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35詞典 4分類詞匯 131
《國語辭典》:甚底  拼音:shén de
甚么。《五代史平話。漢史。卷上》:「李敬儒夢見甚底?夢見他們樓上有一條赤蛇,纏繞作一團?!挂沧鳌干醯摹埂?/div>
《漢語大詞典》:大望
(1).苛求,奢望。禮記·表記:“子曰:‘ 夏 道未瀆辭,不求備,不大望於民,民未厭其親?!?鄭玄 注:“不求備,不大望;言其政寬,貢稅輕也?!?孔穎達 疏:“大望,謂賦稅既重,大所責(zé)望于民?!?br />(2).大為不滿。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丞相嘗使 籍福 請 魏其 城南田。 魏其 大望曰:‘老僕雖棄,將軍雖貴,寧可以勢奪乎?’”
《國語辭典》:招怨  拼音:zhāo yuàn
引起別人的怨恨或不滿。如:「像這種瞞上欺下的行為,想不招怨也難!」
《漢語大詞典》:繁言
(1).多言。鬼谷子·權(quán):“故繁言而不亂,翱翔而不迷,變易而不危者,觀要得理?!?br />(2).猶煩言。不滿的議論。明史·李廷機傳:“待命逾年,乃屏居荒廟,廷臣猶有繁言。” 清 周亮工 《書影》卷四:“二十年前,京師酒全非此味,南茶北酒,南人漸有繁言矣?!?清 紀(jì)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續(xù)錄五:“其子幼,即遣就外塾宿。至十七八,亦稍聞繁言,每泣諫?!?/div>
《國語辭典》:奇零  拼音:jī líng
零馀的數(shù)目?!端问贰>硪黄咚?。食貨志上二》:「舊嘗收蹙奇零,如米不及十合而收為升,絹不滿十分而收為寸之類?!挂沧鳌富恪?。
《漢語大詞典》:嗔目
瞪大眼睛,以示不滿。 宋 蘇軾 《代侯公說項羽辭》:“ 項王 嗔目大怒,叱 侯公 。”
分類:眼睛不滿
《漢語大詞典》:感恨
怨恨,不滿。感,通“ 憾 ”。漢書·杜鄴傳:“﹝ 周公 、 召公 ﹞分職於 陜 ,并無弼疑,故內(nèi)無感恨之隙,外無侵侮之羞?!?南朝 梁 鐘嶸 《詩品》卷中:“ 琨 既體良才,又罹厄運,故善敘喪亂,多感恨之詞?!?元 耶律楚材 《懷古一百韻寄張敏之》:“感恨空興嘆,悲吟乃賦詩。”
分類:怨恨不滿
《國語辭典》:憾事  拼音:hàn shì
令人遺憾的事。《老殘游記》第六回:「無才者抵死要做官,有才者抵死不做官,此正是天地間第一憾事!」
《漢語大詞典》:怨嫌
怨恨不滿;嫌隙。后漢書·馮衍傳下:“臣 衍 自惟微賤之臣,上無 無知 之薦,下無 馮唐 之説,乏 董生 之才,寡 李廣 之埶,而欲免讒口,濟怨嫌,豈不難哉!” 宋 蘇軾 《杭州召還乞郡狀》:“竊謂人主之待臣子,不過以公道,黨人之報怨嫌,必為巧發(fā)而陰中?!?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葛巾:“僕與娘子,夙無怨嫌,何至賜死?” 郭沫若 《鼎》:“舊的怨嫌可以變?yōu)樾碌挠褠?,舊的友愛也可以變?yōu)樾碌脑瓜??!?/div>
《漢語大詞典》:裈虱(褌虱)
三國 魏 阮籍 生活於 魏 晉 易代之際,不滿現(xiàn)實,常著詩文以譏刺和抨擊虛偽的禮教制度。其所作《大人先生傳》云:“世人所謂君子,惟法是修,惟禮是克……君子之處域內(nèi),何異夫蝨之處褌中乎!”見晉書·阮籍傳。后遂以“褌虱”比喻虛偽、迂腐、守禮求榮的“正人君子”。 金 元好問 《放言》詩:“井蛙奚足論,褌虱良足羞?!?/div>
《漢語大詞典》:怨疾
不滿,憎恨。左傳·昭公二十年:“外內(nèi)頗邪,上下怨疾,動作辟違,從欲厭私。”三國志·魏志·公孫度傳:“ 淵 亦恐 權(quán) 遠不可恃” 裴松之 注引 三國 魏 魚豢 《魏略》:“ 權(quán) 之怨疾,將刻肌骨?!?span id="xzu7tle" class="book">《資治通鑒·唐憲宗元和十一年》:“ 南詔 勸龍晟 淫虐不道,上下怨疾, 弄棟 節(jié)度使 王嵯巔 弒之,立其弟 勸利 ?!?/div>
分類:不滿憎恨
《漢語大詞典》:瑟歌
論語·陽貨:“ 孺悲 欲見 孔子 , 孔子 辭以疾,將命者出戶,取瑟而歌之,使之聞之?!焙笾^把自己的不滿暗示給對方為“瑟歌”。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馬介甫:“﹝婦﹞輒駡,謂 馬 強預(yù)人家事。初聞惡聲尚在閨闥,漸近 馬 居,以示瑟歌之意?!?/div>
《國語辭典》:怏然  拼音:yàng rán
1.不快樂、不滿意的樣子。《戰(zhàn)國策。趙策三》:「辛垣衍怏然不悅,曰:『嘻,亦太甚矣,先生之言也!』」
2.自大的樣子。如:「怏然自足」。
《漢語大詞典》:盧都(盧都)
嘴唇鼓翹貌。表示不滿。 元 無名氏 《殺狗勸夫》第一折:“他那廂吃的醉醺醺,我這里嘴盧都,喑喑的納悶?!?明 徐渭 《讀易園詩應(yīng)一仕人之索》詩:“為園讀幾盧都,《歸藏》《連山》盡野狐。” 清 李漁 《意中緣·挑簾》:“為甚的手慌張,將繡幔挑;口盧都,把夫人叫;假相知不避嫌,甚通家來脫套。”
分類:嘴唇不滿
《漢語大詞典》:怨嫉
不滿,怨恨。北史·崔季舒?zhèn)?/a>》:“時勛貴多不法, 文襄 無所縱捨,外議以 季舒 及 崔暹 等所為,甚被怨嫉?!?宋 王煒 道山清話》:“以百姓愁嘆為出自兼并之言,以卿士僉議為生乎怨嫉之口?!?清 姚鼐 《四川川北道按察副使鹿公墓志銘》:“遂遭彈奏,吏籍其家,敝幾故書,怨嫉之徒,媿感嗟吁?!?/div>
分類:不滿怨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