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入韻字:  或選擇
總目平聲上聲去聲入聲多音字下載平水韻表
韻字 五絶 633七絶 5644五律 3564七律 5804五排 345七排 49 917四言 38六言 122古體 733樂府 97 4 59 37辭賦 1琴操 1 14其他 91聯(lián) 84
共3564,分102頁顯示  上一頁  1  2  3  5  6  7  8 下一頁
(續(xù)上)
姚鵠 一首
孟貫 一首
宋之問 656 - 713 一首
寒山 一首
崔涂 850 - ? 一首
崔融 653 - 706 一首
張喬 五首
張南史 一首
張夫人 一首
張籍 767 - 830 四首
張蠙 二首
張說 667 - 731 一首
張謂 711 - 780 一首
徐夤 一首
徐安貞 一首
徐鉉 916 - 991 一首
德圓 一首
戴叔倫 732 - 789 四首
無可 四首
送人歸吳 唐 · 姚鵠
五言律詩
東吳與上國,萬里路迢迢。
為別晨昏久,全輕水陸遙。
湘陰島上寺,楚色月中潮。
到此一長望(一作嘆),知君積恨銷。
夏日登瀑頂寺因寄諸知己 五代至宋初 · 孟貫
五言律詩
曾于塵里望,此景在煙霄。
巖靜水聲近,山深暑氣遙。
杖藜青石路,煮茗白云樵。
寄語為郎者,誰能訪寂寥。
魯忠王挽詞三首 其一 (707年冬) 初唐 · 宋之問
五言律詩
同盟會五月,歸葬出三條。
日慘咸陽樹,天寒渭水橋。
稍看朱鷺轉(zhuǎn),尚識紫騮驕。
寂寂泉臺恨,從茲罷玉簫。
獨臥重巖下,蒸云晝不消。
室中雖暡叆,心里絕喧囂。
夢去游金闕,魂歸度石橋。
拋除鬧我者,歷歷樹間瓢。
秋夕與王處士話別(888年) 晚唐 · 崔涂
五言律詩
微燈照寂寥,此夕正迢迢。
丹桂得已晚,故山歸尚遙。
蟲聲移暗壁,月色動寒條。
此去如真隱,期君試一瓢。
次蘇州 初唐 · 崔融
五言律詩
① (一作吳中好風(fēng)景)。(一作李乂詩)
洛渚問吳潮,吳門想洛橋。
夕煙楊柳岸,春水木蘭橈。
城邑南樓近,星辰北斗遙。
無因生羽翼,輕舉托還飆
隱巖陪鄭少師夜坐 唐 · 張喬
五言律詩
幸喜陪騶馭,頻來向此宵。
硯磨清澗石,廚爨白云樵。
竹外村煙細(xì),燈中禁漏遙。
衣冠與文理,靜語(一作話)對前朝。
贈棋僧侶 唐 · 張喬
五言律詩
機(jī)謀時未有,多向弈棋銷。
已與山僧?dāng)?,無令海客饒。
靜驅(qū)云陣起(一作出),疏點雁行遙。
夜雨如相憶,松窗更見招。
送樸充侍御歸海東 唐 · 張喬
五言律詩
天涯離二紀(jì),闕下歷三朝。
漲海雖然闊,歸帆不覺遙。
驚波時失侶,舉火夜相招。
來往尋遺事,秦皇有斷橋。
金山寺空上人院 唐 · 張喬
五言律詩
已老金山頂,無心上石橋。
講移三楚遍,梵譯五天遙。
板閣禪秋月,銅瓶汲夜潮。
自慚昏醉客,來坐亦通宵。
青鳥泉 唐 · 張喬
五言律詩
祗此沉仙翼,瑤池似不遙。
有聲懸翠壁,無勢下丹霄。
凈瀨煙霞古,寒原草木凋。
山河幾更變,幽咽到唐朝。
臘后年華變,關(guān)西驛騎遙。
塞鴻連暮雪,江柳動寒條。
山水還鄣郡,圖書入漢朝。
高樓非別處,故使百憂銷。
柳絮 唐 · 張夫人
五言律詩
靄靄芳春朝,雪絮起青條。
或值花同舞,不因風(fēng)自飄。
過尊浮綠醑,拂幌綴紅綃。
那用持愁玩,春懷不自聊。
贈同溪客(792年) 中唐 · 張籍
五言律詩
幽居得相近,煙景每(一作亦)寥寥。
共伐臨溪樹,因(一作同)為過水橋。
自教青鶴舞,分采紫芝苗。
更愛南峰住,尋君路恐(一作恐路)遙。
酬韓祭酒雨中見寄(821年) 中唐 · 張籍
五言律詩
雨中愁不出,陰黑盡連宵。
屋濕唯添漏,泥深未放朝。
無芻憐馬瘦,少食信兒嬌。
聞道韓夫子,還同此寂寥。
莊陵挽歌詞三首 其一 (827年7月13日) 中唐 · 張籍
五言律詩
引用典故:白云謠
白日已昭昭,干戈亦漸消。
迎師親出道,從諫早臨朝。
佞倖威權(quán)薄,忠良寵錫饒。
丘陵今一變,無復(fù)白云謠。
① (一作寒食二首 二)。(一作姚合詩)
出城煙火少,況復(fù)是今朝。
閑坐將誰語,臨觴只自謠。
階前春蘚遍,衣上落花飄。
妓樂州人戲,使君心寂寥。
杏園沈飲散,榮別就佳招。
日月相期盡,山川獨去遙。
府樓明蜀雪,關(guān)磧轉(zhuǎn)胡雕。
縱有煙塵動,應(yīng)隨上策銷。
四季多花木,窮冬亦不凋。
薄冰(一作云)行處斷,殘火睡來消。
象版簽書帙,蠻藤絡(luò)酒瓢。
公卿有知己,時得一相招。
仲秋金帝起,五日土行昭(一作標(biāo))。
瑞表壬寅露,光傳甲子宵。
陰風(fēng)吹大澤,夢日照昌朝。
不獨華封老,千年喜祝堯。
引用典故:避馬
避馬臺中貴,登車嶺外遙。
還因貢賦禮,來謁大明朝。
地入商山路,鄉(xiāng)連渭水橋。
承恩返南越,尊酒重相邀。
銀結(jié)條冠子 唐末至五代 · 徐夤
五言律詩
日下徵良匠,宮中贈阿嬌。
瑞蓮開二孕(一作朵),瓊縷織千條。
蟬翼輕輕結(jié),花紋細(xì)細(xì)挑。
舞時紅袖舉,纖影透龍綃。
送丹陽采訪 唐 · 徐安貞
五言律詩
引用典故:六條 三讓
郡縣分南國,皇華出圣朝。
為憐鄉(xiāng)棹近,不道使車遙。
舊俗吳三讓,遺風(fēng)漢六條。
愿言除疾苦,天子聽歌(一作謳)謠。
和江州江中丞見寄 五代至宋初 · 徐鉉
五言律詩
賈傅南遷久,江關(guān)道路遙。
北來空見雁,西去不如潮。
鼠穴依城社,鴻飛在泬寥。
高低各有處,不擬更相招。
云門寺 唐 · 德圓
五言律詩
若耶溪邊寺,幽勝絕塵囂。
一洞花將發(fā),千巖雪未消。
依陰生徑竹,野色映溪橋。
漸賞登高處,鐘聲應(yīng)寂寥。
⑴ 《古今圖書集成山川典》一一四《云門山部》
瀧路下丹徼,郵童揮畫橈。
山回千騎隱,云(一作雪)斷兩鄉(xiāng)遙。
漁滬擁寒溜,畬田落遠(yuǎn)燒。
維舟更相憶,惆悵坐空(一作通)宵。
婺州路別錄事 唐 · 戴叔倫
五言律詩
府中相見少,江上獨行遙。
會日起離恨,新年別舊僚。
春云猶伴雪,寒渚未通潮。
回首群山暝,思君轉(zhuǎn)寂寥。
君去方為宰(一作縣),干(一作兵)戈尚未銷。
邑中殘老小,亂后少官僚
廨宇經(jīng)兵(一作山)火,公田沒海潮。
到時應(yīng)(一作因)變俗,新政(一作譽(yù))滿馀姚。
評注(點擊查看或隱藏評注)
引用典故:九門
九門(一作重辭)諫議,萬里采風(fēng)謠。
關(guān)外逢秋月,天涯過晚潮。
雁來(一作飛)云杳杳,木落浦蕭蕭。
空怨他鄉(xiāng)別,回舟暮寂寥。
夜來思道侶,木葉向人飄。
精舍池邊古,秋山樹(一作月)下遙。
磬寒(一作聲)徹幾里,云白已經(jīng)宵。
未得同居止(一作居名世),蕭(一作翛)然自寂寥。
夜葉動飄飄,寒來話數(shù)宵。
卷經(jīng)歸鳥(一作物)外,轉(zhuǎn)雪過(一作下)山椒。
舊長(一作坐)松杉大,難行水石遙。
元戎宗內(nèi)學(xué),應(yīng)就白云招。
遺跡仍(一作路惟)留蔡,幽人出漢(一作濮)朝。
門深荒徑在,臺迥數(shù)峰遙。
岸石欹相倚(一作對),窗松偃未凋。
尋思方一去,豈待使君招。
驚風(fēng)山半起,舟子忽停橈。
岸荻吹先亂,灘聲(一作波)落更跳。
聽松今欲暮,過島或(一作忽)明朝。
若盡平生趣,東浮看石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