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07詞典 3分類詞匯 104
《國語辭典》:釣魚竿(釣魚竿)  拼音:diào yú gān
用來釣魚的竿子。一端系線,線端有鉤。如:「老伯扛著釣魚竿等器具準(zhǔn)備到海邊釣魚?!?/div>
《國語辭典》:沙嘴  拼音:shā zuǐ
一種海岸堆積地形,形狀狹長,一端向水域延伸,一端與陸地相連。多出現(xiàn)在曲折的海岸或河口,且有沙或礫石供給之處。
《漢語大詞典》:雞竿(雞竿)
亦作“鷄竿”。 一端附有金雞的長竿。古代多于大赦日樹立。新唐書·百官志三:“赦日,樹金雞於仗南,竿長七丈,有雞高四尺,黃金飾首,銜絳幡長七尺,承以綵盤,維以絳繩,將作監(jiān)供焉?!?唐 許渾 《正元》詩:“高揭雞竿闢帝閽,祥風(fēng)微曖瑞云屯。”后用為赦罪之典。 清 余京 《畢孝子寧古塔負(fù)祖父骨歸里》詩:“雞竿明詔下鰲禁,忽許枯骼還山邱?!?清 周亮工 《兒子南來壽格移尊過慰靜一老人同賦二月十六日詩》:“鷄竿唱徹人爭聽,鴉室聲寒我獨(dú)悲。”
《漢語大詞典》:沒一
謂偏于一端而忽視另一端。 清 顧炎武 日知錄·孔子刪詩:“ 文王 之化,被於南國,而北鄙殺伐之聲, 文王 不能化也。使其詩尚存,而入夫子之刪,必將存南音以繫 文王 之風(fēng),存北音以繫 紂 之風(fēng),而不容於沒一也。”
分類:一端忽視
《國語辭典》:帶鉤(帶鉤)  拼音:dài gōu
古代用于扣攏腰帶的鉤,多用金屬制作?!妒酚?。卷三二。齊太公世家》:「魯聞無知死,亦發(fā)兵送公子糾,而使管仲別將兵遮莒道,射中小白帶鉤?!?/div>
《漢語大詞典》:素帶(素帶)
(1).即紳。白絹縫制的大帶。束于腰間,一端下垂。古代天子、諸侯、大夫用素帶。禮記·玉藻:“天子素帶朱里,終辟?!?鄭玄 注:“謂大帶也?!?span id="rj0vhlj" class="book">《禮記·玉藻》:“而素帶、終辟。大夫素帶,辟垂?!?鄭玄 注:“而素帶、終辟,謂諸侯也?!?span id="x7j5um5" class="book">《南齊書·輿服志》:“素帶廣四寸,朱里,以朱緑裨飾其側(cè),要中以朱,垂以緑,垂三尺?!?span id="vujhsxc" class="book">《明會(huì)典·冠服一·皇帝冕服》:“素帶朱里青表,緑緣邊,腰圍飾以玉龍九片?!?br />(2).引申指貴人服飾。 晉 陸機(jī) 《百年歌》之三:“辭家觀國綜典文,高冠素帶煥翩紛?!?南朝 宋 鮑照 《放歌行》:“素帶曳長飈,華纓結(jié)遠(yuǎn)埃?!?br />(3).白色的帶子。服喪用。南齊書·禮志下:“當(dāng)單衣白帢?biāo)貛Э抻谥虚T外,每臨輒入,與宮官同?!?/div>
《國語辭典》:舉隅(舉隅)  拼音:jǔ yú
舉一部分為例以說明全部。如:「文學(xué)欣賞舉隅」。
《國語辭典》:舉一反三(舉一反三)  拼音:jǔ yī fǎn sān
語本《論語。述而》:「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fù)也。」指列舉一例而能曉喻其他各事。宋。朱熹〈答胡伯逢書〉:「則夫告往知來,舉一反三,聞一知十者皆適,所以重得罪于圣人矣?!?/div>
《漢語大詞典》:繩頭(繩頭)
繩的一端。二刻拍案驚奇卷二五:“ 錢己 道:‘我身子坌,果然下去不得,我只在上邊吊著繩頭,用些坌氣力罷?!?/div>
分類:一端
《國語辭典》:隅反  拼音:yú fǎn
類推。語本《論語。述而》:「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fù)也?!?/div>
《國語辭典》:半圓(半圓)  拼音:bàn yuán
圓的任意一條直徑把圓周分成兩條弧,這樣的弧稱做「半圓」。又指這樣的弧和直徑圍成的面積和形狀。即全圓的一半,稱為「半圓」。
《國語辭典》:插子  拼音:chā zi
武器名。舊時(shí)一種單錐狀的兵器。《續(xù)孽?;ā返谒钠呋兀骸敢蝗穗S即向地上檢起單刀,一人拔出兩個(gè)插子,向著張黑惡狠狠的立著?!?/div>
《漢語大詞典》:插漢(插漢)
(1).插入河漢。極言其高。 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淯水:“其水南流經(jīng) 魯陽關(guān) 左右,連山插漢,秀木干云?!?元 錢惟善 《龍峰孤塔》詩:“高標(biāo)插漢蒼龍左,倒影橫江白鶴東?!?清 吳偉業(yè) 《九峰詩·橫云山》:“ 橫云 插漢領(lǐng)諸峯,雨過泉飛亂壑松?!?br />(2). 明 代蒙古族部落名。亦稱 插漢兒 、 察罕 、 察哈爾 ,本 元 裔 小王子 之后。 明 嘉靖 間 卜赤 (一作 布希 )駐牧 插漢 之地,因以為名。參閱《清文獻(xiàn)通考·輿地二三》。
《國語辭典》:禪杖(禪杖)  拼音:chán zhàng
僧侶用具。截竹成杖,以綿裹其一端。禪坐有昏睡者,則用杖輕觸其身,使其警惕。《水滸傳》第三回:「直教禪杖打開危險(xiǎn)路,戒刀殺盡不平人?!?/div>
《國語辭典》:踏碓  拼音:tà duì
用腳踏的舂米碓。宋。陸游農(nóng)家歌〉:「腰鐮卷黃云,踏碓舂白玉?!?/div>
《國語辭典》:樁兒(樁兒)  拼音:zhuāng ér
一端埋在土中的柱形物。引申為供人練習(xí)刀法時(shí)砍打的對(duì)象?!段饔斡洝返谄呶寤兀骸改氵^來,先與我做個(gè)樁兒,讓我盡力氣著光頭砍上三刀,就讓你唐僧過去?!?/div>
《漢語大詞典》:龍牽(龍牽)
(1).即靷。引車前行的革帶。一端系于馬頸的皮套上,一端系于車軸之上。
(2). 南朝 梁 任昉 《奏彈劉整》:“婢 采音 偷車欄、夾杖、龍牽?!焙笥脼楦`物之典。 王闿運(yùn) 《嚴(yán)通政庶母任氏壽頌》:“蓋訴臺(tái)起于龍牽,誶語由于箕帚?!?/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