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37詞典 2分類詞匯 35
《國語辭典》:不但  拼音:bù dàn
不僅、不只。表示更進一層的意思。如:「老先生不但仁慈,而且樂于助人?!埂都t樓夢》第六三回:「此旨一下,不但賈府中人謝恩,連朝中所有大臣,皆嵩呼稱頌不絕。」
《國語辭典》:不專(不專)  拼音:bù zhuān
1.不單、不僅。如:「這種營養(yǎng)品不專針對老年人而制造,也適用于一般人。」
2.不專注、不專一。如:「用情不?!埂?/div>
《國語辭典》:待詔(待詔)  拼音:dài zhào
1.唐朝時,凡文詞經(jīng)學(xué)之士及醫(yī)卜技術(shù)等專家,養(yǎng)于翰林院中,以待皇帝詔命應(yīng)對。有畫待詔、醫(yī)待詔、棋待詔等名稱。
2.職官名。宋置。明、清屬翰林院。
3.宋元時對各種工匠的尊稱?!端疂G傳》第四回:「智深便道:『兀那待詔,有好鋼鐵么?』」《醒世恒言。卷一五。赫大卿遺恨鴛鴦絳》:「女童覺被他看見,臉都紅了,道:『蒯待詔,有甚說話?』」
《漢語大詞典》:不翅
(1).不展開翅膀。韓非子·喻老:“有鳥止南方之阜,三年不翅,不飛不鳴?!?br />(2).不啻。翅,通“ 啻 ”。不僅;不止。莊子·大宗師:“陰陽於人,不翅父母?!?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文學(xué):“ 殷仲堪 精覈玄論,人謂莫不研究, 殷 乃嘆曰:‘使我解《四本》,談不翅爾?!?宋 王安石 《上田正言書》之一:“今言之而不從,亦當不翅三矣?!?林紓 《示兒書》:“十九歲爾祖父見背,苦更不翅。”
(3).不啻。翅,通“ 啻 ”。無異于。新唐書·陸贄傳:“ 關(guān)東 百物阜殷,士忲溫飽,比諸邊隅,不翅天地?!?span id="1b9hnvn" class="book">《金史·海陵諸子傳贊》:“ 海陵 睨人之子不翅魚肉,而獨己之子謀安,不可得矣?!?清 二石生 《十洲春語》卷上:“旋為謀生所眷,矢愿嫁之,與姬同起居,不翅伉儷?!?br />(4).過多。《文選·王粲〈公宴詩〉》:“見眷良不翅,守分豈能違?” 張銑 注:“不翅,猶過多也。言見眷過多,守分不敢違忤。”
《漢語大詞典》:非唯
亦作“ 非惟 ”。 不只;不僅。左傳·昭公八年:“ 子大叔 曰:‘若何弔也?其非唯我賀,將天下實賀?!?漢 司馬相如 《封禪文》:“非唯雨之,又潤澤之?!?明 李東陽 《〈瓊樓吟稿〉序》:“﹝ 杜 詩﹞非惟不易學(xué),亦不易讀也?!?/div>
分類:不只不僅
《國語辭典》:匪徒  拼音:fěi tú
泛稱為非做歹,行為不當?shù)娜恕H纾骸笓锶死账鞯姆送?,真是泯滅良知,令人發(fā)指。」也稱為「匪類」、「匪人」。
《國語辭典》:不光  拼音:bù guāng
不但、不止。如:「他不光數(shù)學(xué)不錯,連英文也很棒?!挂沧鳌覆粏巍?。
《漢語大詞典》:匪特
(1).非特。不僅;不但。新唐書·楊恭仁傳:“匪特朕得人,乃卿善教子矣。”《元典章·詔令·建儲詔》:“匪特敦兄弟友愛之情,實以衍宗社隆昌之祚?!?黃遠庸 《政界內(nèi)形記》二:“記者觀之, 趙氏 匪特未必欲代 唐 ,即欲之亦決不能也。”
(2).國民黨特務(wù)分子的簡稱。《關(guān)于鎮(zhèn)壓反革命活動的指示》:“對怙惡不悛的匪特分子和慣匪,依法處以長期徒刑或死刑?!?/div>
《國語辭典》:豈只(豈只)  拼音:qǐ zhǐ
不僅、何止。如:「這事豈只他一人知道?這已是公開的秘密了?!?/div>
分類:不僅何止
《國語辭典》:微獨(微獨)  拼音:wéi dú
非但、不僅。《戰(zhàn)國策。趙策四》:「左師公曰:『今三世以前,至于趙之為趙,趙主之子孫侯者,其繼有在者乎?』曰:『無有?!辉唬骸何ⅹ氌w,諸侯有在者乎?』」清。方苞〈書朱注楚辭后〉:「吊屈子之文,無若反騷之工者,其隱病幽憤,微獨東方、劉、王不及也,視賈嚴猶若過焉?!?/div>
《漢語大詞典》:豐筆(豐筆)
書法用語。謂用滿毫?xí)鴮?,不僅用筆鋒。 康有為 廣藝舟雙楫·體系:“ 李北海 毫鋪紙上,亦源於是,《石室記》可見,后此能用豐筆者寡矣。”
《國語辭典》:音質(zhì)(音質(zhì))  拼音:yīn zhí
參見「音品」條。
《國語辭典》:音色  拼音:yīn sè
參見「音品」條。
《國語辭典》:好聚好散  拼音:hǎo jù hǎo sàn
不僅在一起時相處愉快,分手時也和和氣氣。如:「既然已經(jīng)貌合神離,不如協(xié)議拆夥,大家好聚好散,不要傷了和氣?!?/div>
《國語辭典》:自娛娛人(自娛娛人)  拼音:zì yú yú rén
不僅自我取樂,同時也使別人愉快。如:「他與賓朋相會,常鼓琴、吹簫自娛娛人。」
《國語辭典》:得其三昧  拼音:dé qí sān mèi
三昧,妙處、訣竅。得其三昧形容對某事或某物不僅洞察其精義,而且造詣深湛?!?a target='_blank'>鏡花緣》第一七回:「大賢天資穎悟,自能得其三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