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33詞典 1分類詞匯 32
《國語辭典》:浮淺(浮淺)  拼音:fú qiǎn
淺薄而不夠深入?!稘h書。卷六五。東方朔傳。贊曰》:「朔之詼諧,逢占射覆,其事浮淺,行于眾庶?!?/div>
《國語辭典》:清淺(清淺)  拼音:qīng qiǎn
1.水流清澄而不深?!段倪x。謝靈運。從斤竹澗越嶺溪行詩》:「蘋萍泛沉深,菰蒲冒清淺?!?br />2.清楚淺白。南朝梁。鐘嶸《詩品。卷中。宋豫章太守謝瞻宋仆射謝混宋太尉袁淑宋徵君王微宋征虜將軍王僧達》:「才力苦弱,故務(wù)其清淺,殊得風流媚趣?!?br />3.代指銀河。唐。李白。游泰山詩六首之六:「舉手弄清淺,誤攀織女機。」唐。孟郊 古意詩:「未得渡清淺,相對遙相望。」
《國語辭典》:不大  拼音:bù dà
不十分、不完全?!度辶滞馐贰返谒乃幕兀骸高^了三、四個月,看見公子們做的會文,心里不大歡喜?!?/div>
《國語辭典》:不熟  拼音:bù shú
1.沒煮熟。如:「鍋里的肉還不熟呢!」
2.記得不詳確。如:「背不熟,就小心挨揍!」
3.不相識。如:「我跟他不熟,所以不知他的底細?!?/div>
《漢語大詞典》:淺淺(淺淺)
(1).水不深貌。 宋 梅堯臣 《和資政湖亭雜詠·稻畦》:“淺淺碧水平,青青稻苗長?!?宋 王安石 《與微之同賦梅花》詩之三:“淺淺池塘短短墻,年年為爾惜流芳?!?br />(2).淺短;低矮。 唐 溫庭筠 《春野行》:“草淺淺,春如翦。”《再生緣》第二一回:“檐草春生青淺淺,瓶花吐艷媚娟娟。”
(3).微微;淡淡。 唐 方干 《牡丹》詩:“花分淺淺臙脂臉,葉墮殷殷膩粉腮?!?宋 王安石 《石竹花》詩之二:“春歸幽谷始成叢,地面勞敷淺淺紅?!?元 吳龍翰 《草堂》詩:“蒼煙落日草堂深,淺淺寒侵白玉簪?!?郭澄清 《大刀記》第十一章:“ 永生 淺淺一笑,‘我不算一個?’”
(4).細??;微小。 宋 李綱 《上淵圣皇帝實封言事奏狀》:“冒寵尸祿,無補國家;噤默不言,致危宗社。其罪豈淺淺哉!” 宋 陳亮 《與王季海丞相》:“一輩無賴不得羣起而誤國,其為天下國家之福,豈淺淺哉!”明史·葉伯巨傳:“故必有罪疑惟輕之意,而后好生之德洽于民心,此非可以淺淺期也。”
(5).淺薄,膚淺。 元 劉祁 歸潛志卷三:“ 劉琢 伯成 , 中山 人……作詩甚工。有云:‘ 吳 蠶絲就方成繭, 楚 柳綿飛又作萍。’非淺淺者所能道也?!?/div>
《國語辭典》:交疏  拼音:jiāo shū
1.交情淡薄。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風操》:「吾親識中有諱襄、諱友、諱同、諱清、諱和、諱禹,交疏造次,一座百犯?!?br />2.窗上交錯雕刻的花格子?!段倪x。古詩十九首。西北有高樓》:「交疏結(jié)綺窗,阿閣三重階?!?/div>
《國語辭典》:淡交  拼音:dàn jiāo
交往不深?!?a target='_blank'>儒林外史》第一四回:「你同他是個淡交,我同他是深交,眼睜睜看他有事,不能替他掩下來,這就不成個朋友了?!?/div>
分類:交往不深
《國語辭典》:淺近(淺近)  拼音:qiǎn jìn
1.淺白明顯,不深奧。晉。杜預春秋左氏傳序〉:「末有穎子嚴者,雖淺近亦復名家。」《紅樓夢》第二回:「這兩句話,文雖淺近,其意則深?!?br />2.不幽深,不隱密。《宋書。卷九一。孝義傳。張進之傳》:「以本村淺近,移入池溪?!?br />3.淺薄鄙陋?!稏|周列國志》第一○回:「臣聞少師乃淺近之徒,以諛得寵?!?/div>
《漢語大詞典》:泛然(汎然)
亦作“泛然”。
(1).漂浮貌;浮動貌。 戰(zhàn)國 楚 宋玉 《小言賦》:“析飛糠以為輿,剖粃糟以為舟,泛然投乎杯水中,淡若巨海之洪流?!?宋 梅堯臣 《鴨雛》詩:“泛然去中流,雞呼心悹悹?!?宋 陸游 《漢宮春·張園賞海棠作》詞:“虛舟汎然不繫,萬里江天?!?明 方孝孺 《答王仲縉書》之一:“僕為學不敏於人,聞道不早於人,扼愚守陋,泛然與世浮沉。” 清 吳敏樹 《說釣》:“村中塘水,晴碧汎然?!?br />(2).隨便,漫不經(jīng)心貌。莊子·田子方:“臧丈人昧然而不應,泛然而辭?!?晉 葛洪 抱樸子·詰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汎然不繫,恢爾自得,不競不營,無榮無辱?!?唐 李頎 《贈蘇明府》:“汎然無所繫,心與孤云同。”新唐書·隱逸傳序:“其於爵祿也,汎然受,悠然辭?!?宋 羅大經(jīng) 鶴林玉露卷十:“且送 楊 姓人,故用 子云 為切題,豈應又泛然用一令尹耶?” 清 張爾岐 《蒿庵閑話》卷一:“古人無泛然飲酒者,率皆祭畢而后飲。”
(3).一般,普通。 元 辛文房 唐才子傳·戴思顏:“﹝ 戴思顏 ﹞有詩名,氣宇盤礴,每有過人,遂得名家,豈泛然矣?!?明 謝肇淛 《五雜俎·事部一》:“夫世豈有不識字而能書者?抑 昌黎 之所謂識字,非世人之泛然記憶已也?!?清 陳確 《瞽言四·與劉伯繩書》:“夫其異同之甚與泛然酬應者可去。”
(4).廣泛,普遍貌。 宋 韓淲 澗泉日記卷下:“后世所不可不載之事,汎然欲備,則不勝其史矣?!?宋 葉適 《〈播芳集〉序》:“若曰聚天下之文,必備載而無遺,則泛然而無統(tǒng)?!?br />(5).空泛;浮淺,不深入。 明 王廷相 《與薛君采書》:“近世學者之弊有二:一則徒為泛然講説,一則務(wù)為虛靜以守其心,皆不於實踐處用功,人事上體驗?!?清 王夫之 讀四書大全說·大學·傳十:“唯‘發(fā)’非汎然之詞,然后所發(fā)之己,非私欲私意。”
《國語辭典》:皮相  拼音:pí xiàng
1.粗淺表面的觀察。《史記。卷九七。酈生陸賈列傳。陸賈》:「夫足下欲興天下之大事而成天下之大功,而以目皮相,恐失天下之能士?!?br />2.膚淺而不深入。如:「皮相之談」、「皮相之見」、「皮相的批評」。
3.外表、表面。如:「看人不能只看皮相的美丑,而應深入觀察他內(nèi)心的善惡?!?/div>
《國語辭典》:膚受(膚受)  拼音:fū shòu
1.親身感受。《論語。顏淵》:「浸潤之譖,膚受之愬?!埂段簳?。卷一○五。天象志四》:「夫膚受之微不可不察,亦自我天視而降鑒焉?!?br />2.淺薄而不深切。漢。張衡〈東京賦〉:「若客所謂末學膚受,貴耳而賤目者也?!骨濉L浦倜帷捶间浬饺嗽婁浶颉担骸钙涮熨Y學力有大過人者,非膚受反傅,片接寸附者所可幾及。」
《漢語大詞典》:膚受之愬(膚受之愬)
指讒言。膚受,謂浮泛不實,或謂利害切身。論語·顏淵:“浸潤之譖,膚受之愬,不行焉,可謂明也已矣?!?邢昺 疏:“皮膚受塵,垢穢其外,不能入內(nèi)也。以喻譖毀之語,但在外萋斐,構(gòu)成其過惡,非其人內(nèi)實有罪也?!?朱熹 集注:“膚受,謂肌膚所受,利害切身?!?span id="q5xuqta" class="book">《漢書·谷永傳》:“﹝將軍﹞不聽浸潤之譖,不食膚受之愬?!?顏師古 注:“膚受,謂初入皮膚至骨髓,言其深也?!?span id="buwoksf" class="book">《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十回:“你想外國人又不是 包龍圖 ,況且又不懂 中國 話,自然中了他的膚受之愬了。”亦作“ 膚受之訴 ”、“ 膚受之言 ”。后漢書·儒林傳上·戴憑:“伏見前太尉西曹掾 蔣遵 ,清亮忠孝,學通古今,陛下納膚受之訴,遂致禁錮,世以是為嚴?!?span id="dbcfhu4" class="book">《后漢書·儒林傳上·張法滕馮等傳論》:“若夫數(shù)將者,并宣力勤慮,以勞定功,而景風之賞未甄,膚受之言互及?!?唐 韓愈 《送齊皞下第序》:“膚受之訴不行於君,巧言之誣不起於人矣。”舊唐書·房玄齡傳:“逆耳之諫必聽,膚受之訴斯絶?!币嗍∽鳌?膚受 ”。晉書·劉毅和嶠等傳論:“ 劉毅 一遇寬容, 任 和 兩遭膚受?!?宋 文瑩 《玉壺清話》卷三:“初, 多遜 與 趙韓王 睚眥, 太宗 踐祚,每召對即傾之,上以膚受,頗惑之?!?/div>
《國語辭典》:漂浮  拼音:piāo fú
飄蕩浮流。如:「那艘小船漂浮在汪洋大海中?!挂沧鳌革h浮」。
《國語辭典》:有點(有點)  拼音:yǒu diǎn
表示數(shù)量很少或程度不深?!都t樓夢》第六七回:「我不看你剛才還有點怕懼兒,不敢撒謊,我把你的腿不給你砸折了呢?!埂段拿餍∈贰返诙幕兀骸傅情f居鄉(xiāng)里,又不甘心;家下縱還有點積蓄,是用得盡的?!?/div>
《國語辭典》:粗淺(粗淺)  拼音:cū qiǎn
淺易、不深奧?!独蠚堄斡洝返谝灰换兀骸复松惺谴譁\的比方,不甚的確?!埂段拿餍∈贰返诙换兀骸赣痔澋媒Y(jié)交了一位學堂出身的張秀才,拾得些粗淺的格致舊說,曉得了幾個新名詞,才能不露馬腳?!?/div>
《漢語大詞典》:輕淺(輕淺)
(1).不高,低淺。 宋 蘇轍 《論堂除太寬札子》:“ 張淳 、 陳元直 二人率皆資望輕淺,政績未聞?!?br />(2).輕浮淺薄。 宋 莊季裕 雞肋編卷上:“ 荊 揚 多水,其人亦明慧文巧,而患在輕淺。” 清 陳廷焯 白雨齋詞話卷六:“ 吳元可 《采桑子》:‘一樣東風兩樣吹’,輕淺語,自是 元 人手筆?!?br />(3).聲音輕而浮泛。 隋 陸法言 《〈切韻〉序》:“ 吳 楚 則時傷輕淺, 燕 越 則多傷重濁, 秦 隴 則去聲為入, 梁 益 則平聲似去?!?br />(4).淺淡,不深濃。 姚雪垠 《長夜》二:“那大褂只搭到他膝蓋下邊,顏色又過于輕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