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巾襪(巾襪)
亦作“ 巾韈 ”。 頭巾和襪子。后漢書·列女傳·董祀妻:“ 操 ( 曹操 )感其言,乃追原 祀 罪。時且寒,賜以頭巾履襪?!?宋 丘光庭 兼明書卷五“徒行”引述上文作“ 曹公 與之巾韈”。后世“巾襪”指巾幘和襪子,為男子所服用,因以借指男子。 清 錢謙益 《丁氏墳前石表辭》:“此雖女子,何愧巾襪!”
《漢語大詞典》:占畢(佔畢)
誦讀,吟誦。 梁啟超 《變法通義·學(xué)??傉摗?/span>:“自餘一二占畢咿嚘以從事于四書五經(jīng)者,彼其用心,則為考試之題目耳。” 章炳麟 《〈新方言〉自序》:“蓋有誦讀占畢之聲,既用唐韻,而俗語猶不違古音者。”
亦作“ 佔嗶 ”。 謂經(jīng)師不解經(jīng)義,但視簡上文字誦讀以教人。后亦泛稱誦讀。禮記·學(xué)記:“今之教者,呻其佔畢,多其訊,言及于數(shù),進而不顧其安。” 鄭玄 注:“呻,吟也。佔,視也。簡謂之畢……言今之師自不曉經(jīng)之義,但吟誦其所視簡之文,多其難問也?!?宋 文天祥 《保州道中》詩:“ 江 南佔畢生,往來習(xí)羊腸?!?span id="vzpcroz" class="book">《兒女英雄傳
第三九回:“應(yīng)童子試,不售,覺佔嗶非丈夫事,望望然去之?!?清 高宗 《御題〈意林〉三絕句》之三:“六經(jīng)萬古示綱常,諸子何妨取所長。節(jié)度豈徒務(wù)佔畢,要知制事有良方。”
《漢語大詞典》:尊服
(1).謂斬衰,服期三年。《儀禮·喪服》:“為人后者,傳曰:何以三年也?受重者必以尊服服之?!卑?,上文云:“父傳曰:為父何以斬衰也?父,至尊也。諸侯為天子,傳曰:天子至尊也。”故曰“尊服”,亦即重喪服。
(2).猶敬服。 王杏元 《綠竹村風(fēng)云》四:“象 天來 這樣的干部,自己有氣魄,又忠心耿耿,人家先不問互助組好不好,單看他乘夜走了五十里山路回來,心里就有幾分尊服了?!?/div>
《國語辭典》:宋畫(宋畫)  拼音:sòng huà
1.宋國人的繪畫。
2.宋代人的繪畫。宋代是歷史上文藝最興盛的時代,在北宋開國之初,就設(shè)有翰林畫院,依照才藝分授畫師,畫院內(nèi)人才濟濟,專業(yè)畫工輩出。因此,無論人物道釋、山水、花鳥等創(chuàng)作都極為豐富,不少佳作傳世。
《漢語大詞典》:拓手
摹印石碑上文字、圖畫的技藝。 清 姚衡 《寒秀草堂筆記·賓退雜識》:“頃見 北宋 拓本(指《圣教序》),拓手不甚佳,而用筆轉(zhuǎn)折,輕重纖悉可見?!?/div>
《國語辭典》:敢情  拼音:gǎn qing
1.原來?!赌鹾;ā返诙兀骸父仪闉榱祟A(yù)備老佛爺萬壽的事情,內(nèi)務(wù)府來請了去商量,說不定多早才回家呢?!?br />2.自然、當(dāng)然?!都t樓夢》第二九回:「老祖宗也去,敢情好,可就是我又不得受用了?!?/div>
《國語辭典》:那么(那麼)  拼音:nà me
1.如此、那樣子。指示代詞。指示性質(zhì)、狀態(tài)、方式、程度。如:「沒想到來了那么多人?!埂改阌趾伪啬敲瓷鷼猓课抑徊贿^是開個玩笑罷了!」
2.連詞。表示承接上文的語意。如:「既然你不想去,那么我就不再勉強你了?!埂秲号⑿蹅鳌返诙呋兀骸冈趺此髋d連飯也不叫吃了呢﹖那么還吃餑餑?!?br />3.那邊?!都t樓夢》第九七回:「李紈又囑咐平兒打那么催著林之孝家的,叫他男人快辦了來。」
《漢語大詞典》:這說
表示承上文提出的已成為現(xiàn)實的或已肯定的前提作出推斷。
《國語辭典》:版面  拼音:bǎn miàn
1.書報雜志上每一頁的整面稱為「版面」。
2.文字圖畫的編排設(shè)計。如:「版面設(shè)計」。
《漢語大詞典》:這么說(這麼説)
表示承上文提出的已成為現(xiàn)實的或已肯定的前提作出推斷。 茅盾 《動搖》八:“這么說,我的事情就解決了。” 鄧友梅 《他鄉(xiāng)遇故知》:“這么說,你當(dāng)真把日語全忘了?” 陳昌本 《“花腳王”開棺》四:“這么說,昨晚上……你第四次,到過俺家?”
《國語辭典》:論貴粟疏(論貴粟疏)  拼音:lùn guì sù shù
文章名。漢代晁錯撰,是上文帝的奏疏。時商賈富貴奢侈、兼并土地;農(nóng)民則生活困苦、流離失所。故疏中倡言重農(nóng)貴粟、入粟得以拜爵免罪,以求國富民立。
《國語辭典》:雖然如此(雖然如此)  拼音:suī rán rú cǐ
承認事實如上文所說,而理論上或?qū)嶋H上卻如下文所講。表示限制轉(zhuǎn)折的語句?!段拿餍∈贰返谌寤兀骸鸽m然如此,也要很費一番唇舌,說得他動心才好?!?/div>
《國語辭典》:抓大頭(抓大頭)  拼音:zhuā dà tóu
1.事先做好畫上記號或?qū)懮衔淖值募垝?,從中抽取,或用其他方式以決定事務(wù)或出資的主事者,稱為「抓大頭」。
2.抓出主事者或關(guān)鍵人物。如:「這次行動出了紕漏,必須抓大頭,才能了解事情真相,解決問題?!?/div>
《漢語大詞典》:大轎(大轎)
大的轎子。亦特指八人抬的轎子。 清 代三品以上文官乘轎,在京許用轎夫四人,出京則可用八人。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逮社》:“我 阮老爺 今日欽賜蟒玉,大轎拜客?!?span id="7tox5k6" class="book">《老殘游記》第六回:“只見上房里有許多戴大帽子的人出入,院子里放了一肩藍呢大轎?!?魯迅 《吶喊·故鄉(xiāng)》:“出門便是八抬的大轎,還說不闊!”
《漢語大詞典》:價末
方言。猶那么。表示順著上文的語意,申說應(yīng)有的結(jié)果。《海上花列傳》第四四回:“ 羅老師 ,耐説要費幾花心血哚?價末生意倒也難説?!?span id="2h80tjk" class="book">《海上花列傳》第三回:“ 樸齋 道:‘價末費神耐替我跑一埭,阿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