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3 句因包含“涪翁”,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涪翁
第 29 句因包含“太白”,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太白
第 36 句因包含“尺五,天”,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尺五天
第 40、41 句因包含“陶廬”,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陶廬
第 29 句因包含“太白”,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太白
第 36 句因包含“尺五,天”,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尺五天
第 40、41 句因包含“陶廬”,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陶廬
林穎叔招同宗滌樓朱伯韓葉潤臣孔繡山王少鶴劉炯甫拜黃文節(jié)公生日以日問月學旅人念鄉(xiāng)分韻得旅字(六月十二日。)(丁巳) 清 · 何紹基
押詞韻第四部 出處:東洲草堂詩鈔卷十八
坡翁與涪翁,生日別寒暑。
涪詩令人凔,坡詩令人煦。
從來造化窮,正賴文章補。
今年炎熱甚,不復分子午。
遺容獲瞻拜,正氣滿庭宇。
復展冰雪文,增我神骨古。
溯惟我涪翁,孝友植根矩。
大節(jié)是不俗,名論砭懦腐。
憂患真飽經(jīng),志事彌堅樹。
縱橫翰墨場,巋作西江主。
最愛說茗香,還工賦筍苦。
草書到神速,小詞饒媚嫵。
馀事爛珠璧,詩心獨機杼。
居然黃并蘇,遠匹李與杜。
坡公近太白,公乎肖臣甫。
自從我公去,誰復堪指僂。
六義竟寥闃,千年空仰俛。
林子閩中杰,儤直天尺五。
榕壇學緒綿,左海文瀾輔。
何處得公像,陶廬舊摹取。
陶廬詩宗陶,向往存圖譜。
王孟韋柳馀,宋士不得伍(陶廬有《詩龕向往圖》,淵明正坐,王、孟、韋、柳左右侍,詩龕主人在下侍。)。
乃于雙井翁,別奉瓣香炷。
雖云有章列,未免分門戶。
我昔使蜀州,遺趼前賢聚。
兩處流杯池,和詩照戎敘(敘州、萬縣流杯池,皆有山谷詩記,余亦和詩刻石。)。
于緣蓋不薄,攀仰公宜許。
清風颯然至,炎氣渺何所。
介雅來八人,分韻拈兩語。
公乎信有靈,吾其老羈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