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句因包含“奔月”,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奔月
第 68 句因包含“兩大”,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兩大
觀漏賦 南朝宋 · 鮑照
 出處:全宋文卷四十六
客有觀于漏者,退而嘆曰:「夫及遠者箭也,而定遠非箭之功;為生者我也,而制生非我之情。故自箭而為心,不可憑者弦;因生以觀我,不可恃者年。憑其不可恃,故以悲哉。況乎華密遠,輕波潛耗,而感神嬰慮者,又自外而傷壽,以是思生,生以勤矣,乃為賦云:
流嘆馳年,纓華思于奔月
蘭苕以望楚,弄參差以歌越。
撫凝肌于遷滯,鑒雕容于仿佛(《初學記》作)。
髡發(fā)
景有墜而易昏,憂無方而難歇。
(《藝文類聚》、《初學記》皆作「玉」。)而升隩,訪金壺之盈闕。
騰波之吞寫,視驚箭之登沒。
箭既沒而復登,波長瀉而弗歸。
注沉穴而海漏,射懸途電飛。
墐戶牖而知天,掩云霧而測暉。
創(chuàng)百齡纖隱,積千里空微。
崢崢而行溢,此冉冉而逾衰。
寸心未改,而永違。
傷矢之奔禽,聞虛弦顛仆。
徒嬰刃而知懼,豈潛機之能覺。
惟生經之靃靡,亦悲長而歡促。
恒證古而秉心,抱空意如玉。
沉沉東注,日滔滔而西屬。
落繁馨于纖草,殞豐華喬木。
對昃離而后歌,據窮蹊而方哭。
雖接薪之更傳,寧絕明之還續(xù),貫古今而并念,信寡易而多難。
不留激矢,生乃急于走丸。
河源莫壅,又吹波而助瀾。
神怵回而多慮,心????而鮮歡,望天涯而佇念,擢雄劍長嘆。
生民之永迷,躬與后而皆恤。
零落無二,生差池非一。
理幽分于化前,算冥定于天秩。
與艾骨而招病,猶刳腸而興疾。
殊用而俱盡,事離方而同失。
聊弭志以高歌,順煙雨而沉逸。
于是秋鴻而豷渚,逐春燕而登梁。
賦詩而展念,退陳酒以排傷。
不可以兩大,得無得而雙昌
薰晚華而后落,槿早秀而前亡。
姑屏憂以愉思,樂茲情于寸光。
從江河之紆直,委天地圓方。
漏盈兮漏虛,長無絕芬芳(本集,《藝文類聚》六十八,《初學記》二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