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85典故 7詞典 178
典故
熏衣
  
竊香
 
惹香
 
滿城香
    
窺韓
 
著人香
    
韓掾偷香
 
偷香人
 
外國香
 
愛香韓壽
 
韓令偷香
 
韓壽沈
 
韓壽竊香
 
韓壽畏香飛
   
偷香掾
 
香傳賈娘
 
香銷韓袖
 
薰香
 
賈閣偷香
  
賈女
  
香寄窺簾
 
異香寄壽

相關(guān)人物
賈充
 
賈午
 
韓壽


《世說新語》下卷下《惑溺》
韓壽美姿容,賈充辟以為掾。充每聚會,賈女于青璅中看,見壽,說之。恒懷存想,發(fā)于吟詠。后婢往壽家,具述如此,并言女光麗。壽聞之心動,遂請婢潛修音問。及期往宿。壽蹻捷絕人,踰墻而入,家中莫知。自是充覺女盛自拂拭,說暢有異于常。后會諸吏,聞壽有奇香之氣,是外國所貢,一著人,則歷月不歇。充計武帝唯賜己及陳騫,馀家無此香,疑壽與女通,而垣墻重密,門閤急峻,何由得爾?乃托言有盜,令人修墻。使反曰:「其馀無異,唯東北角如有人跡。而墻高,非人所踰?!钩淠巳∨笥益究紗枺匆誀顚?。充秘之,以女妻壽。
《晉書》卷四十〈賈充列傳·(孫)賈謐〉~72~
謐字長深。母賈午,充少女也。父韓壽,字德真,南陽堵陽人,魏司徒暨曾孫。美姿貌,善容止,賈充辟為司空掾。充每宴賓僚,其女輒于青璅中窺之,見壽而悅焉。問其左右識此人不,有一婢說壽姓字,云是故主人。女大感想,發(fā)于寤寐。婢后往壽家,具說女意,并言其女光麗艷逸,端美絕倫。壽聞而心動,便令為通殷勤。婢以白女,女遂潛修音好,厚相贈結(jié),呼壽夕入。壽勁捷過人,踰垣而至,家中莫知,惟充覺其女悅暢異于常日。時西域有貢奇香,一著人則經(jīng)月不歇,帝甚貴之,惟以賜充及大司馬陳騫。其女密盜以遺壽,充僚屬與壽燕處,聞其芬馥,稱之于充。自是充意知女與壽通,而其門閤嚴(yán)峻,不知所由得入。乃夜中陽驚,托言有盜,因使循墻以觀其變。左右白曰:「無馀異,惟東北角如狐貍行處?!钩淠丝紗柵笥遥咭誀顚?。充秘之,遂以女妻壽。
《太平御覽》卷九百八十一〈香部一·香〉~4475~2~
晉·郭澄之《郭子》曰:「陳騫以韓壽為掾,每會,聞壽有異香氣,是外國所貢,一著衣,歷日不歇。騫計武帝唯賜巳及,賈充他家理無此香,嫌壽與巳女通,考問左右婢,具以實(shí)對騫,以女妻壽,壽時未婚?!?/span>

例句

韓壽香從何處傳,枕邊芳馥戀嬋娟。 史鳳 傳香枕

藥自偷來絕,香從竊去珍。 吳融 和韓致光侍郎無題三首十四韻之三

賣珠曾被武皇問,薰香不怕賈公知。 吳融 贈李長史歌

昨宵綺帳迎韓壽,今朝羅袖引潘郎。 喬知之 倡女行

賈氏窺簾韓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李商隱 無題四首

折步教人學(xué),偷香與客熏。 李端 妾薄命

拂鏡羞溫嶠,熏衣避賈充。 李賀 惱公

香傳賈娘手,粉離何郎面。 楊巨源 獨(dú)不見

心知行路客,遙惹五香歸。 楊巨源 艷女詞

比翼和鳴雙鳳皇,欲棲金帳滿城香。 盧綸 王評事駙馬花燭詩

當(dāng)時若是逢韓壽,未必埋蹤在賈家。 羅虬 比紅兒詩之十七

朝天御史非韓壽,莫竊香來帶累人。 薛能 贈解詩歌人

醉憑青瑣窺韓壽,閑擲金梭惱謝鯤。 趙光遠(yuǎn) 題妓萊兒壁

何郎燭暗誰能詠,韓壽香焦亦任偷。 韓偓 閨情

典故
長生藥
   
偷藥
 
羿妻
   
藥娥
 
姮娥寡
 
月娥孀獨(dú)
 
奔月成仙
 
奔月偶桂
  
羿妻竊藥
 
月中孀
  
姮娥搗藥
  
月娥孤
 
月里人
 
伴娥孤另
    
后羿尋
 
相關(guān)人物
羿
 
姮娥


《淮南子》卷六〈覽冥訓(xùn)〉~27~
譬若羿請不死之藥于西王母,姮娥竊以奔月,悵然有喪,無以續(xù)之。何則?不知不死之藥所由生也。是故乞火不若取燧,寄汲不若鑿井。東漢·高誘注:「姮娥,羿妻,羿請不死之藥于西王母,未及服之,姮娥盜食之,得仙,奔入月中,為月精也?!?/span>
《太平御覽》卷四〈天部四·月〉~5~
張衡《靈縣》曰:「羿請不死藥于西王母,羿妻嫦娥竊以奔月。托身于月,是為蟾蜍?!?/span>
《搜神記》卷十四~05~
羿請無死之藥于西王母,嫦娥竊之以奔月,將往,枚筮之于有黃。有黃占之曰:「吉。翩翩歸妹,獨(dú)將西行。逢天晦芒,毋恐毋驚。后且大昌?!规隙鹚焱猩碛谠?,是為「蟾蝫」。

簡釋

嫦娥:“姮娥”或作“恒娥”,后因避漢文帝劉恒諱,改作“常娥”“嫦娥”。喻指美女,或用作月的別稱。宋楊億《無題三首》之三:“嫦娥桂獨(dú)成幽恨,素女弦多有剩悲?!?/p>


例句

河鼓靈旗動,嫦娥破鏡斜。 劉禹錫 七夕二首之一

縱令奔月成仙去,且作行云入夢來。 包何 同閻伯均宿道士觀有述

嫦娥斷影霜輪冷,帝子無蹤淚竹繁。 吳融 春晚書懷

素娥前夕月,青女夜來霜。 唐彥謙 紅葉

少女風(fēng)游兌,姮娥月去秦。 唐遠(yuǎn)悊 奉和送金城公主適西蕃應(yīng)制

好是照身宜謝女,嫦娥飛向玉宮來。 姚合 詠鏡

夜半姮娥朝太一,人間本自無靈匹。 孟郊 嬋娟篇

仙翁每被嫦娥使,一度逢圓一度吟。 孫蜀 中秋夜戲酬顧道流

嫦娥一入月中去,巫峽千秋空白云。 崔膺 別佳人

青田白鶴丹山鳳,婺女姮娥兩相送。 張柬之 東飛伯勞歌

一年悵望秋將盡,不得常娥正面看。 徐凝 八月九月望夕雨

裁分楚女朝云片,剪破姮娥夜月光。 徐夤 追和白舍人詠白牡丹

嫦娥若不偷靈藥,爭得長生在月中。 曹唐 小游仙詩九十八首之三十八

常娥應(yīng)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李商隱 常娥

莫教明月去,留著醉姮娥。 李白 宮中行樂詞八首之四

昔余聞姮娥,竊藥駐云發(fā)。不自嬌玉顏,方希煉金骨。飛去身莫返,含笑坐明月。紫宮誇蛾眉,隨手會凋歇。 李白 感遇四首之三

白兔搗藥秋復(fù)春,嫦娥孤棲與誰鄰。 李白 把酒問月

昔竊不死藥,奔空有嫦娥。 李群玉 感興四首之二

素娥嘗藥去,烏鵲繞枝驚。 李華 海上生明月

拜神得壽獻(xiàn)天子,七星貫斷姮娥死。 李賀 章和二年中

斟酌姮娥寡,天寒耐九秋。 杜甫

臨津雙洛浦,對月兩嫦娥。 楊巨源 名姝詠

素蛾畢竟難防備,燒得河車莫遣嘗。 段成式 嘲元中丞

還緣交甫非良偶,不肯終身作羿妻。 羅虬 比紅兒詩

姮娥謾偷藥,長寡老中閑。 羅隱 秋夕對月

旦游蕭帝新松寺,夜宿嫦娥桂影潭。 胡曾 自嶺下泛鹢到清遠(yuǎn)峽作

偷嫌曼倩桃無味,搗覺嫦娥藥不香。 薛能 謝劉相公寄天柱茶

后羿遍尋無覓處,誰知天上卻容奸。 袁郊

嫦娥竊藥出人間,藏在蟾宮不放還。 袁郊

唯有嫦娥月,從今照墓田。 裴夷直 唁人喪侍兒

姮娥對此夕,何用久裴回。 鄭世翼 看新婚

姮娥須逐彩云降,不可通宵在月中。 陸暢

嫦娥曳霞帔,引我同攀躋。 韋莊 信州西三十里山名仙人城下有月巖山其狀秀拔中有山門如滿月之狀馀因行役過其下聊賦是詩

欲把傷心問明月,素娥無語淚娟娟。 韋莊 夜景

姮娥還宮室,太陽有室家。 韓愈 月蝕詩效玉川子作

佩蘭初應(yīng)夢,奔月竟淪輝。 韓愈 梁國惠康公主挽歌詞

孔子西行不到秦,掎摭星宿遺羲娥。 韓愈 石鼓歌

娥嬉華蕩漾,胥怒浪崔嵬。 韓愈 詠雪贈張籍

嫦娥曳霞帔,引我同攀躋。 韓翃 經(jīng)月巖山

典故 
驪龍頷
   
驪龍睡
 
頷珠
  
驪頷珠
  
抱珠睡
 
頷下驪珠
 
驪龍吐珠
 
驪龍頷珠
 
龍頷摘明珠
 
龍休睡
 
睡驪目
 
探頷
 
寶奪驪龍
 
采珠勿驚龍
 
蒼龍頷底珠
 
老龍吐珠
 
龍頷摘珠
 
竊龍頷
 
睡中龍
 
偷珠
 
珠歸龍窟
  
藏珠
   
龍眠失珠
 
龍醒遺珠
  
遭龍伯睡


《莊子集釋》卷十上〈雜篇·列御寇〉~06~
人有見宋王者,錫車十乘,以其十乘驕稚莊子。莊子曰:「河上有家貧恃緯蕭而食者,其子沒于淵,得千金之珠。其父謂其子曰:『取石來鍛之!夫千金之珠,必在九重之淵而驪龍頷下,子能得珠者,必遭其睡也。使驪龍而寤,子尚奚微之有哉!』今宋國之深,非直九重之淵也;宋王之猛,非直驪龍也;子能得車者,必遭其睡也。使宋王而寤,子為齏粉夫!」

簡釋

驪龍:喻寶物。唐劉禹錫《奉和裴晉公涼風(fēng)亭睡覺》:“驪龍睡后珠元在,仙鶴行時步又輕?!?/p>

驪龍睡:喻睡覺,或喻因僥幸獲得機(jī)遇。唐劉禹錫《泰和裴晉公涼風(fēng)亭睡覺》:“驪龍睡后珠元在,仙鶴行時步又輕?!?/p>


例句

涉海得驪珠,棲梧慚鳳質(zhì)。 丘丹 奉酬韋使君送歸山之作

弟沉滄海底,偷珠待龍睡。一朝龍醒寤,本但喜復(fù)得珠,不求珠所目。酬客雙龍女,授客六龍轡一朝龍醒寤,本問偷珠事。因知行雨偏,妻子五刑備。 元稹 出門行

驪龍睡后珠元在,仙鶴行時步又輕。 劉禹錫 奉和裴晉公涼風(fēng)亭睡覺

驪龍頷被探珠去,老蚌胚還應(yīng)月生。 劉禹錫 答樂天所寄詠懷且釋其枯樹之嘆

銅梁劍閣幾區(qū)區(qū),十上探珠不見珠。 唐求 傷張玖秀才

采玉上山顛,探珠入水府。 姚合 莊居野行

誰比趨庭戀,驪珠耀彩衣。 姚鵠 送李潛歸綿州覲省

勉矣鄭夫子,驪珠今始胎。 孟郊 贈鄭夫子魴

日落煙水黯,驪珠色豈昏。 春臺仙 游春臺詩

白日探得珠,不待驪龍睡。 曹鄴 杏園即席上同年

珠容百斛龍休睡,桐拂千尋鳳要棲。 李商隱 玉山

驪龍頷下亦生珠,便與人間眾寶殊。 李涉 贈友人孩子

抱石恥獻(xiàn)玉,沉泉笑探珠。 李白 贈丹陽橫山周處士惟長

采珠勿驚龍,大道可暗歸。 李白 送蔡山人

鳳形憐彩筆,龍頷借驪珠。 李紳 趨翰苑遭誣構(gòu)四十六韻

此時驪龍亦吐珠,馮夷擊鼓群龍趨。 杜甫 渼陂行

圓疑竊龍頷,色已奪雞冠。 權(quán)德輿 酬裴杰秀才新櫻桃

荷心有露似驪珠,不是真圓亦搖蕩。 溫庭筠 蓮浦謠

山中荊璞誰知玉,海底驪龍不見珠。 牟融 寄周韶州

蟬老悲鳴拋蛻后,龍眠驚覺失珠時。 白居易 初喪崔兒報微之晦叔

煩君贊詠心知愧,魚目驪珠同一封。 白居易 與微之唱和來去常以竹筒貯詩陳協(xié)律美而成篇因以此答

抉得驪龍珠,光彩曜掌握。 皎然 奉酬于中丞使君郡齋臥病見示一首

珠生驪龍頷,或生靈蛇口。 皎然 答裴集陽伯明二賢各垂贈二十韻今以一章用酬兩作

誰能變羊質(zhì),競不獲驪珠。 皮日休 奉酬崔璐進(jìn)士見寄次韻

鳳詔佇歸專北極,驪珠搜得盡東瀛。 盧肇 和司王起

桂堂縱道探龍頷,蘭省何曾駐鶴心。 羅隱 寄前戶部陸郎中

蒼龍頷底珠皆沒,白帝心邊鏡乍磨。 裴夷直 同樂天中秋夜洛河玩月二首之一

千珠競沒蒼龍頷,一鏡高懸白帝心。 裴夷直 同樂天中秋夜洛河玩月二首之二

撲碎驪龍明月珠,敲出鳳皇五色髓。 貫休 擬君子有所思二首之一

驪珠兮固難價其價,靈芝兮何以根其根。 貫休 經(jīng)曠禪師院

佩入龍宮步遲遲,繡簾銀殿何參差。知驪龍失殊知不知。 貫休 還舉人歌行卷

寶劍終應(yīng)出,驪珠會見珍。 陳子昂 酬李參軍崇嗣旅館見

唯貪血食飽,但據(jù)驪珠睡。 陸龜蒙 投龍?zhí)?/a>

遺我明珠九十六,寒光映骨睡驪目。 韓愈 奉酬盧給事云夫四兄曲江荷花行見寄并呈上錢七兄閣老張十八助教

典故
臥甕
   
畢卓眠
 
甕間眠
 
臥甕人
 
防吏部
 
甕間臥
 
甕下眠
 
甕邊吏部
 
甕間畢卓
 
甕邊捉
 
抱臥
 
畢卓盜竊
 
畢卓臥甕
 
畢卓醉狂
 
扶畢卓
 
偷醅畢卓
 
甕下仙
 
卓眠甕
 
畢卓縛甕邊
 
縛拼畢卓
 
縛著甕鞭
 
橫甕眠
 
吏部多醉
 
吏部開甕
 
吏部甕下眠
 
甕間傾卮

相關(guān)人物
畢卓


《晉中興書》卷七〈陳留阮錄〉~429~
畢卓字茂世,新蔡人。少希放達(dá),為胡母輔之所知。太興末為吏部郎,常飲酒廢職,比舍郎釀酒熟,卓因醉,夜至其甕間取酒飲之。掌酒者不察,謂是盜執(zhí)而縛之,郎往視,乃畢,吏部也,遽釋其縛。卓遂引主人燕于甕側(cè),致醉而去。卓常謂人曰:「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拍浮酒池中,便足了一生?!?/span>

簡釋

吏部眠:詠嗜酒或醉態(tài)。唐杜甫《游子》:“厭就成都卜,休為吏部眠。”


例句

偷歸甕間臥,逢個楚狂來。 戴叔倫 答崔載華

畢卓醉狂潘氏少,傾來擲去恰相宜。 方干 袁明府以家醞寄余余以山梅答贈非唯四韻兼亦雙關(guān)

本是墻東隱,今為甕下仙。 李端 晚春過夏侯校書值其沉醉戲贈

吏部逢今日,還應(yīng)甕下眠。 李端 晚秋旅舍寄苗員外

且想春候暖,甕間傾一卮。 杜牧 雪中書懷

厭就成都卜,休為吏部眠。 杜甫 游子

旦逐劉伶去,宵隨畢卓眠。 王績 戲題卜鋪壁

倚爐便得睡,橫甕足堪眠。 王績 過酒家五首

臥甕鄙畢卓,落帽嗤孟嘉。 白居易 和微之詩二十三首(并序)之和新樓北園偶集從孫公度周巡官韓秀才盧秀才范處士小飲鄭侍御判官周劉二從事皆先歸

籬下先生時得醉,甕間吏部暫偷閑。 白居易 家園三絕

兀傲甕間臥,憔悴澤畔行。彼憂而此樂,道理甚分明。 白居易 效陶潛體詩十六首

新愁舊恨真無奈,須就鄰家甕底眠。 韓偓 三月

典故
三偷
 
曼倩偷
  
摘桃
 
方朔偷
   
曼倩三偷
 
三度竊蟠桃
 
玉桃偷
 
東方朔偷桃
 
防曼倩
 
曼桃
 
碧桃閑
 
方朔偷兒
 
漢偷兒
 
竊桃心
 
三桃圓
 
偷取蟠桃
  
偷桃客
 
西真攘桃
 
曼倩偷難
 
桃熟

相關(guān)人物
東方朔


《博物志》卷八
漢武帝好仙道,祭祀名山大澤,以求神仙之道。時西王母遣使乘白鹿告帝當(dāng)來乃供帳九華殿以待之。七月七日夜漏七刻,王母乘紫云車而至……有三青鳥,如烏大,使侍母旁。時設(shè)九微燈。帝東面西向,王母索七桃,大如彈丸,以五枚與帝母食二枚。帝食桃輒以核著膝前,母曰:「取此核將何為?」帝曰:「此桃甘美,欲種之。」母笑曰:「此桃三千年一生實(shí)。」唯帝與母對坐,其從者皆不得進(jìn),時東方朔竊從殿南廂朱鳥窺中窺母,母顧之,謂帝曰:「此窺窺小兒嘗三來,盜吾此桃。」帝乃大怪之。由此世人謂方朔神仙也。
《太平御覽》卷三百七十八〈人事部十九·短絕域人〉~874~2~
《漢武故事》:「東郡送一短人,長七寸,衣冠具足。上疑其山精,常令在案上行,召東方朔問。朔至,呼短人曰:『巨靈,汝何忽叛來,阿母還未?』短人不對,因指朔謂上曰:『王母種桃,三千年一作子,此兒不良,已三過偷之矣,遂失王母意,故被謫來此?!簧洗篌@,始知朔非世中人。短人謂上曰:『王母使臣來,陛下求道之法:唯有清凈,不宜躁擾。復(fù)五年,與帝會。』言終不見。」

例句

閑尋白鹿眠瑤草,暗摘紅桃去洞天。 劉威 贈道者

惟應(yīng)錯認(rèn)偷桃客,曼倩曾為漢侍郎。 崔澹 贈王福娘

偷桃竊藥事難兼,十二城中鎖彩蟾。 李商隱 月夜重寄宋華陽姊妹

惟應(yīng)碧桃下,方朔是狂夫。 李商隱 圣女祠

玉桃偷得憐方朔,金屋修成貯阿嬌。 李商隱 茂陵

茂先知味易,曼倩恨偷難。 權(quán)德輿 酬裴杰秀才新櫻桃

化藥秦方士,偷桃漢侍臣。 武元衡 陪隨因追往年曾與舊僚聯(lián)游此觀紀(jì)題在壁已有淪亡書事感懷輒以呈寄兼呈東省三給事之作楊君見征鄙詞因以繼和

紅軟滿枝須作意,莫交方朔施偷將。 蔣防 玄都樓桃

漢武碧桃爭比得,枉令方朔號偷兒。 薛偓 荔枝三首之一

偷嫌曼倩桃無味,搗覺嫦娥藥不香。 薛能 謝劉相寄天柱茶

試為探花士,作此偷桃臣。 陸龜蒙 桃花塢

人許風(fēng)流自負(fù)才,偷桃三度到瑤臺。 韓偓 自負(fù)

猶疑隱形坐,敢起竊桃心。 韓愈 同竇韋尋劉尊師不遇

典故
鑿混沌
 
混沌鑿
 
混沌竅
 
鑿開混沌
  
無孔竅
 
混沌未鑿
 
竅鑿混沌
 
鑿破渾沌
 
七竅鑿開
 
竅鑿存
 
謀混沌
 
竅鑿渾沌
 
體貌隳
 
渾沌憂
 
混帝鑿
 
鑿竊


《莊子集釋》卷三下〈內(nèi)篇·應(yīng)帝王〉~309~
南海之帝為倏,北海之帝為忽,中央之帝為渾沌。倏與忽時相與遇于渾沌之地,渾沌待之甚善。倏與忽謀報渾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竅以視聽食息,此獨(dú)無有,嘗試鑿之?!谷砧徱桓[,七日而渾沌死。唐·陸德明《經(jīng)典釋文》引簡文云:「倏、忽,取神速為名。渾沌,以合和為貌。神速譬有為,合和譬無為。」引崔(崔撰)云:「渾沌,無孔竅也?!?/span>

簡釋

鑿竅:喻破壞自然,改變原貌。唐韓愈《嘲鼾睡》:“南帝初奮極,鑿竅泄混沌?!?/p>


例句

自言混沌鑿不死,大笑老彭非久視。 李咸用 臨川逢陳百年

南帝初奮槌,鑿竅泄混沌。 韓愈 嘲鼾睡二首之二

典故 
掩耳竊鐘


《呂氏春秋·論部》卷二十四〈不茍論·自知〉~60~
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鐘者,欲負(fù)而走,則鐘大不可負(fù),以椎毀之,鐘況然有音,恐人聞之而奪己也,遽掩其耳。惡人聞之可也,惡己自聞之悖矣。為人主而惡聞其過,非猶此也?惡人聞其過尚猶可。
《高級漢語詞典》:竊惟
私下思惟
《漢語大詞典》:竊發(fā)(竊發(fā))
(1).暗中發(fā)動。晉書·汝南王亮楚王瑋等傳序:“如 梁王 之御大敵,若 朱虛 之除大憝,則外寇焉敢憑陵,內(nèi)難奚由竊發(fā)!”宋書·朱修之傳:“又有 徐卓 者,復(fù)欲率南人竊發(fā),事泄被誅。”明史·譚廣傳:“臣所守邊一千四百餘里,敵人窺伺,竊發(fā)無時?!?br />(2).不知不覺地產(chǎn)生。 明 王守仁 《傳習(xí)錄》卷上:“如今一説話之間,雖只講天理,不知心中倏忽之間已有多少私欲,蓋有竊發(fā)而不知者?!?/div>
《高級漢語詞典》:竊念
私下想念。表示個人意見的謙辭
《漢語大詞典》:竊祿(竊祿)
猶言無功受祿。多用于自謙。 唐 杜荀鶴 《自敘》詩:“寧為宇宙閒吟客,怕作乾坤竊祿人?!?宋 曾鞏 《高陽池》詩:“獨(dú)慚曠達(dá)意,竊祿誠已卑?!?宋 司馬光 《酬胡侍講先生見寄》詩:“賤生偶承乏,竊祿聊自庇。”
《漢語大詞典》:竊嘗(竊嘗)
猶淺嘗。竊,通“ 淺 ”。蕙風(fēng)詞話卷三引《織馀瑣述》:“樂器竹製者唯笙,用吸氣吸之,恒輕,故以喻‘竊嘗’。”
《國語辭典》:竊位(竊位)  拼音:qiè wèi
1.奪取權(quán)位或帝位?!稘h書。卷二七。五行志中之上》:「明年,有鳶焚巢,殺子之異也。天象仍見,甚可畏也。一曰,皆王莽竊位之象云?!?br />2.沒有才能或怠惰不勤卻占居要位。《論語。衛(wèi)靈公》:「臧文仲其竊位者與!知柳下惠之賢而不與立也!」唐。李公佐《南柯太守傳》:「而竊位著生,冀將為戒?!?/div>
《漢語大詞典》:竊比(竊比)
謙詞。私自比擬。論語·述而:“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於我 老彭 ?!?劉寶楠 正義:“竊者,《廣雅·釋詁》云:私也。夫子謙言,不敢顯比 老彭 ,故言私比也?!?唐 蘇瑰 《興慶池侍宴應(yīng)制》詩:“如臨竊比微臣懼,若濟(jì)叨陪圣主游。” 宋 陸游 《歲晚》詩:“從宦雖如棋已決,治經(jīng)竊比繭初繅?!?/div>
《國語辭典》:忝竊(忝竊)  拼音:tiǎn qiè
對自己因幸運(yùn)而擁有之某種名利或地位感到難以勝任的謙辭?!段倪x。羊祜。讓開府表》:「且臣忝竊雖久,未若今日兼文武之極寵,等宰輔之高位也。」唐。杜甫 長沙送李十一詩:「李杜齊名真忝竊,朔云寒菊倍離憂?!?/div>
分類:謙言
《國語辭典》:偷香  拼音:tōu xiāng
晉時賈充女與韓壽私通,并將武帝贈充之外國奇香交予壽,后為賈充識破,遂嫁其女與韓壽。典出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竽纭贰;蛘f與壽私通者是陳騫之女,后因未婚而女亡,壽乃娶賈充之女。見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竽纭穭⑿?biāo)注引《郭子》。后世用此語指男女私通。元。王實(shí)甫《西廂記。第三本。第一折》:「你將那偷香手,準(zhǔn)備著折桂枝?!?/div>
《漢語大詞典》:賈充香(賈充香)
晉 賈充 女與 韓壽 私通, 賈充 有異香,一著人則歷月不歇, 賈 女竊香與 壽 。 賈充 聞香而察其事,遂嫁女與 壽 。見晉書·賈充傳。后因以“賈充香”表示男女傾情之物。 元 周文質(zhì) 《蝶戀花·悟迷》套曲:“朱門深閉 賈充 香,蘭房強(qiáng)揣 鄭生 玉,青樓空擲 潘安 果?!?/div>
《國語辭典》:賈女香(賈女香)  拼音:jiǎ nǚ xiāng
晉時賈充之女與韓壽私通,并將武帝贈充之外國奇香交予壽使用;后為賈充偵悉,遂嫁其女與韓壽。典出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竽纭贰:笠再Z女香指男女傾情之物。宋。黃庭堅 酴醾詩:「漢宮嬌額半涂黃,入骨濃薰賈女香?!?/div>
《漢語大詞典》:賈娘(賈娘)
指 晉 賈充 之女 賈午 。 唐 楊巨源 《獨(dú)不見》詩:“香傳 賈娘 手,粉離 何郎 面?!眳⒁姟?賈女香 ”。
《國語辭典》:賈女香(賈女香)  拼音:jiǎ nǚ xiāng
晉時賈充之女與韓壽私通,并將武帝贈充之外國奇香交予壽使用;后為賈充偵悉,遂嫁其女與韓壽。典出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竽纭?。后以賈女香指男女傾情之物。宋。黃庭堅 酴醾詩:「漢宮嬌額半涂黃,入骨濃薰賈女香?!?/div>
《漢語大詞典》:賈氏窺簾(賈氏窺簾)
晉 賈充 屬吏 韓壽 美姿容, 賈充 女在門簾后窺見而悅之,兩人私通。 賈 女竊異香與 壽 , 賈充 聞香而察其事,遂嫁女與 壽 。見晉書·賈充傳。后因以“賈氏窺簾”形容女子對所愛之人傾心相慕。 唐 李商隱 《無題》詩之二:“ 賈氏 窺簾 韓掾 少, 宓妃 留枕 魏王 才。” 明 張鳳翼 《紅拂記·擲家圖國》:“道我似 賈女 私窺,忍捐恩負(fù)主,應(yīng)猜做偷香情緒。”
《漢語大詞典》:賈袖傳香(賈袖傳香)
指 晉 賈充 女與 韓壽 私通,偷 武帝 賜 充 異香贈 韓 事。 宋 史達(dá)祖 《眼兒媚·代答》詞:“期花等月, 秦 臺吹玉, 賈 袖傳香。”參見“ 賈女香 ”。
《國語辭典》:賈女香(賈女香)  拼音:jiǎ nǚ xiāng
晉時賈充之女與韓壽私通,并將武帝贈充之外國奇香交予壽使用;后為賈充偵悉,遂嫁其女與韓壽。典出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竽纭?。后以賈女香指男女傾情之物。宋。黃庭堅 酴醾詩:「漢宮嬌額半涂黃,入骨濃薰賈女香。」
《漢語大詞典》:遺壽(遺壽)
未盡天年;短壽。 元 袁桷 《林處士哀辭》:“壽而無德與名,君子恥之,故修短有命,遺壽焉猶可言也。名德不至,則澌盡腐滅,又安所取哉!”
分類:未盡天年
《漢語大詞典》:韓壽(韓壽)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竽纭?/span>:“ 韓壽 美姿容, 賈充 辟以為掾。 充 每聚會, 賈 女於青璅中看,見 壽 ,説之。”后因以“韓壽”借稱美男子,多指出入歌樓舞榭的風(fēng)流子弟。 唐 喬知之 《倡女行》:“昨宵綺帳迎 韓壽 ,今朝羅袖引 潘郎 ?!?唐 羅虬 《比紅兒詩》之十七:“當(dāng)時若是逢 韓壽 ,未必埋蹤在 賈 家。” 元 曾瑞 《青杏子·騁懷》套曲:“大筵排回雪 韋娘 ,小酌會竊香 韓壽 ?!?/div>
《國語辭典》:韓壽偷香(韓壽偷香)  拼音:hán shòu tōu xiāng
晉韓壽與大臣賈充之女賈午私通,賈午以晉武帝賜賈充的外國奇香偷贈韓壽的故事。見《晉書。卷四○。賈充傳》。后用來比喻男女暗中通情。明。沈鯨《雙珠記》第一一出:「不但偷鈴,韓壽偷香,方法也是我教他的?!挂沧鳌疙n壽分香」。
《漢語大詞典》:韓壽香(韓壽香)
晉 賈充 女 午 與 韓壽 私通,并把皇帝賜其父之外域異香贈 壽 。見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惑溺》。后因以“韓壽香”指異香或男女定情之物。 唐 史鳳 《傳香枕》詩:“ 韓壽 香從何處傳,枕邊芳馥戀嬋娟?!?唐 劉禹錫 《秦娘歌》:“ 秦嘉 鏡有前時結(jié), 韓壽 香銷故篋衣?!?元 王實(shí)甫 《西廂記》第一本第二折:“ 張郎 倘得相親傍,乍相逢厭見 何郎 粉,看邂逅偷將 韓壽 香。”亦省作“ 韓香 ”。 宋 周邦彥 《風(fēng)流子》詞:“問甚時説與,佳音密耗,寄將 秦 鏡,偷換 韓 香?!?明 秦樓外史 《男王后》第三折:“你本瓊島仙郎,錯做金宮艷質(zhì),如今幸親 何 粉,敢惜 韓 香。”參見“ 韓壽偷香 ”。
《國語辭典》:韓壽偷香(韓壽偷香)  拼音:hán shòu tōu xiāng
晉韓壽與大臣賈充之女賈午私通,賈午以晉武帝賜賈充的外國奇香偷贈韓壽的故事。見《晉書。卷四○。賈充傳》。后用來比喻男女暗中通情。明。沈鯨《雙珠記》第一一出:「不但偷鈴,韓壽偷香,方法也是我教他的。」也作「韓壽分香」。
《漢語大詞典》:韓香(韓香)
見“ 韓壽香 ”。
《漢語大詞典》:韓壽香(韓壽香)
晉 賈充 女 午 與 韓壽 私通,并把皇帝賜其父之外域異香贈 壽 。見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惑溺》。后因以“韓壽香”指異香或男女定情之物。 唐 史鳳 《傳香枕》詩:“ 韓壽 香從何處傳,枕邊芳馥戀嬋娟?!?唐 劉禹錫 《秦娘歌》:“ 秦嘉 鏡有前時結(jié), 韓壽 香銷故篋衣?!?元 王實(shí)甫 《西廂記》第一本第二折:“ 張郎 倘得相親傍,乍相逢厭見 何郎 粉,看邂逅偷將 韓壽 香。”亦省作“ 韓香 ”。 宋 周邦彥 《風(fēng)流子》詞:“問甚時説與,佳音密耗,寄將 秦 鏡,偷換 韓 香?!?明 秦樓外史 《男王后》第三折:“你本瓊島仙郎,錯做金宮艷質(zhì),如今幸親 何 粉,敢惜 韓 香?!眳⒁姟?韓壽偷香 ”。
《漢語大詞典》:奔月
古代神話。 后羿 之妻 姮娥 ,偷吃了 羿 的不死之藥奔入月中。《淮南子·覽冥訓(xùn)》:“ 羿 請不死之藥於 西王母 , 姮娥 竊以奔月?!?明 陳汝元 《金蓮記·媒合》:“思量,羞蛾難放,愿偷丸奔月,獨(dú)守云房?!眳⒁姟?嫦娥 ”。
《國語辭典》:嫦娥  拼音:cháng é
1.后羿的妻子姮娥。參見「姮娥」條。
2.比喻月亮。元。白樸《墻頭馬上》第二折:「深拜你個嫦娥不妒色,你敢且半霎兒霧鎖云埋。」也作「姮娥」。
《國語辭典》:姮娥  拼音:héng é
1.后羿的妻子。相傳因偷吃不死之藥而飛升月宮,成為仙女。漢人為避文帝諱,改「姮」為「嫦」?!痘茨献印S[冥》:「羿請不死之藥于西王母,姮娥竊以奔月,悵然有喪,無以續(xù)之?!姑?。劉兌《金童玉女嬌紅記》:「若不是月里姮娥,敢只是花里神仙?!挂沧鳌赋6稹埂ⅰ告隙稹?。
2.比喻月亮。宋。蘇軾 少年游。去年相送詞:「恰似姮娥憐雙燕,分明照,畫梁斜?!挂沧鳌告隙稹?。
《漢語大詞典》:姱娥
美麗的 嫦娥 。借指月亮。 宋 梅堯臣 《得馀干李尉書》詩:“姱娥夜出在寒溪,青銅瑩磨光幾里?!?/div>
《國語辭典》:嫦娥  拼音:cháng é
1.后羿的妻子姮娥。參見「姮娥」條。
2.比喻月亮。元。白樸《墻頭馬上》第二折:「深拜你個嫦娥不妒色,你敢且半霎兒霧鎖云埋?!挂沧鳌笂稹埂?/div>
《國語辭典》:姮娥  拼音:héng é
1.后羿的妻子。相傳因偷吃不死之藥而飛升月宮,成為仙女。漢人為避文帝諱,改「姮」為「嫦」。《淮南子。覽冥》:「羿請不死之藥于西王母,姮娥竊以奔月,悵然有喪,無以續(xù)之?!姑鳌丁督鹜衽畫杉t記》:「若不是月里姮娥,敢只是花里神仙?!挂沧鳌赋6稹?、「嫦娥」。
2.比喻月亮。宋。蘇軾 少年游。去年相送詞:「恰似姮娥憐雙燕,分明照,畫梁斜。」也作「嫦娥」。
《國語辭典》:嫦娥奔月  拼音:cháng é bēn yuè
相傳后羿向西王母求得不死之藥,其妻嫦娥偷吃了以后,乃飛上月亮,常住于廣寒宮中。見《淮南子。覽冥》。
《漢語大詞典》:孀娥
(1).指 舜 妻 娥皇 、 女英 。 唐 楊炯 《原州百泉縣令李君神道碑》:“琴前鏡里,孤鸞別鶴之哀;竹死城崩, 杞婦 孀娥 之泣?!币槐咀鳌?杞婦 湘妃 之怨?!?br />(2).指 嫦娥 。 宋 吳潛 《糖多令·答和梅府教》詞:“想 孀娥 ,自古多愁。安得仙師呼鶴駕,將我去, 廣寒 游?!?清 陳維嵩 《月中桂·詠丹桂》詞:“仙翁顏渥赭,帶笑睨, 孀娥 幽獨(dú)。”
《國語辭典》:常娥  拼音:cháng é
后羿的妻子姮娥。參見「姮娥」條。
《國語辭典》:嫦娥  拼音:cháng é
1.后羿的妻子姮娥。參見「姮娥」條。
2.比喻月亮。元。白樸《墻頭馬上》第二折:「深拜你個嫦娥不妒色,你敢且半霎兒霧鎖云埋?!挂沧鳌笂稹埂?/div>
《漢語大詞典》:恒娥(恆娥)
亦作“恒娥”。 月神名。 后羿 之妻。相傳曾盜食不死之藥而奔月,遂為月神。又稱 嫦娥 、 常娥 。《淮南子·覽冥訓(xùn)》:“譬若 羿 請不死之藥於 西王母 , 恆娥 竊以奔月?!?五代 和凝 《柳枝》詞:“不是昔年攀桂樹,豈能月里索 恆娥 ?!币嘀冈隆?唐 韓愈 《月蝕》詩:“ 恒娥 還宮室,太陽有室家。”參見“ 嫦娥 ”。
《國語辭典》:嫦娥  拼音:cháng é
1.后羿的妻子姮娥。參見「姮娥」條。
2.比喻月亮。元。白樸《墻頭馬上》第二折:「深拜你個嫦娥不妒色,你敢且半霎兒霧鎖云埋?!挂沧鳌笂稹?。
《漢語大詞典》:月中人
月中仙子。亦比喻意中美人。 唐 薛曜 《子夜冬歌》:“借問月中人,安得長不老?!?元 王實(shí)甫 《西廂記》第一本第三折:“月色溶溶夜,花陰寂寂春。如何臨皓魄,不見月中人?!?/div>
《漢語大詞典》:竊藥(竊藥)
(1).傳說 后羿 得不死之藥于 西王母 ,其妻 姮娥 盜食之,成仙奔月。見《淮南子·覽冥訓(xùn)》。后以“竊藥”喻求仙。 唐 李白 《感遇》詩之三:“昔余聞 姮娥 ,竊藥駐云髮。不自嬌玉顏,方希鍊金骨?!?唐 李商隱 《月夜重寄宋華陽姊妹》詩:“偷桃竊藥事難兼,十二城中鎖彩蟾?!?br />(2).為死亡的婉詞。 明 陳子龍 《為杜徠西悼亡》詩:“竊藥先奔 羿 ,凌波不姓 甄 ?!?/div>
《國語辭典》:素娥  拼音:sù é
嫦娥。《文選。謝莊。月賦》:「引玄兔于帝臺,集素娥于后庭?!顾巍?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30150' target='_blank'>王沂孫 〈眉嫵。漸新痕懸柳〉詞:「畫眉未穩(wěn),料素娥,猶帶離恨?!?/div>
《漢語大詞典》:探珠
見“ 探驪得珠 ”。
《國語辭典》:探驪得珠(探驪得珠)  拼音:tàn lí dé zhū
驪珠,相傳為藏在驪龍頷下的寶珠。驪龍棲息深淵中,欲取得驪珠,必須潛入深淵,待驪龍入睡后,再俟機(jī)竊取。典出《莊子。列御寇》。本指獲得極為珍貴的寶物。后引申為寫作文章能抓住重點(diǎn),深得題旨的精髓。也作「探珠驪頷」。
《漢語大詞典》:探龍頷(探龍頷)
喻科舉得第。亦以喻冒犯君威。 唐 羅隱 《寄前戶部陸郎中》詩:“桂堂縱道探龍頷,蘭省何曾駐鶴心。” 章炳麟 《箴新黨論》:“ 漢 官之視虜主,無以異於吾族帝王,乃欲昂首伸眉,上法先正,外飾直言之名,內(nèi)有植黨之志,真昔人所謂探龍頷、批逆鱗者。”參見“ 探驪得珠 ”。
《國語辭典》:探驪得珠(探驪得珠)  拼音:tàn lí dé zhū
驪珠,相傳為藏在驪龍頷下的寶珠。驪龍棲息深淵中,欲取得驪珠,必須潛入深淵,待驪龍入睡后,再俟機(jī)竊取。典出《莊子。列御寇》。本指獲得極為珍貴的寶物。后引申為寫作文章能抓住重點(diǎn),深得題旨的精髓。也作「探珠驪頷」。
《國語辭典》:采珠(採珠)  拼音:cǎi zhū
到水里采取珍珠?!稌x書。卷五七。陶璜傳》:「合浦郡土地磽確,無有田農(nóng),百姓唯以采珠為業(yè)。」唐。元稹采珠行〉:「海波無底珠沉海,采珠之人判死采?!?/div>
分類:采珠
《漢語大詞典》:銜珠(銜珠)
(1).相傳曾有鶴為獵人所射, 噲參 醫(yī)其瘡,愈而放之,后鶴夜到門外, 參 執(zhí)燭視之,見鶴雌雄至,各銜明珠以報 參 。又, 隋侯 出行,見大蛇被傷中斷,疑其靈異,使人以藥封之,蛇乃能走。歲馀,蛇銜明珠以報。事見《淮南子·覽冥訓(xùn)》 漢 高誘 注、 晉 干寶 搜神記卷二十。詩文中常用為報恩之典。 漢 焦贛 《易林·謙之泰》:“白鶴銜珠,夜寳反明。懷我德音,身受光勞?!?南朝 梁武帝 《孝思賦》:“靈蛇銜珠以酬德,慈烏反哺以報親?!?唐 張說 《和朱使欣》詩之一:“空傳人贈劍,不見虎銜珠?!?br />(2).初學(xué)記卷二七引 晉 王嘉 拾遺記:“ 黃帝 之子名 青陽 ,是曰 少昊 ,一名 摯 ,有白云之瑞,號為 白帝 。有鳳銜明珠致於庭, 少昊 乃拾珠懷之,使照服於天下?!焙笥枚髻p之典。 唐 李嶠 《沙吒忠義等官爵制》:“宜膺剖珪之錫,兼峻銜珠之寵?!?/div>
《漢語大詞典》:驪宮(驪宮)
指 華清宮 。因其建在 驪山 之上,故稱。 唐 王勃 《〈乾元殿頌〉序》:“兼山配極,照鸞闕於霞標(biāo);薦水涵元,湛 驪宮 於霧壑?!?唐 白居易 《長恨歌》:“ 驪宮 高處入青云,仙樂風(fēng)飄處處聞?!?/div>
《國語辭典》:驪珠(驪珠)  拼音:lí zhū
1.古代傳說中驪龍頷下的寶珠。欲取驪珠,須潛入深淵中,待驪龍睡時,才能竊得,為極珍貴的寶物。典出《莊子。列御寇》。后比喻為珍貴的事物或事物的精華、文章的要旨。唐。元稹 贈嚴(yán)童子詩:「楊公莫訝清無業(yè),家有驪珠不復(fù)貧。」也稱為「頷下之珠」。
2.龍眼的別名。參見「龍眼」條。
《漢語大詞典》:驪龍(驪龍)
黑龍。尸子卷下:“玉淵之中,驪龍蟠焉,頷下有珠?!?晉 葛洪 抱樸子·祛惑:“凡探明珠,不于 合浦 之淵,不得驪龍之夜光也。” 五代 譚用之 《贈索處士》詩:“玄豹夜寒和霧隱,驪龍春暖抱珠眠?!?郭沫若 《哀時古調(diào)》四:“ 河朔 淮西 一宵盡,滿地鵝鴨可成兵。虎口,當(dāng)心,驪龍有逆鱗?!?/div>
分類:驪龍
《漢語大詞典》:驪龍珠(驪龍珠)
即驪珠。 唐 錢起 《詔許昌崔明府拜補(bǔ)闕》詩:“則知驪龍珠,不秘清泠泉?!?唐 皎然 《奉酬于中丞使君郡齋臥病見示》詩:“抉得驪龍珠,光彩曜掌握?!眳⒁姟?驪珠 ”。
《國語辭典》:驪珠(驪珠)  拼音:lí zhū
1.古代傳說中驪龍頷下的寶珠。欲取驪珠,須潛入深淵中,待驪龍睡時,才能竊得,為極珍貴的寶物。典出《莊子。列御寇》。后比喻為珍貴的事物或事物的精華、文章的要旨。唐。元稹 贈嚴(yán)童子詩:「楊公莫訝清無業(yè),家有驪珠不復(fù)貧?!挂卜Q為「頷下之珠」。
2.龍眼的別名。參見「龍眼」條。
《漢語大詞典》:龍頷(龍頷)
驪龍的下巴。傳說其下有珠。 唐 陸復(fù)禮 《珠還合浦賦》:“利用溥博,何必取之於龍頷;報德宏多,奚由得之於蛇口?” 唐 李紳 《趨翰苑遭誣構(gòu)四十六韻》:“鳳形憐彩筆,龍頷借驪珠?!?唐 杜牧 《和裴杰秀才新櫻桃》:“圓疑竊龍頷,色已奪雞冠?!眳⒁姟?龍珠 ”。
《國語辭典》:龍珠(龍珠)  拼音:lóng zhū
植物名。茄科龍珠屬,多年生草本。葉互生,橢圓形或卵形,長五至八公分?;ǘ亮浯厣~腋,下垂,花冠闊鐘形,黃色。漿果球形,色紅而有毒。莖葉可供藥用。產(chǎn)臺灣、華南、華西至韓國及日本。
《漢語大詞典》:吏部眠
晉書·畢卓傳:“﹝ 卓 ﹞ 太興 末,為吏部郎,常飲酒廢職。比舍郎釀熟, 卓 因醉夜至其甕間盜飲之,為掌酒者所縛,明旦視之,乃 畢吏部 也,遽釋其縛。”后因謂飲酒廢事為“吏部眠”。 唐 杜甫 《游子》詩:“厭就 成都 卜,休為 吏部 眠?!?/div>
《漢語大詞典》:甕眠(甕眠)
晉 畢卓 嗜酒,常醉眠于甕側(cè)。事見晉書本傳。后以“甕眠”稱醉眠。 唐 元稹 《飲致用神麯酒三十韻》:“甕眠思 畢卓 ,糟藉憶 劉伶 ?!?/div>
《漢語大詞典》:偷桃
古神話, 西王母 種桃,三千年一結(jié)子, 東方朔 曾三次偷食,乃被謫降人間。事見《漢武故事》。后常以此入詩。 唐 柳宗元 《摘櫻桃贈元居士時在望仙亭南樓與朱道士同處》詩:“ 蓬萊 羽客如相訪,不是偷桃一小兒?!?宋 王禹偁 《代答》詩:“君看白日沖霄者,多是偷桃竊藥人。” 明 高啟 《題黃大癡天池石壁圖》詩:“疑似阿母傍,再謫偷桃兒。” 清 趙翼 《子才又作除夕告存詩》詩:“割肉偷桃狡獪才,九閶都怕此人來?!?/div>
《漢語大詞典》:方朔桃
神話傳說, 西王母 種桃,三千年一結(jié)果, 東方朔 曾偷食,事見《漢武故事》。后用以喻仙果。 唐 元稹 《和樂天贈吳丹》:“冥搜 方朔 桃,結(jié)念 安期 棗。” 清 許光治 《水仙子·壽云騎尉安吉守備王雨樵母節(jié)孝謝太恭人》曲:“進(jìn)棗尉 安期 棗,熟桃城 方朔 桃,羨春暉 王謝 門高?!?/div>
《漢語大詞典》:竊桃(竊桃)
傳說 西王母 所居 瑤池 有桃樹,三千年一結(jié)實(shí)。 漢武帝 時, 東方朔 嘗三次偷食之。事見漢武故事。后以“竊桃”為凡人分享仙家福分的典故。 唐 韓愈 《同竇韋尋劉尊師不遇》詩:“院閉青霞入,松高老鶴尋。猶疑隱形坐,敢起竊桃心?”
《漢語大詞典》:竊桃兒(竊桃兒)
對 漢 東方朔 的戲稱。 宋 劉克莊 《鵲橋仙·庚申生日》詞:“回頭調(diào)戲竊桃兒,且寧耐,等他桃熟。”參見“ 竊桃 ”。
《漢語大詞典》:竊桃(竊桃)
傳說 西王母 所居 瑤池 有桃樹,三千年一結(jié)實(shí)。 漢武帝 時, 東方朔 嘗三次偷食之。事見漢武故事。后以“竊桃”為凡人分享仙家福分的典故。 唐 韓愈 《同竇韋尋劉尊師不遇》詩:“院閉青霞入,松高老鶴尋。猶疑隱形坐,敢起竊桃心?”
《國語辭典》:鑿竅(鑿竅)  拼音:zuò qiào
鑿孔開竅。參見「鑿渾沌」條?!段脑酚⑷A。卷五九八。唐。許敬宗。謝敕書表》:「伏開瑤檢,等鑿竅而睹虹霓。」
《國語辭典》:掩耳盜鈴(掩耳盜鈴)  拼音:yǎn ěr dào líng
比喻自欺欺人。參見「盜鐘掩耳」條。《程乙本紅樓夢》第九回:「那怕再念三十本《詩經(jīng)》,也是掩耳盜鈴,哄人而已?!埂剁R花緣》第一四回:「他雖用綾遮蓋,以掩眾人耳目,那知卻是掩耳盜鈴?!?/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