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 句因包含“刖,抱璞”,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抱璞
第 8 句因包含“開徑”,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開徑
第 9 句因包含“容膝”,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容膝
第 12 句因包含“南榮”,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南榮
第 12 句因包含“南榮”,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南榮
第 22 句因包含“猿鶴”,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猿鶴
第 8 句因包含“開徑”,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開徑
第 9 句因包含“容膝”,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容膝
第 12 句因包含“南榮”,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南榮
第 12 句因包含“南榮”,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南榮
第 22 句因包含“猿鶴”,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猿鶴
將北征書示同志 明 · 李之世
押支韻
夙昔綜文苑,委志赴明時。
姓名誤通籍,六載乃于茲。
棲遲兩遭刖,抱璞翻自疑。
投策返故林,開徑剪茆茨。
容膝諒可安,寧復較崇庳。
北窗納遠岫,南榮列秀蕤。
幽谷變時禽,芳塘漾碧漪。
對此欣有悟,偃息忘其疲。
倦鳥思安巢,豈不戀舊枝。
云胡牽遠役,行與家山辭。
云蘿恰相戀,猿鶴有馀悲。
登堂慰慈母,且復念群兒。
中饋久無人,寒燠誰當知。
童仆三五輩,各各顧其私。
居者自為歡,行者慘不怡。
殘書粗檢點,琴劍莽無姿。
敝絮足御寒,裋褐固其宜。
曰余嬰世網,業(yè)已謝耘耔。
干世非長略,征途杳何之。
自咤還自哂,書為同調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