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不還(不還)  拼音:bù huán
1.不回。漢。王褒〈洞簫賦〉:「頹唐遂往長辭,遠(yuǎn)逝漂不還兮?!鼓铣?。謝靈運(yùn)〈石門新營所住四面高山回溪石瀨脩竹茂林〉詩:「美人游不還,佳期何由敦?!?br />2.不歸還。如:「既然如此,你為什么不還錢呢?」
《漢語大詞典》:逐物不還(逐物不還)
謂沉湎于世俗。語本莊子·天下:“惜乎 惠施 之才,駘蕩而不得,逐萬物而不反?!?三國 魏 嵇康 《贈(zèng)兄秀才入軍》詩之十八:“流代難寤,逐物不還。至人遠(yuǎn)鑒,歸之自然?!?/div>
分類:沉湎世俗
《國語辭典》:匹馬不還(匹馬不還)  拼音:pī mǎ bù huán
連一匹馬都沒回來。形容軍隊(duì)潰敗?!端问贰>砣?。列傳。劉光世》:「太尉儻選精兵自將來洪,而開一路令歸,伏兵掩之,可使匹馬不還?!埂冻蹩膛陌阁@奇》卷七:「『函關(guān)馬不歸』者,大將哥舒,潼關(guān)大敗,匹馬不還也?!?/div>
《漢語大詞典》:不還踵(不還踵)
見“ 不旋踵 ”。
《國語辭典》:不旋踵  拼音:bù xuán zhǒng
1.不轉(zhuǎn)動(dòng)腳跟,比喻不退卻?!渡叹龝.嫴摺罚骸甘且匀娭?,從令如流,死而不旋踵,國之亂也。」《史記。卷六五。孫子吳起列傳。吳起》:「往年吳公吮其父,其父戰(zhàn)不旋踵,遂死于敵?!?br />2.來不及回轉(zhuǎn)腳步。比喻時(shí)間之迅速。《新唐書。卷一○五。列傳。長孫無忌》:「禍隙已牙,敗不旋踵矣?!顾?。王安石和吳沖卿雪〉詩:「紛華始滿眼,消釋不旋踵。」
《漢語大詞典》:片甲不還(片甲不還)
見“ 片甲不回 ”。
《國語辭典》:片甲不回  拼音:piàn jiǎ bù huí
形容打敗仗,全軍覆沒?!度龂酒皆?。卷中》:「張飛笑曰:『吾用一計(jì),使曹公片甲不回?!弧埂度龂萘x》第五二回:「曹操引百萬之,被吾聊施小計(jì),殺得片甲不回?!挂沧鳌钙撞涣簟?、「片甲不存」、「片甲無存」。
《高級(jí)漢語詞典》:流弊不還
流弊不止息
《國語辭典》:拖欠  拼音:tuō qiàn
久欠不還。如:「他所借銀兩,竟長年拖欠?!埂都t樓夢(mèng)》第六八回:「次日回堂,只說張華無賴,因拖欠了賈府銀兩,誑捏虛詞,誣賴良人。」
《漢語大詞典》:四向(四嚮)
(1).向著四面;四出。史記·項(xiàng)羽本紀(jì):“ 項(xiàng)王 自度不得脫……乃分其騎以為四隊(duì),四嚮。 漢 軍圍之?dāng)?shù)重?!?span id="har3sus" class="book">《南齊書·孔稚珪傳》:“吉日於靜屋,四向朝拜,涕泗滂沱?!?span id="9hzx8tg" class="book">《新唐書·韓愈傳》:“執(zhí)兵之卒,四向侵掠?!?br />(2).四周;四方。《北史·牛弘傳》:“堂高三尺,以應(yīng)三統(tǒng);四向五色,各象其行?!?唐 孟郊 《北郭貧居》詩:“三年失意歸,四向相識(shí)疏?!?宋 范仲淹 《知郡職方》:“有饑民自四向鄉(xiāng)下萃來。”
(3).佛教謂須陀洹(預(yù)流)向、斯陀含(一來)向、阿那含(不還)向、阿羅漢(無生)向?yàn)椤八南颉?。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為小乘四果,向其果位進(jìn)修,故謂之“向”。 南朝 梁 王僧孺 《懺悔禮佛文》:“四向四果,八賢八圣?!?/div>
《漢語大詞典》:五凈
(1).佛教語。謂色界四禪天中已證小乘不還果的圣者所生的“五凈居天”。即無想天,無煩天,無熱天,善見天和色究竟天。 隋 江總 《游攝山棲霞寺》詩:“五浄自此涉,六塵庶無擾?!?唐 道綽 安樂集卷下:“寄華五浄,風(fēng)日不萎。”
(2).佛教語。特許信眾食用的五種肉食。即火凈、刀凈、爪凈、蔫乾凈、鳥啄凈。見《毗奈耶雜事》卷三六。 明 徐渭 《設(shè)為魚蝦所潔》詩:“三戒嚴(yán)重殺,五浄肉亦權(quán)?!?/div>
《漢語大詞典》:逋貸(逋貸)
(1).借貸官物,逃匿不還。漢書·武帝紀(jì):“諸逋貸及辭訟在 孝景 后三年以前,皆勿聽治?!?顏師古 注:“久負(fù)官物亡匿不還者,皆謂之逋?!?br />(2).指借貸官物拖欠不還。 漢 荀悅 《漢紀(jì)·成帝紀(jì)二》:“賜……鰥寡孤獨(dú)高年帛,逋貸不入者勿收?!?/div>
《國語辭典》:宕戶(宕戶)  拼音:dàng hù
1.采石的工人。
2.商店稱欠帳不還的人。
《國語辭典》:阿那含  拼音:ā nà hán
佛教修行者入圣道果位之一。為聲聞乘的第三果。證此果位的人將不再回來,而升到天界,并在天界證涅槃。阿那含可分為阿那含向和阿那含果。阿那含向是已證二果,正趨向阿那含果的境界。后秦。鳩摩羅什譯《金剛般若波羅密經(jīng)》:「阿那含名為不來,而實(shí)無來,是故名『阿那含』?!挂沧鳌覆粊怼?、「不還」。
《漢語大詞典》:拖債
欠債遲遲拖延不還。例如:不許拖債。
《國語辭典》:漂帳(漂帳)  拼音:piào zhàng
不承認(rèn)或不還清債務(wù)。如:「欠債還錢,天經(jīng)地義,怎能漂帳不還呢。」清。徐珂《清稗類鈔。娼妓類。上海之妓》:「或不名一錢,或不能清償,謂之『漂帳』,蓋如物之入水而漂去也。」也作「漂賬」、「賴帳」。
《國語辭典》:倒債(倒債)  拼音:dǎo zhài
欠錢不還。如:「存心倒債是很不好的行為?!?/div>
分類:不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