北宋 · 李之儀
七言律詩
一番霖雨下商巖,末路方收破冢帆。
雞肋未能忘圳畝,驪珠還見發(fā)囊函。
潤分馀浸回枯轍,色借陽春起陋緘(原校:一作病杉)。
自是亨嘉相際會(huì),便應(yīng)從此出塵凡。
慧聚雜題 西庵 北宋 · 李乘
七言律詩
野蔓盤青上短檐,客來徑草旋鋤芟。
禽饑聞磬來疏砌,僧飽攜筇過別巖。
茶鼎引煙熏紙帳,竹窗漏月射經(jīng)函。
西庵門外如何景,杳杳寒涇一葉帆(宋戴昱《昆山雜詠》卷上)
遠(yuǎn)民冤甚草菅芟,抗論公庭出至諴。
且喜一方全性命,何妨三字減頭銜。
機(jī)關(guān)平地藏深阱,仕宦伶人視戲衫。
五遜州符今免矣,幅巾藜杖可松杉。
少年一口吸西江,圣處端能走季咸。
凈觀清泠橫一水,遠(yuǎn)懷孤秀揖千巖。
溪云臥久看頻度,山日談馀訝半銜。
便欲瘦筇來問訊,上方應(yīng)恐隔仙凡。
再用韻送印老 南宋 · 李流謙
七言律詩
抖擻孤懷十日談,不將幽憤托巫咸。
別來斷雁虛秋信,夢(mèng)破驚猿憶曉巖。
脫葉趁風(fēng)聲互答,歸鴉赴日影相銜。
臨分半偈無多惜,濁骨憑師為點(diǎn)凡。
慶老石帆庵 宋 · 李邴
七言律詩
鶉作衣裳鐵作肝,老將身事付寒巖。
諸天香積猶多供,百鳥山花已罷銜。
定起水沉和月冷,詩成冰彩敵云緘。
山頭畫舸誰安楫,我欲看公使石帆。
名在先朝擅斗南,圣心求舊眷非凡。
龍圖字足新三畫,鳳誥書來更幾函。
指日即須攜手上,耆年可但改頭銜。
玉階正要康扶對(duì),新渥相輝共引帆(自注:長子除架閣。)。
日日親朋餉自南,比公所賜似仙凡。
擅名甘露珠百顆,入手好風(fēng)書一函。
蘇老黃柑休立傳,半山紅柿莫分銜。
金莖仙掌何曾得,要棗如瓜謾舉帆。
紫霄巖作 南宋 · 林希逸
七言律詩
紫霄聞久真奇勝,三友同游亦不凡。
滿袖清風(fēng)來縹緲,銜杯落日踞巉巖。
客攜老艾遺書至,僧詫滄浪古字镵。
大小壺山俱翠碧,谷青平處見歸帆。
陳橘山挽詩 其三 南宋 · 林希逸
七言律詩
幾年漫仕貧如故,半世投閒樂遠(yuǎn)讒。
無八九椽多借宅,得三百戶謾題銜。
初留蘭省交吟卷,再見芝山送別帆。
何月(明抄本作日)得尋埋玉處,天南凄惻夢(mèng)松杉。
⑴ 本詩原作《劉殿講大卿挽詩》第三首,據(jù)明抄本調(diào)整
惠周劍外與淮南,歸臥空山且避讒。
宴坐幾年期不死,臨行一著信非凡。
不應(yīng)杜乂束高閣,真使謝鯤居石巖。
欲向西陵尋宿草,秋風(fēng)何日送歸帆。
斂翅歸來口欲緘,結(jié)茅遁戢寄云巖。
??辀聒耳思拋彈,薜荔縈墻未肯芟。
閒笑蜜蜂空采撲,靜聽雛燕語呢喃。
翛然頓釋人間累,設(shè)阱維防餓虎饞。
其二
七言律詩
杜門卻掃絕機(jī)緘,砥節(jié)端如萬仞巖。
澗底無鰲休擲釣,路傍有草倩誰芟。
披襟嫩竹敲風(fēng)細(xì),支枕幽禽斗語喃。
底事曉來無挾彈,為嫌屋上集烏饞。
中巖寺 南宋 · 洪適
七言律詩
覽勝尋幽性所耽,不教騶哄滓筠杉。
霞城散綺留仙袂,露磴凝珠拂客衫。
曾有金龍潛邃洞,卻因赤蟻遠(yuǎn)崇巖。
來游無復(fù)從容計(jì),自笑羸驂束轡銜
⑴ 自注:《圖經(jīng)》云:天寶中,常投金龍于赤城洞中。巖下有赤蟻,僧行不精者蟻則嚙之,咸以為病,乃移寺去巖一里許。
寄朱元弼 北宋 · 王令
七言律詩
春城春雨綠春潭,冉冉歸舟上去帆。
愛子有詩留我別,悔予無酒伴君銜。
東風(fēng)隨卷行人袖,落日猶明去客衫。
好有新詩寄幽寂,我心無泊似搖幓。
⑴ 原校:一本作孤懷
臘雷春雪示吉甫(甲寅) 宋 · 胡寅
七言律詩
曉色空明衡岳南,一塵那復(fù)隔仙凡。
貫時(shí)松竹色自好,破臘雷霆聲未咸。
萬里鮫綃開步障,千金火浣試春衫。
漁舟不與人供畫,獨(dú)駕云濤月滿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