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闉雜塵土,禪榻鎖煙嵐。
我反尋楓岳,師猶滯草庵。
閑忙無定理,高下不須談。
欲解詩中意,相看笑已三。
附:(后識)己亥孟夏上浣。余暫游楓岳而歸。方在于原城之新月軒。一日上人來示其詩篇。仍說夢與余共游楓岳。覺而以是詩記其夢云。余謂上人即物外人。而余乃役役于塵簿間者也。以常理論之。役役者固不能自在。而物外人其行止宜自在也。鄉(xiāng)也楓岳之游我獨(dú)能之。而上人猶未也。然則物外人反不能自在。而役役者能得自在也。雖謂之上人仙分不及于余亦可也。余方欲以是較仙分高下于上人矣。今聞上人之言。余爽然自失矣。周官記有正夢有思夢之說焉。未知上人所感。出于正夢也耶。抑思夢也耶。噫。一點(diǎn)靈犀。自有感通之理焉。方余之游楓岳也。上人形雖不往。而想其精神則已往而隨之也。然則余之游。以形骸而游者也。上人之游。以精神而游者也。上人之游固非余之所可及。而仙分高下。亦不必相較也。仍戲次其韻以贈(zèng)之云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