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入韻字:  或選擇
總目平聲上聲去聲入聲多音字下載平水韻表
韻字 五絶 3150七絶 24186五律 17512七律 26164五排 1279七排 216 1451四言 245六言 418古體 4356樂府 347 40 305 76辭賦 21琴操 1 52其他 429聯(lián) 441
共17512,分399頁顯示   2  3  4  5 下一頁
劉斌 一首
元稹 779 - 831 三十首
春林已自好,時(shí)鳥復(fù)和鳴。
枝交難奮翼,谷靜易流聲。
間關(guān)才得性,矰繳遽相驚。
安知背飛遠(yuǎn),拂霧獨(dú)晨征。
欲知春與夏,仲呂啟朱明。
蚯蚓誰教出,王菰自合生。
簾蠶呈繭樣,林鳥哺雛聲。
漸覺云峰好,徐徐帶雨行。
芒種看今日,螗螂應(yīng)節(jié)生。
彤云高下影,鴳鳥往來聲。
淥沼蓮花放,炎風(fēng)暑雨情。
相逢問蠶麥,幸得稱人情。
二氣莫交爭,春分雨處行。
雨來看電影,云過聽雷聲。
山色連天碧,林花向日明。
梁間玄鳥語,欲似解人情。
琴彈南呂調(diào),風(fēng)色已高清。
云散飄飖影,雷收振怒聲。
乾坤能靜肅,寒暑喜均平。
忽見新來雁,人心敢不驚?
① 三首:蜀本無,楊本、董本、全詩作小字。
巴蟻眾而善攻櫟棟,往往木容完具,而心節(jié)朽壞。屋居者不省其微,而禍成傾壓。
蟻?zhàn)?/span>生無處,偏因濕處生。
陰霪煩擾攘,拾粒苦嚶??。
床上主人病,耳中虛藏鳴。
雷霆翻不省,聞汝作牛聲。
⑴ (平聲)。(拾粒:《晉書·殷仲堪傳》(卷八四):“仲堪自在荊州,連年水旱,百姓饑饉。仲堪食常五碗,盤無馀肴。飯粘落席間,輒拾以啖之?!贝酥赶?zhàn)訖z拾飯粒。嚶??:細(xì)碎之聲)
⑵ “床上”四句:《晉書·殷仲堪傳》(卷八四):“服闋,孝武帝召為太子中庶子,甚相親愛。仲堪父?;级?,聞床下蟻動(dòng),謂之牛斗。帝素聞之而不知其人,至是從容問仲堪曰:‘患此者為誰?’仲堪流涕而起曰:‘臣進(jìn)退維谷?!塾欣⒀??!?/div>
其十一 其二
五言律詩
時(shí)術(shù)功雖細(xì),年深禍亦成。
攻穿漏江海,噆食蛟鯨(噆:蜀本、盧本作“口匝”。)。
敢憚榱??蠹,深藏柱石傾。
寄言持重者,微物莫全輕。
⑴ “攻穿”句:《韓非子·喻老》:“千里之堤,以螻蟻之穴潰;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煙焚?!?/div>
① 三首:蜀本、楊本、董本、全詩作小字。
巴山谷間春秋常雨,自五六月至八九月,雨則多虻,道路群飛,噬馬牛血及蹄角(及:至,到。《廣雅·釋詁一》:“及,至也?!保?/span>,旦暮尤極繁多。人常用日中時(shí)趣程(趣:古代趣與趨通用,謂快步走?!稘h書·賈誼傳》:“行以鸞和,步中《采齊》,趣中《肆夏》,所以明有度也。”顏師古注:“趣,讀曰趨。趨,疾步也。”),逮雪霜而后盡。其齧人,痛劇浮、蟆(浮?。焊m子與蟆子之并稱。),而不能毒留肌,故無療術(shù)。
陰深山有瘴,濕墊草多虻。
眾噬錐刀毒,群飛風(fēng)雨聲。
汗粘瘡痏痛,日曝苦辛行。
飽爾蛆殘腹,安知天地情。
楚歌十首(江陵時(shí)作) 其二 (810年) 中唐 · 元稹
五言律詩
陶虞事已遠(yuǎn),尼父獨(dú)將明
潛穴龍無位,幽林蘭自生。
楚王謀授邑,此意復(fù)中傾。
未別子西語,縱來何所成。
⑴ 陶虞:古代傳說之圣君陶唐與虞舜之并稱。陶唐即唐堯,帝嚳之子,姓伊祁,名放勛,初封于陶,后徙封于唐;虞舜,姓姚,名重華,因其先國于虞,故稱。
⑵ 尼父:對(duì)孔子之尊稱。《禮記·檀弓上》:“魯哀公誄孔丘曰:‘……嗚呼哀哉,尼父!’”鄭玄注:“尼父,因其字以為之謚?!备福Α?,對(duì)丈夫之美稱。
⑶ “潛穴”二句:謂孔子空有其德而無權(quán)位,不能發(fā)明先圣之大業(yè),只能懷德自處。
⑷ “楚王”四句:《史記·孔子世家》:“(楚)昭王將以書社地七百里封孔子,楚令尹子西曰:‘王之使使諸侯有如子貢者乎?’曰:‘無有?!踔o相有如顏回者乎?’曰:‘無有?!踔畬⒙视腥缱勇氛吆??’曰:‘無有?!踔僖腥缭子枵吆酰俊唬骸疅o有?!页娣庥谥埽?hào)為子男五十里。今孔丘述三王之法,明周召之業(yè),王若用之,則楚安得世世堂堂方數(shù)千里乎?夫文王在豐,武王在鎬,百里之君卒王天下。今孔丘得據(jù)土壤,賢弟子為佐,非楚之福也。’昭王乃止。”
其六 (810年)
五言律詩
引用典故:哭秦兵
誰恃王深寵,誰為楚上卿。
包胥心獨(dú)許,連夜哭秦兵。
千乘徒虛爾,一夫安可輕。
殷勤聘名士,莫但倚方城。
⑴ 上卿:古官名。周制,天子及諸侯皆有卿,分上、中、下三等,最尊者為上卿。
⑵ “包胥”二句:楚昭王十年(前506),吳王闔閭用伍子胥之計(jì)攻破楚國,楚大夫申包胥到秦國請(qǐng)求救兵,遇阻,在秦庭痛哭七日夜,終于使秦國發(fā)兵救楚。十一年六月,大敗吳國軍隊(duì)。事詳《左傳·定公四年》及《史記·楚世家》。
⑶ 千乘:兵車千輛。古代以一車四馬為一乘。
⑷ 方城:春秋楚國北部之長城,由今之河南方城縣循伏牛山北至今鄧縣,為古九塞之一。此泛指防御工事。
塞馬(814年) 中唐 · 元稹
五言律詩
塞馬倦江渚,今朝神彩生。
曉風(fēng)寒獵獵,乍得草頭行。
夷狄寢烽候,關(guān)河無戰(zhàn)聲。
何由當(dāng)陣面,從爾四蹄輕。
⑴ 烽候:即烽火臺(tái),設(shè)烽墩舉火報(bào)警或報(bào)平安。
⑵ 從:同縱,放任?!墩撜Z·八佾》:“從之純?nèi)缫??!毙媳瑁骸皬模x曰縱,謂放縱也?!?/div>
哭呂衡州六首 其六 (811年10月) 中唐 · 元稹
五言律詩
引用典故:春秋癖
杜預(yù)春秋癖,揚(yáng)雄著述精。
在時(shí)兼不語,終古定歸名
耒水波文細(xì),湘江竹葉輕。
平生思風(fēng)月,潛寐若為情(潛寐:深眠,此為死亡之諱辭。)。
⑴ “杜預(yù)”句:杜預(yù)字元?jiǎng)P,京兆杜陵(今陜西省西安市南)人,好《左傳》,自稱有“《左傳》癖”,嘗著《春秋左氏傳集解》三十卷,為現(xiàn)存《左傳》之最早注本?!稌x書·杜預(yù)傳》:“預(yù)嘗稱王濟(jì)有馬癖,和嶠有錢癖。武帝問之,謂預(yù)曰:‘卿有何癖?’對(duì)曰:‘臣有《左傳》癖。’”
⑵ “揚(yáng)雄”句:揚(yáng)雄字子云,成都(今屬四川?。┤?,早年作《甘泉》、《羽獵》、《長楊》等賦,晚年仿《論語》而作《法言》,仿《易》而作《太玄》等。
⑶ “在時(shí)”二句:猶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之意。
⑷ 耒水:與下文之“湘江”均為湖南省境內(nèi)之主要河流。
夜閒(此后并悼亡)(809年) 中唐 · 元稹
五言律詩
感極都無夢(mèng),魂銷轉(zhuǎn)易驚。
風(fēng)簾半鉤落,秋月滿床明。
悵望臨階坐,沈吟繞樹行。
孤琴在幽匣,時(shí)迸斷弦聲。
評(píng)注(點(diǎn)擊查看或隱藏評(píng)注)
江陵三夢(mèng) 其二 (810年) 中唐 · 元稹
五言律詩
古原三丈穴,深葬一枝瓊。
崩剝山門壞,煙綿墳草生。
久依荒隴坐,卻望遠(yuǎn)村行。
驚覺滿床月,風(fēng)波江上聲。
燼火孤星滅,殘燈寸焰明。
竹風(fēng)吹面冷,檐雪墜階聲。
寡鶴連天叫,寒雛徹夜驚。
秪應(yīng)張侍御,潛會(huì)我心情。
晚秋 中唐 · 元稹
五言律詩
竹露滴寒聲,離人曉思驚。
酒醒秋簟冷,風(fēng)急夏衣輕。
寢倦解幽夢(mèng),慮閑添遠(yuǎn)情。
誰憐獨(dú)欹枕,斜月透窗明。
潞府筋角勁,戴光因合成。
因君懷膽氣,贈(zèng)我定交情。
不擬閑穿葉,那能枉始生。
唯調(diào)一只箭,飛入破聊城。
夜飲 中唐 · 元稹
五言律詩
燈火隔簾明,竹梢風(fēng)雨聲。
詩篇隨意贈(zèng),杯酒越巡行。
漫唱江朝曲,閑徵藥草名。
莫辭終夜飲,朝起又營營。
獨(dú)游 中唐 · 元稹
五言律詩
引用典故:衛(wèi)玠
遠(yuǎn)地難逢侶,閑人且獨(dú)行。
上山隨老鶴,接酒待殘鶯。
花當(dāng)西施面,泉?jiǎng)?span id="m7yagig" class='link' onclick='ShowAllusionComment(8723, "poem_sentence_2_6560")'>衛(wèi)玠清。
鵜鶘滿春野,無限好同聲。
別嶺南熊判官(819年) 中唐 · 元稹
五言律詩
十年常遠(yuǎn)道,不忍別離聲。
況復(fù)三巴外,仍逢萬里行。
桐花新雨氣,梨葉晚春晴。
到海知何日,風(fēng)波從此生。
景申秋八首 其一 (816年) 中唐 · 元稹
五言律詩
年年秋意緒,多向雨中生。
漸欲煙火近,稍憐衣服輕。
詠詩閑處立,憶事夜深行。
濩落尋常慣,凄涼別為情。
遣行十首 其一 (817年) 中唐 · 元稹
五言律詩
慘切風(fēng)雨夕(集作多),沉吟離別情。
燕辭前日社,蟬是每年聲。
暗淚深相感,危心亦自驚。
不如元不識(shí),俱作路人行。
其二 (817年)
五言律詩
十五年前事,恓惶無限情。
病僮更借出,羸馬共馳聲。
射葉楊才破,聞弓雁已驚。
小年辛苦學(xué),求得苦辛行。
其三 (817年)
五言律詩
徙倚檐宇下,思量去住情。
暗螢穿竹見,斜雨隔窗聲。
就枕回轉(zhuǎn)數(shù),聞雞撩亂驚。
一家同草草,排比送君行。
其四 (817年)
五言律詩
已愴朋交別,復(fù)懷兒女情。
相兄亦相舊,同病又同聲。
白發(fā)年年剩,秋蓬處處驚。
不堪身漸老,頻送異鄉(xiāng)行。
其五 (817年)
五言律詩
塞上風(fēng)雨思,城中兄弟情。
北隨鹓立位,南送雁來聲。
遇適尤兼恨,聞書喜復(fù)驚。
唯應(yīng)遙料得,知我伴君行。
其六 (817年)
五言律詩
暮欲歌吹樂,暗沖泥水情。
稻花秋雨氣,江石夜灘聲。
犬吠穿籬出,鷗眠起水驚。
愁君明月夜,獨(dú)自入山行。
其七 (817年)
五言律詩
七過褒城驛,回回各為情。
八年身世夢(mèng),一種水風(fēng)聲。
尋覓詩章在,思量歲月驚。
更悲西塞別,終夜繞池行。
其八 (817年)
五言律詩
褒縣驛前境,曲江池上情。
南堤衰柳意,西寺晚鐘聲。
云水興方遠(yuǎn),風(fēng)波心已驚。
可憐皆老大,不得自由行。
其九 (817年)
五言律詩
見說巴風(fēng)俗,都無漢性情。
猿聲蘆管調(diào),羌笛竹雞聲。
迎候人應(yīng)少,平安火莫驚。
每逢危棧處,須作貫魚行。
其十 (817年)
五言律詩
聞道陰平郡,翛然古戍情。
橋兼麋鹿蹋,山應(yīng)鼓鼙聲。
羌婦梳頭緊,蕃牛護(hù)尾驚。
憐君閑悶極,只傍白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