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尊酒論文
渭北春天樹
把酒論文
重與細(xì)論文
渭樹江云
相逢樽酒
俊逸鮑參軍
江南渭北
吟渭北
杜陵尊酒
樽酒論詩
白也無敵
江東思渭北
江東渭北相思句
渭北春天,日暮江東
尊酒懷李白
相關(guān)人物杜甫
李白
鮑照
《全唐詩》卷二百二十四〈春日憶李白〉
白也詩無敵【白也詩無數(shù)】,飄然思不群。清新庚開府,俊逸鮑參軍【豪邁鮑參軍】。渭北春天樹,江東日暮云。何時一尊酒,重與細(xì)論文【重與話斯文】。
《杜少陵集詳注》卷一〈春日憶李白〉
白也詩無敵,飄逸思不群。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清·仇兆鰲注引《周書》:「『庾信留長安,遷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宋書》:『臨海王子瑱在荊州,以鮑照文辭膽逸,為前軍參軍?!弧?/span>
《全唐文》卷一百八十一〈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846~2~
南昌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軫,地接衡廬。襟三江而帶五湖,控蠻荊而引甌越。物華天寶,龍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靈,徐孺下陳蕃之榻。雄州霧列,俊采星馳,臺隍枕夷夏之交,賓主盡東南之美。都督閻公之雅望,棨戟遙臨;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暫駐。十旬休假,勝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滿座。騰蛟起鳳,孟學(xué)士之詞宗;紫電青霜,王將軍之武庫。家君作宰,路出名區(qū);童子何知,躬逢勝餞。時維九月,序?qū)偃?。潦水盡而寒潭清,煙光凝而暮山紫。儼驂騑于上路,訪風(fēng)景于崇阿。臨帝子之長洲,得仙人之舊館。層臺聳翠,上出重霄;飛閣流丹,下臨無地。鶴汀鳧渚,窮島嶼之縈回;桂殿蘭宮,列岡巒之體勢。披繡闥,俯雕甍,山原曠其盈視,川澤盱其駭矚。閭閻撲地,鐘鳴鼎食之家;舸艦迷津,青雀黃龍之軸。虹銷雨霽,彩徹區(qū)明。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遙襟俯暢,逸興遄飛。爽籟發(fā)而清風(fēng)生,纖歌凝而白云遏。睢園綠竹,氣淩彭澤之樽;鄴水朱華,光照臨川之筆。四美具,二難并。窮睇眄于中天,極娛游于暇日。天高地迥,覺宇宙之無窮;興盡悲來,識盈虛之有數(shù)。望長安于日下,指吳會于云間。地勢極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遠(yuǎn)。關(guān)山難越,誰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盡是他鄉(xiāng)之客。懷帝閽而不見,奉宣室以何年?嗟乎!時運(yùn)不濟(jì),命運(yùn)多舛。馮唐易老,李廣難封。屈賈誼于長沙,非無圣主;竄梁鴻于海曲,豈乏明時。所賴君子安貧,達(dá)人知命。老當(dāng)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酌貪泉而覺爽,處涸轍以猶歡。北海雖賒,扶搖可接;東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嘗高潔,空懷報國之心;阮藉倡狂,豈效窮途之哭!勃,三尺微命,一介書生。無路請纓,等終軍之弱冠;有懷投筆,慕宗懿之長風(fēng)。舍簪笏于百齡,奉晨昏于萬里。非謝家之寶樹,接孟氏之芳鄰。他日趨庭,叨陪鯉對;今晨捧袂,喜托龍門。楊意不逢,撫淩云而自惜;鐘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慚?鳴呼!勝地不常,盛筵難再。蘭亭已矣,梓澤丘墟。臨別贈言,幸承恩于偉餞;登高作賦,是所望于群公。敢竭鄙誠,恭疏短引。一言均賦,四韻俱成。請灑潘江,各傾陸海云爾!
典故 露腹
東床腹
東床人
東床佳客
東床玉
東床禁臠
東床俊選
王郎坦腹
舊選床
坦臥東床
臥床東
羲之當(dāng)選
相關(guān)人物王羲之
《王隱晉書》卷七〈王羲之〉~32~
晉·王隱《晉書》:王羲之幼有風(fēng)操,郗虞卿聞王氏諸子皆俊,令使選婿。諸子皆飾容以待客,羲之獨(dú)坦腹東、嚙胡餅。神色自若,使具以告,虞卿曰:「此真吾子婿也,問為誰。果是逸少,乃妻之?!?/span>
《世說新語箋疏》中卷上〈雅量〉~362~
郗太傅在京口,遣門生與王丞相書,求女婿。丞相語郗信:「君往東廂,任意選之?!归T生歸,白郗曰:「王家諸郎,亦皆可嘉,聞來覓婿,咸自矜持。唯有一郎,在東床上坦腹臥,如不聞。」郗公云:「正此好!」訪之,乃是逸少,因嫁女與焉。
簡釋
坦腹:稱美女婿。唐盧綸《送申屠正字湖南迎親》:“坦腹定逢潘令醉,上樓應(yīng)伴庾公閑?!?/p>
例句
賴有東床客,池塘免寂寥。
鴛鴦卷新贈,遙戀東床空。
羲之當(dāng)妙選,孝若近歸寧。
我非東床人,令姊忝齊眉。
坦腹東床下,由來志氣疏。
時稱渡河婦,宜配坦床賓。
禁臠去東床,趨庭赴北堂。
鼓鼙喧北里,圭玉映東床。
既傾南國貌,遂坦東床腹。
坦腹定逢潘令醉,上樓應(yīng)伴庾公閑。
南郭群儒從,東床兩客居。
幕府若容為坦腹,愿天速變作男兒。
典故韓岳張劉
相關(guān)人物劉光世
岳飛
張俊
《臞軒集》卷二〈乙末間七月輪對第一札〉
往者中興之初,張俊、岳飛、劉光世、韓世忠皆善將兵,惟不相能,遂誤大計。
典故 金谷詩
金谷數(shù)
罰依金谷
金谷路
金谷俊游
金谷佳期
金谷香銷
金谷重樓
相關(guān)人物石崇
《水經(jīng)注疏》卷十六〈谷水〉~384~
谷水又東,左會金谷水。水出太白原,東南流,歷金谷,謂之金谷水。東南流,徑晉衛(wèi)尉卿石崇之故居也。石季倫《谷金詩集·序》曰:「余以元康七年,從太仆卿出為征虜將軍,有別廬在河南界金谷澗中,有清泉茂樹,眾果竹柏,藥草蔽翳?!?/span>
《晉書》卷三十三〈石苞列傳·(子)石喬·(子)石崇〉~006~
崇穎悟有才氣,而任俠無行檢。在荊州,劫遠(yuǎn)使商客,致富不貲。徵為大司農(nóng),以徵書未至擅去官免。頃之,拜太仆,出為征虜將軍,假節(jié)、監(jiān)徐州諸軍事,鎮(zhèn)下邳。崇有別館在河陽之金谷,一名梓澤,送者傾都,帳飲于此焉。至鎮(zhèn),與徐州刺史高誕爭酒相侮,為軍司所奏,免官。復(fù)拜衛(wèi)尉,與潘岳諂事賈謐。謐與之親善,號曰「二十四友」。廣城君每出,崇降車路左,望塵而拜,其卑佞如此。
《世說新語箋疏》中卷下〈品藻〉
南朝梁·劉孝標(biāo)注引石崇《金谷詩敘》曰:「余以元康六年,從太仆卿出為使,持節(jié)監(jiān)青、徐諸軍事、征虜將軍。有別廬在河南縣界金谷澗中,或高或下,有清泉茂林,眾果竹柏、藥草之屬,莫不畢備。又有水碓、魚池、土窟,其為娛目歡心之物備矣。時征西大將軍祭酒王詡當(dāng)還長安,余與眾賢共送往澗中,晝夜游宴,屢遷其坐?;虻歉吲R下,或列坐水濱。時琴瑟笙筑,合載車中,道路并作。及住,令與鼓吹遞奏。遂各賦詩,以敘中懷。或不能者,罰酒三斗。感性命之不永,懼凋落之無期。故具列時人官號、姓名、年紀(jì),又寫詩箸后。后之好事者,其覽之哉!凡三十人,吳王師、議郎、關(guān)中侯、始平武功蘇紹字世嗣,年五十,為首。」
例句
葉落上陽樹,草衰金谷園。
平陽擅歌舞,金谷盛招攜。
隋朝古陌銅駝柳,石氏荒原金谷花。
凌波如喚游金谷,羞彼揶揄淚滿衣。
金谷箏中傳不似,山陽笛里寫難成。
前朝冠帶掩金谷,舊游花月經(jīng)銅駝。
故事諳金谷,新居近石城。
繁華自古皆相似,金谷荒園土一堆。
隨夢入池塘,無心在金谷。
金谷風(fēng)露涼,綠珠醉初醒。
石家美人金谷游,羅幃翠幕珊瑚鉤。
參差金谷樹,皎鏡碧塘沙。
已迷金谷路,頻駐玉人車。
笙歌引出桃花洞,羅繡擁來金谷園。
仙子玉京路,主人金谷園。幾時辭碧落,誰伴過黃昏。
憶昔游金谷,相看華發(fā)新。
妙伎游金谷,佳人滿石城。
金谷園中柳,春來已舞腰。
玉山那惜醉,金谷已無春。
金谷走車來,玉人騎馬待。
可憐夾水錦步障,羞數(shù)石家金谷園。
金谷園無主,桃源路不通。
更看金谷騎,爭向石崇家。
碧樹環(huán)金谷,丹霞映上陽。
蕪臺事往空留恨,金谷時危悟惜才。
石家金谷舊歌人,起唱花筵淚滿巾。
瑤軒金谷上春時,玉童仙女無見期。
應(yīng)是石家金谷里,流傳未滿洛陽城。
到愁金谷晚,不怪玉山頹。
共賦瑤臺雪,同觀金谷箏。
塵埃金谷路,樓閣上陽鐘。
蟬稀金谷樹,草遍德陽宮。
時人欣綠珠,詩滿金谷圓。
金谷歌傳第一流,鷓鴣清怨碧煙愁。
佳人金谷返,愛子洞庭迷。
歌聲掩金谷,舞態(tài)出平陽。
金谷多歡宴,佳麗正芳菲。
乍迷金谷路,稍變上陽宮。
芝田花月屢裴回,金谷佳期重游衍。
銅駝路上柳千條,金谷園中花幾色。
典故倦客新豐
新豐英俊
馬周困新豐
相關(guān)人物馬周
《新唐書》卷九十八〈馬周列傳〉~3894~
馬周字賓王,博州茌平人。少孤,家窶狹。嗜學(xué),善詩、春秋。資曠邁,鄉(xiāng)人以無細(xì)謹(jǐn),薄之。武德中,補(bǔ)州助教,不治事。刺史達(dá)奚恕數(shù)咎讓,周乃去,客密州。趙仁本高其才,厚以裝,使入關(guān)。留客汴,為浚儀令崔賢所辱,遂感激而西,舍新豐,逆旅主人不之顧,周命酒一斗八升,悠然獨(dú)酌,眾異之。至長安,舍中郎將常何家。
《昭明文選》卷三十七〈表上·薦禰衡表〉~667~
臣聞洪水橫流,帝思俾義,旁求四方,以招賢俊。昔世宗繼統(tǒng),將弘祖業(yè),竊見處士平原禰衡,年二十四,字正平,淑質(zhì)貞亮,英才卓躒。
《晉書》卷六十八〈顧榮列傳〉~8~
顧榮字彥先,吳國吳人也,為南土著姓。祖雍,吳丞相。父穆,宜都太守。榮機(jī)神朗悟,弱冠仕吳,為黃門侍郎、太子輔義都尉。吳平,與陸機(jī)兄弟同入洛,時人號為「三俊」。例拜為郎中,歷尚書郎、太子中舍人、廷尉正。恒縱酒酣暢,謂友人張翰曰:「惟酒可以忘憂,但無如作病何耳?!?/span>
《舊唐書》卷一百七十三〈李紳列傳〉~4497~
李紳字公垂,潤州無錫人。本山東著姓。高祖敬玄,則天朝中書令,封趙國文憲公,自有傳。祖守一,成都郫縣令。父晤,歷金壇、烏程、晉陵三縣令,因家無錫?!瓪q馀,穆宗召為翰林學(xué)士,與李德裕、元稹同在禁署,時稱「三俊」,情意相善。
《全唐詩》卷一百六十五〈少年行二首〉
〈少年行二首〉其二:「五陵年少金市東,銀鞍白馬度春風(fēng)。落花踏盡游何處,笑入胡姬酒肆中?!?/span>
《世說新語箋疏》下卷上〈任誕〉~748~
桓宣武少家貧,戲大輸,債主敦求甚切,思自振之方,莫知所出。陳郡袁耽,俊邁多能。宣武欲求救于耽,耽時居艱,恐致疑,試以告焉。應(yīng)聲便許,略無慊吝。遂變服懷布帽隨溫去,與債主戲。耽素有蓺名,債主就局曰:「汝故當(dāng)不辦作袁彥道邪?」遂共戲。十萬一擲,直上百萬數(shù)。投馬絕叫,傍若無人,探布帽擲對人曰:「汝竟識袁彥道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