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趙州人。登進士第。工詩,為大歷十才子之一。自校書郎移疾江南,授杭州司馬。有詩集。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785? 字正己,排行二,趙州(今河北趙縣)人。李嘉祐從侄。少時慕神仙,曾居嵩山學(xué)道。代宗大歷五年(770)登進士第,授秘書省校書郎。后因病辭官,居終南山草堂寺。德宗建中年間出為杭州司馬,不知所終。生平見《舊唐書·李虞仲傳》附、《唐才子傳》卷四。今人傅璇琮有《李端考》。端為“大歷十才子”之一,才思敏捷,曾在駙馬郭曖筵上立成七律二首,人以為宿構(gòu)(《國史補》卷上)。其詩多酬贈送行之作,感嘆身世,又多出世之思,情調(diào)低沉,然遣詞造語洗練灑脫,有俊逸之氣。十才子多以五律見長,李端兼擅七言歌行,《贈康洽》、《胡騰兒》、《瘦馬行》等篇頗得李頎神韻?!堵牴~》、《拜新月》生動傳神,廣為傳誦。喬億以為端詩“思致彌清,徑陌迥別,品第在盧允言、司空文明之上”(《大歷詩略》卷四)。《新唐書·藝文志四》著錄其詩3卷?!?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3卷,《全唐詩外編》及《全唐詩續(xù)拾》補詩1首、斷句4。
唐詩匯評
李端,生年年不詳,趙州(今河北趙縣)人。李嘉祐從侄。大歷五年(770)登進士第,授秘書省校書郎。以病辭官,居終南山草堂寺。出為杭州司馬。卒于建中、貞元之標(biāo)。端為詩工捷,為“大歷十才子”之一。有《李端詩集》三卷?!?a target='_blank'>全唐詩》編詩三卷。

作品評論

《唐詩品》
李生養(yǎng)望未隆,含聲亟發(fā),詞華既艷,節(jié)調(diào)亦諧。今觀鄭(贈)都尉二首,迥駕時髦,綽有風(fēng)人之旨,始疑終信,無怪人然。其在大歷諸子,置列最微,數(shù)分亦薄,而聲望遽華,幾與允言相并,雖坎?江外,亦復(fù)慕于中朝矣。
唐音癸簽
李司馬端任胸多疏,七字俊語亮節(jié),開口欲佳,故當(dāng)以捷成表長。
《載酒園詩話又編》
初讀李端集,苦于平熟,遇其時一作態(tài),即新警可喜。……但細觀之,終有折腰齲齒之態(tài),暫見則妍,效顰即丑。李詩自有正大時佳者,如《雪夜尋太白道士》:“出游居鶴上,避禍入羊中”,不在摩詰“飲人聊割酒,送客乍分風(fēng)”之下。《瘦馬行》頗有少陵之遺。《雜歌》長篇,宛似太白,中曰:“酒沽千日人不醉,琴弄一弦心已悲?!弊顬榫摺?/blockquote>
《近體秋陽》
中唐自劉、錢主風(fēng)會,專務(wù)閑雅,不理奇杰,不咨高深,漠漠?dāng)?shù)十年。二皇甫差強人意,然詩不多。至端而翩然遒上,如《山下泉》、《過宋州》,奇逸高空,一時絕調(diào),七言尤妙。庶幾司空曙得相與頡頏,顧至于七言,則又遠不逮是矣。
《大歷詩略》
李司馬正己思致彌清,徑陌迥別,品第在盧允音、司空文明上。
《唐詩箋注》
李端寫景極清幽,而意味卻少。

人物簡介

梁溪詩鈔
候嗣達,字二端,號若木,清無錫人,庚戌進士,有刑部郎改御史,終浙江寧紹臺道,著有《南池雜詠》,有五言長城之說。
《漢語大詞典》:二端
(1).兩種主意。戰(zhàn)國策·東周:“ 西周 之欲入寳,持二端?!?鮑彪 注:“言東兵急則入,不急則已。”
(2).氣與魄。禮記·祭義:“二端既立,報以二禮?!?孔穎達 疏:“二端既立者,謂氣也魄也,既見,乃更立尊名云鬼神也?!?br />(3).事物的兩個方面。 漢 董仲舒 春秋繁露·二端:“春秋至意有二端,不本二端之所從起,亦未可與論災(zāi)異也。”
(4).兩個或兩種人物。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賦》:“未深思於五難,先自擅於二端。” 倪璠 注:“二端,帝常自比 諸葛 桓溫 ,唯 張纘 許焉。是二端。又曰:‘我韜於文士,愧於武人?!嗍嵌恕!?/div>
《漢語大詞典》:貳端(貳端)
二端。謂隨意作不同的解釋。《漢書·宣帝紀(jì)》:“今則不然。用法或持巧心,析律貳端,深淺不平,增辭飾非,以成其罪?!?顏師古 注:“析,分也。謂分破律條,妄生端緒,以出入人罪?!?/div>
《漢語大詞典》:一兩(一兩)
(1).計量單位。古以二十四銖為一兩,十六兩為一斤。今以一斤的十分之一為一兩,一兩為十錢。《淮南子·天文訓(xùn)》:“十二銖而當(dāng)半兩,衡有左右,因倍之,故二十四銖為一兩?!?漢 劉向 說苑·辨物:“十六黍為一豆,六豆為一銖,二十四銖重一兩,十六兩為一斤。”宋史·律歷志一:“一兩者,合二十四銖為二千四百黍之重。”
(2).古代布帛,以古尺二丈為一端,二端為一兩。左傳·昭公二十六年“以幣錦二兩,縛一如瑱,適 齊 師” 晉 杜預(yù) 注:“二丈為一端,二端為一兩,匹也?!?span id="dbowdb0" class="book">《周禮·地官·媒氏》“凡嫁子娶妻,入幣純帛,無過五兩” 唐 賈公彥 疏:“古者二端相向卷之,共為一兩?!?br />(3).猶一雙。 明 劉績 《憶原上人》詩:“一兩棕鞋八尺藤, 廣陵 行徧又 金陵 ?!?br />(4).指少數(shù)。三國志·魏志·華佗傳:“若當(dāng)灸,不過一兩處,每處不過七八壯,病亦應(yīng)除。”晉書·紀(jì)瞻傳:“然失之者億萬,得之者一兩耳。”紅樓夢第九回:“誰敢望‘請’,只求聽一兩句話就有了?!?老舍 《正紅旗下》二:“母親是不喜歡算計一兩文錢的人?!?br />一輛。史記·貨殖列傳“牛車千兩” 唐 張守節(jié) 正義:“車一乘為一兩?!?/div>
《國語辭典》:一端  拼音:yī duān
1.長形物體的一頂點?!痘茨献印Uf林》:「鈞之縞也,一端以為冠,一端以為絑。」
2.事情的一點或一方面。漢。王充《論衡。實知》:「夫術(shù)數(shù)直見一端,不能盡其實。」
3.半匹布。《左傳。昭公二十六年》:「以幣錦二兩」句下晉。杜預(yù)。注:「二丈為一端,二端為一兩。所謂匹也,二兩二匹?!埂段倪x。古詩十九首??蛷倪h方來》:「客從遠方來,遺我一端綺?!?/div>
《漢語大詞典》:半導(dǎo)體二極管
又稱“晶體二極管”。具有單向?qū)щ娦缘亩似骷?。按材料分有鍺、硅或砷化鎵;按結(jié)構(gòu)分有點接觸、pn結(jié)、pin、肖特基勢壘、異質(zhì)結(jié);按原理分有隧道、變?nèi)?、雪崩和階躍恢復(fù)等。主要用于檢波、混頻、參量放大、開關(guān)、穩(wěn)壓、整流等。光通信發(fā)展后,出現(xiàn)發(fā)光、光電、雪崩光電、pin光電、半導(dǎo)體激光等二極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