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元岳州平江人,名乘龍,以字行。號松竹主人,又號傲軒。有俊才,七歲能詩。遭元季亂,隱居不仕。有《傲軒吟稿》。
元詩選
天游,名乘龍,以字行,別號松竹主人,岳之平江人。當元季之亂,隱居不出。邑人艾科晉卿為之傳曰:天游有俊逸才,七歲短吟,具作者風力。名籍籍一世,視伯生、子昂,不輸一籌也。負高氣,孤立峻視,曾不一起取斗祿自污。扼腕當時,俯仰太古,鳴之歌什,有沉湘蹈海之風。今其集中《荊軻館》與《醉歌》等篇,可想見也。壬辰夏,萑苻蜂起,所過皆墟。獨天游室?guī)h然煨燼中,因自號曰傲軒氏。性少許可,獨雅善余牧山。每泛航清溪,弄月佳夜,放歌岸幘,謔聲如雷,各持盛氣不下。牧山贈云:「能酒能詩只兩翁」。晚歲益自矜,其徘徊亂世以緬想太平之心,卒泯然不白也。因作《述志賦》以寓長飲之恨云。兵燹之馀,篇什散落,存者僅什之三四,曰《傲軒吟稿》。明弘治間,其七世裔孫榮昌令湘刻之。嘉靖初,八世孫大器復編次重刻。豫章羅慄謂《傲軒》詩豪邁卓絕,與虞、趙諸公相出入,而出處大節(jié)過之。胡氏文獻世家,宜其能保守若是。然則詩文之傳世與否,豈真有幸不幸哉。
欽定四庫全書·傲軒吟稿·提要
傲軒吟稿》一卷,元胡天游撰。天游名乘龍,以字行,號松竹主人,又號傲軒,岳州平江人。當元季之亂,隱居不仕。邑人艾科為作傳,稱“使天假其年,遇明太祖,必為劉基、宋濂”則歿于順帝末年也。其集兵燹之馀,僅存十一。傳稱其七歲能詩,已具作者風力,名藉藉一世,視伯生、子昂,不輸一籌。今觀所作,大都悲壯激烈,而頗病粗豪。非惟未足抗虞集,亦未足以敵趙孟頫,傳所稱者殊過。然長歌慷慨之中,能發(fā)乎情,止乎禮義,身處未季,惓惓然想見太平,猶有詩人忠厚之遺。其在元季,要亦不失為作者也。集中《陌上花詩小序》,誤以錢镠為梁元帝,頗為乖舛。蓋興酣落筆,記憶偶疏。庾信“桂華”之語,誤讀《漢書》;王維“垂楊”之句,訛解《莊子》。取其大端,則小疵可略,論古人者正不在尋章摘句間矣。
馬斯作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馬斯作,字乘龍,山西汾州府孝義縣軍籍五樓里人。萬歷四十四年(1616年)丙辰科進士,初授山東諸城縣知縣,擢戶部主事。天啟七年,選進士出身出任諸王府長史,馬斯作被選為瑞王府右長史。
《國語辭典》:鼎湖  拼音:dǐng hú
相傳黃帝鑄鼎于荊山下,鼎成,黃帝于此處乘著龍飛上天空。見《史記。卷二八。封禪書》。后比喻帝王的崩逝。《魏書。卷六五。李平傳》:「奄升御于鼎湖,忽流哀于四海。」元。虞集 挽文山丞相詩:「云暗鼎湖龍去遠,月明華表鶴歸遲。」
《漢語大詞典》:鑄鼎(鑄鼎)
(1).見“ 鑄鼎象物 ”。
(2).指 黃帝 鑄鼎乘龍的傳說。史記·封禪書:“ 黃帝 采 首山 銅,鑄鼎於 荊山 下。鼎既成,有龍垂胡鬚下迎 黃帝 。 黃帝 上騎,羣臣后宮從上者七十餘人,龍乃上去。餘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龍鬚,龍鬚拔,墮,墮 黃帝 之弓。百姓仰望 黃帝 既上天,乃抱其弓與胡鬚號?!?唐 李白 《答杜秀才五松山見贈》詩:“銅井炎爐歊九天,赫如鑄鼎 荊山 前?!?明 張居正 《泰陵春祀》詩:“當年聞鑄鼎,此日想遺弓?!币嘤脼榈弁跛廊ブ洹?唐 舒元輿 《八月五日中部官舍讀唐歷天寶已來追愴故事》詩:“天地方開泰,鑄鼎成繼述?!?/div>
《國語辭典》:鑄鼎象物(鑄鼎象物)  拼音:zhù dǐng xiàng wù
夏禹曾經(jīng)收九州之金,鑄成上有百物之圖形的九個鼎。見《左傳。宣公三年》。用以比喻君王有德。
《漢語大詞典》:龍湖(龍湖)
(1).古代傳說 黃帝 乘龍升天之處。《樂府詩集·郊廟歌辭十·唐享太廟樂章》:“脫屣高天,登遐上玄。龍湖超忽,象野芊綿。”參見“ 鼎湖 ”。
(2).喻指朝廷。 唐 許天正 《和陳元光平潮寇》:“龍湖膏澤下,早晚徧枯窮。”
《國語辭典》:鼎湖  拼音:dǐng hú
相傳黃帝鑄鼎于荊山下,鼎成,黃帝于此處乘著龍飛上天空。見《史記。卷二八。封禪書》。后比喻帝王的崩逝?!段簳?。卷六五。李平傳》:「奄升御于鼎湖,忽流哀于四海?!乖?。虞集 挽文山丞相詩:「云暗鼎湖龍去遠,月明華表鶴歸遲?!?/div>
《漢語大詞典》:騰龍(騰龍)
猶駕龍,乘龍。 漢 劉向 說苑·說叢:“騰龍乘云而舉。”《歷代賦匯·王永頤〈八公山賦〉》:“壓后土以踞虎兮,軼青霄而騰龍?!?/div>
分類:乘龍
《漢語大詞典》:升龍(升龍)
乘龍升天。文選·張衡〈西京賦〉:“想升龍於鼎湖,豈時俗之足慕。” 李善 注:“史記曰:‘ 齊 人 公孫卿 曰: 黃帝 采 首山 銅,鑄鼎於 荊山 下,鼎既成,龍垂胡髯,下迎 黃帝 , 黃帝 騎龍,乃上去。’” 晉 陸機 《折楊柳》詩:“升龍悲絶處,葛藟變條枝。”
《漢語大詞典》:駕龍(駕龍)
謂仙道乘龍飛行。亦指得道成仙。 晉 王嘉 拾遺記·昆侖山:“羣仙常駕龍乘鶴,游戲其間?!?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哀吊:“駕龍乘云,仙而不哀?!?元 郝經(jīng) 《幽思》詩之三:“采采滿懷袖,駕龍登扶桑?!?/div>
《漢語大詞典》:杖化
后漢書·方術(shù)傳下·費長房:“ 長房 辭歸,翁(指 壺公 )與一竹杖,曰:‘騎此任所之,則自至矣。既至,可以杖投 葛陂 中也?!?長房 乘杖,須臾來歸,自謂去家適經(jīng)旬日,而已十餘年矣。即以杖投陂,顧視則龍也。”后因以“杖化”謂得道成仙,乘龍飛升。 唐 白居易 《黑龍飲渭賦》:“聞 茂先 之劍飛,見 長房 之杖化?!?元 宋無 《寄眠云處士》詩:“路回 蓬島 下,杖化 葛陂 邊?!?/div>
《漢語大詞典》:殿腳人
即“殿腳女”。相傳隋煬帝巡游江都時,乘龍舟,選美女一千人牽彩纜挽龍舟,號為“殿腳女”
《國語辭典》:跨鳳乘龍(跨鳳乘龍)  拼音:kuà fèng chéng lóng
跨鳳,比喻嫁女。乘龍,比喻得婿,參見「乘龍」條??瑛P乘龍比喻夫妻雙宿雙飛。明。單本《蕉帕記》第一七出:「相從、寥寥冷宦中,翩翩快婿逢。喜融融,好似蕭郎秦女,跨鳳乘龍。」
分類:乘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