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1,分2頁顯示 2 下一頁 宋 梅堯臣 1002 - 1060 一首宋伯仁 1199 - ? 一首 文同 1018 - 1079 一首 方岳 1199 - 1262 一首 汪藻 1079 - 1154 一首 陳文蔚 1154 - 1247 一首 陳淳 1159 - 1223 一首 金 王利賓 一首元 劉濩 一首王士熙 一首 明 屈大均 1630 - 1696 一首汪琬 1624 - 1691 一首 王世貞 1526 - 1590 二首 尹根壽 1537 - 1616 一首 宋寅 1517 - 1584 一首 彭孫貽 1615 - 1673 一首 戴璉 一首 權(quán)春蘭 1539 - 1617 一首 李滉 1501 - 1570 二首 沈義 1475 - ? 一首 河溍 1597 - 1658 二首 湛若水 1466 - 1560 一首 申用溉 1463 - 1519 一首 申欽 1566 - 1628 一首 程敏政 1445 - 1499 一首 胡應(yīng)麟 1551 - 1602 一首 鄭琢 1526 - 1605 一首 郭之奇 1607 - 1662 一首 | 方深有制度,撞之以合樂。 止樂戛以敔,始終知所覺(柷)。 竹籬如雞棲,茅屋類蝸殼。 靜幾默如禪,往來人不覺。 寧與厓下人,煙雨耕犖確。 讀書亦何為,謹(jǐn)勿累吾角。 巖筑無外求,莘耕有馀樂。 既為堯舜民,自抱羲農(nóng)樸。 泛觀事物間,是理真卓卓。 無一非吾事,要在博所學(xué)。 在山水非清,出山水非濁。 泉源但無壅,滄海端可學(xué)。 三山豈仙居,百世真道學(xué)。 荒臺(tái)明月秋,懷哉彼先覺。 一枝穿海棠,未開人不覺。 寄語枝間禽,蕊香休亂啄。 授經(jīng)何循循,標(biāo)行乃岳岳。 雖踐五鹿稱,疇忍折其角。 列岫引船頭,千林羃墻角。 看著此中佳,此中人不覺。 東望渺天涯,西來窮地角。 萍蹤憶舊游,一場春夢覺。 澡身如雪白,立志如石確。 斯人世無多,不負(fù)為己學(xué)。 有巖臨滄浪,水清纓可濯。 孺子復(fù)何知,圣人自先覺。 春皆露粉面(花色),夏園圍翠幄(樹陰)。 秋設(shè)黃云坰(屯禾),冬摯白玉岳(積□)。 李生步江來,惓惓問心學(xué)。 心學(xué)在自心,自求豈云邈。 烏犍肥欲驕,更得平坡樂。 物性要自由,勞渠且勿角。 煙霞相映發(fā),翠色濃似濯。 對此融心神,因之思五岳。 祁門李生彥夫所居李源最幽勝嘗析其景為十求予詩數(shù)年矣病未能賦也北上道中阻風(fēng)連窩塊坐無事因各為五言一絕以寄之雖短章寂寥不足以盡景之萬一而其大致亦不出此矣 潛龍臥空山,爪印非斧琢。 一日風(fēng)雷生,終當(dāng)露頭角。 山泉自宜清,海水自宜濁。 高深既已殊,濃淡休相學(xu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