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為考慮容錯,系統(tǒng)已按“事 → 叓事”轉(zhuǎn)換方式進行查詢。
《漢語大詞典》:五物
(1).指五種地形上的物產(chǎn)。周禮·地官·大司徒:“以土會之灋,辨五地之物生。一曰山林,其動物宜毛物,其植物宜皁物,其民毛而方。二曰川澤,其動物宜鱗物,其植物宜膏物,其民黑而津。三曰丘陵,其動物宜羽物,其植物覈物,其民專而長。四曰墳衍,其動物宜介物,其植物莢物,其民晳而瘠。五曰原隰,其動物宜臝物,其植物宜叢物,其民豐肉而庳。因此五物者民之常,而施十有二教焉?!?br />(2).猶言五事。《周禮·地官·鄉(xiāng)大夫》:“以鄉(xiāng)射之禮五物詢眾庶:一曰和,二曰容,三曰主皮,四曰和容,五曰興舞?!?賈公彥 疏:“物,事也。”
(3).五行。 三國 魏 劉劭 人物志·九徵:“其在體也,木骨、金筋、火氣、土肌、水血,五物之象也。”參見“ 五行 ”。
(4).指金、銀、龜、貝、布五種貨幣。漢書·食貨志下:“凡寳貨五物,六名,二十八品?!?br />(5).五色,五種顏色。周禮·春官·保章氏“以五云之物,辨吉兇水旱降豐荒之祲象” 漢 鄭玄 注:“物,色也。視日旁云氣之色降下也,知水旱所下之國。 鄭司農(nóng) 云:以二至二分觀云色,青為蟲,白為喪,赤為兵荒,黑為水,黃為豐……故曰凡此五物,以詔救政?!?宋 蘇軾 《賀年啟》:“效五物以觀云,咸知歲美?!?/div>
《國語辭典》:五行  拼音:wǔ xíng
1.水、火、木、金、土五種物質(zhì)。中國古代視為構(gòu)成萬物的基本元素。五者相生相剋,使宇宙萬物運行變化,形成各種現(xiàn)象。《禮記。禮運》:「播五行于四時。」唐??追f達。正義:「播謂播散五行金、木、水、火、土之氣于春夏秋冬之時也。」《孔子家語。卷六。五帝》:「天有五行,水、火、金、木、土,分時化育,以成萬物?!?br />2.舊時以人的八字配合五行生剋推算命運。后借指命運。明。劉兌《金童玉女嬌紅記》:「也是我五行注定,八字安排?!埂冻蹩膛陌阁@奇》卷一:「誰不愿黃金屋?誰不愿千鐘粟?算五行不是這般題目?!?br />3.仁、義、禮、智、信。《荀子。非十二子》:「案往舊造說,謂之五行?!固啤顐?。注:「五行,五常,仁、義、禮、智、信是也?!?/div>
《漢語大詞典》:五始
(1).春秋紀事,始以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等五事,謂之“五始”。漢書·王褒傳:“共惟春秋法五始之要,在乎審己正統(tǒng)而已?!?顏師古 注:“元者,氣之始;春者,四時之始;王者,受命之始;正月者,正教之始;公即位者,一國之始,是為五始?!?隋 牛弘 《請開獻書之路表》:“ 孔子 以大圣之才……正五始而修春秋,闡十翼而宏道?!?span id="72zbyfi" class="book">《舊唐書·肅宗紀》:“春秋五始,義在體元,惟以紀年,更無潤色?!?br />(2).指物質(zhì)構(gòu)成的五種變化過程。 遼 希麟 續(xù)一切經(jīng)音義卷五引《三五歷記》:“氣象未分,謂之太易;元氣始萌,謂之太初也。氣象之端,謂之太始;形變有質(zhì),謂之太素也。質(zhì)形已具,謂之太極也。斯為五始也?!?/div>
《漢語大詞典》:五權(quán)(五權(quán))
(1).謂治軍治國應(yīng)權(quán)衡之五事。荀子·議兵:“無欲將而惡廢,無急勝而忘敗,無威內(nèi)而輕外,無見其利而不顧其害,凡慮事欲孰而用財欲泰。夫是之謂五權(quán)?!?span id="rjrjgtq" class="book">《逸周書·五權(quán)》:“五權(quán):一曰地,地以權(quán)民;二曰物,物以權(quán)官;三曰鄙,鄙以權(quán)庶;四曰刑,刑以權(quán)常;五曰食,食以權(quán)爵?!?br />(2).五種重量單位。漢書·律歷志上:“權(quán)者,銖、兩、斤、鈞、石也……五權(quán)之制,以義立之,以物鈞之?!?span id="dmdroad" class="book">《隋書·律歷志上》:“二十四銖為兩。十六兩為斤。三十斤為鈞。四鈞為石。五權(quán)謹矣?!?br />(3).指 民國 時中央政府的行政權(quán)、立法權(quán)、司法權(quán)、考試權(quán)、監(jiān)察權(quán)。 孫中山 《五權(quán)憲法》:“五權(quán)憲法,分立法、司法、行政、彈劾、考試五權(quán),各個獨立?!?/div>
《漢語大詞典》:商祈
古代傳說, 湯 之時七年旱, 湯 以五事(一說六事)自責,禱于 桑林 ,立時得雨。見 漢 王充 論衡·明雩。后用為典實。 明 李東陽 《正德丙寅正月二日雪》詩:“卻訝 桑林 纔六事,也能昭格應(yīng) 商 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