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洗手不干(洗手不幹)  拼音:xǐ shǒu bù gàn
比喻從此不再從事某事。通常指盜賊等改邪歸正?!秲号⑿蹅鳌返诙换兀骸肝疫@個黑金剛從今洗手不干,我便向山寨里,接了母親,尋個安穩(wěn)地方?!?/div>
《漢語大詞典》:行不貳過(行不貳過)
謂犯過的錯誤不再犯。語出《論語·雍也》:“有 顏回 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span id="sgnfskh" class="book">《孔子家語·弟子行》:“ 子貢 對曰:‘夫能夙興夜寐,諷誦崇禮,行不貳過,稱言不茍,是 顏回 之行也?!?王肅 注:“貳,再也。有不善未嘗不知,知之未嘗復行也?!?/div>
《國語辭典》:續(xù)航力(續(xù)航力)  拼音:xù háng lì
飛機或輪船在規(guī)定情況下,中途不再加油而能繼續(xù)行駛的最大航程。
《國語辭典》:排愁破涕  拼音:pái chóu pò tì
?排解憂愁,不再流淚。形容由憂愁變?yōu)橄矏偂g欣?。?如:「和朋友相聚真是排愁破涕的良方。」《周書。卷四一。列傳。王褒》:「且當視陰數(shù)箭,排愁破涕。人生樂耳,憂戚何為?!?
《國語辭典》:六波羅蜜(六波羅蜜)  拼音:liù bō luó mì
波羅蜜,譯自胡語,義為度或到彼岸,指到沒有煩惱、不再輪回的彼岸。六波羅蜜即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六種修行德目。修行者經由此六種修行德目,可至解脫的境界。唐。賈膺?!创笤扑卤担骸杆臒o量心,普覺群有;六波羅密,廣鑾菩提?!挂沧g作「六度」。
《國語辭典》:神龍失勢(神龍失勢)  拼音:shén lóng shī shì
龍失去飛騰、吐火等本事,便不再神奇。比喻大人物失去所依憑的優(yōu)勢,便無能為力?!竸荨刮墨I異文作「埶」。《后漢書。卷一三。隗囂傳》:「要之,魚不可脫于淵,神龍失埶,即還與蚯蚓同?!?/div>
《國語辭典》:去殺勝殘(去殺勝殘)  拼音:qù shā shèng cán
以德教感化殘暴的人,使不再為惡,便可以省去刑殺。參見「勝殘去殺」條?!读簳?。卷二。武帝本紀中》:「思所以振民育德,去殺勝殘,解網更張,置之仁壽?!?/div>
《國語辭典》:韶華如駛(韶華如駛)  拼音:sháo huá rú shǐ
形容時光像馬飛馳般,消逝不再?!度阂纛愡x。卷一七。官腔類。紅葉記。御溝得葉》:「玉輦何年來帝子,更淹淹蹉跎歲時,看過眼韶華如駛,長日伴飛絮游絲?!?/div>
《國語辭典》:關了釘兒(關了釘兒)  拼音:guān le dīng ér
敲緊釘子。比喻約定的事情不再改變。如:「這項合作案已經關了釘兒,不能毀約,否則要罰款?!?/div>
《國語辭典》:放過一馬(放過一馬)  拼音:fàng guò yī mǎ
原諒一次,不再追究。如:「這次放過一馬,下次可沒有這么好的運氣了?!?/div>
《國語辭典》:龔勝不屈(龔勝不屈)  拼音:gōng shèng bù qū
漢朝忠臣龔勝,于王莽篡國后,不再出仕,堅守漢臣氣節(jié)。見《漢書。卷七二。龔勝傳》。
《國語辭典》:絕口不提(絕口不提)  拼音:jué kǒu bù tí
對某事保持沉默,不再提起。如:「他自從上回演講比賽慘遭敗北后,便對此事絕口不提。」
《國語辭典》:就此罷手(就此罷手)  拼音:jiù cǐ bà shǒu
到此為止,不再有任何動作、行為。如:「這項實驗雖然沒有成功,可是他非但不就此罷手,反而更加投入,尋找失敗之因?!?/div>
《國語辭典》:就此打住  拼音:jiù cǐ dǎ zhù
到此為止、不再繼續(xù)。如:「我們就此打住,別再談論這個話題了?!?/div>
《國語辭典》:冷帳不問(冷帳不問)  拼音:lěng zhàng bù wèn
過去的事便不再追問。《金瓶梅》第三五回:「月娘冷帳更不問,就罷了。潘金蓮有心,便問棋童:『你每頭里拿幾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