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報(bào)聘(報(bào)聘)  拼音:bào pìn
一種外交禮節(jié)。為答謝鄰國的來訪,而前往該國訪問?!蹲髠?。宣公十年》:「諸侯之師伐鄭,取成而還,秋,劉康公報(bào)聘。」也作「報(bào)命」。
《國語辭典》:國使(國使)  拼音:guó shǐ
奉國命出使外國的官員?!对?。卷一一。世祖本紀(jì)八》:「日本國殺國使杜世忠等,征東元帥忻都、洪茶丘請(qǐng)自率兵往討?!?/div>
《漢語大詞典》:人客
(1).特指攻入他國者。他國為主,侵犯者為客,故稱人客。國語·越語下:“天時(shí)不作,弗為人客?!?韋昭 注:“作,起也。攻者為客。”
(2).客人,賓客。 唐 杜甫 《遣興》詩:“問知人客姓,誦得老夫詩。” 洪深 《青龍?zhí)丁?/span>第三幕:“今天預(yù)備有人客來?!?br />(3).佃客。三國志·吳志·周瑜傳:“﹝ 孫權(quán) ﹞后著令曰:‘故將軍 周瑜 、 程普 ,其有人客,皆不得問?!?br />(4).旅客。 清 王韜 《興利》:“令民間自立公司,購置輪船,用以往來內(nèi)河,轉(zhuǎn)輸貨物,裝載人客。” 黃谷柳 《蝦球傳·離開家庭》:“船家們豎起高高的竹竿,竿上套著小網(wǎng),向船上的人客討錢?!?/div>
《漢語大詞典》:泛使(汎使)
亦作“泛使”。 宋 代稱派往他國臨時(shí)辦理事務(wù)的一般使節(jié)。 宋 邵伯溫 《聞見前錄》卷四:“ 熙寧 七年春, 契丹 遣汎使 蕭禧 來言 代 北對(duì)境有侵地,請(qǐng)遣使分畫?!?span id="zru0qiq" class="book">《宋史·范成大傳》:“遷 成大 起居郎,假 資政殿 大學(xué)士,充 金 祈請(qǐng)國信史。國書專求陵寢,蓋泛使也。”續(xù)資治通鑒·宋孝宗隆興二年:“正旦,生辰之外,又有泛使?!?/div>
《國語辭典》:屬地(屬地)  拼音:shǔ dì
帝國主義國家在本國以外占據(jù)的殖民地,或控制的附屬國。如從前印度是英國的屬地。
《國語辭典》:私館(私館)  拼音:sī guǎn
奉君命出使國外,所住的公家招待所,稱為「公館」。而私宿于卿大夫以下的私人住宅,稱為「私館」?!抖Y記。曾子問》:「自卿大夫之家曰私館?!固啤?追f達(dá)。正義:「謂非君命所使,私相停舍,謂之私館?!购笠曛盖浯蠓蛑?。南朝陳。徐陵為王儀同致仕表〉:「廣德之車,方懸私館?!?/div>
《國語辭典》:私塾  拼音:sī shú
舊時(shí)家庭或教師自己設(shè)立的教學(xué)場所。通常只有一個(gè)老師,依學(xué)生程度而個(gè)別指導(dǎo),教材和學(xué)習(xí)年限沒有一定,不同于有制度的學(xué)校。
《漢語大詞典》:六節(jié)(六節(jié))
(1).古卿大夫朝聘天子諸侯,或吏民通行他國,用作憑證的六種信物。節(jié),符信。周禮·秋官·小行人:“達(dá)天下之六節(jié):山國用虎節(jié),土國用人節(jié),澤國用龍節(jié),皆以金為之;道路用旌節(jié),門關(guān)用符節(jié),都鄙用管節(jié),皆以竹為之?!?br />(2).謂馬之行止進(jìn)退馳驟的節(jié)度。周禮·夏官·趣馬:“掌贊正良馬,而齊其飲食,簡其六節(jié)。” 孫詒讓 正義引 王應(yīng)電 曰:“六節(jié),謂行止進(jìn)退馳驟之節(jié)?!?br />(3).謂好、惡、喜、怒、哀、樂六情。 漢 荀悅 申鑒·政體:“若乃二端不愆,五德不離,六節(jié)不悖,則三才允序,五事交備,百工惟釐,庶績咸熙?!?黃省曾 注:“六節(jié)者,好、惡、喜、怒、哀、樂也?!?/div>
《國語辭典》:留學(xué)(留學(xué))  拼音:liú xué
到國外求學(xué)深造。如:「大學(xué)畢業(yè)后,他就到外國留學(xué),繼續(xù)深造。」
《漢語大詞典》:狗國(狗國)
(1).古國名。逸周書·王會(huì):“正西 崑崙 、 狗國 、 鬼親 、 枳巳 、 闟耳 、 貫胸 、 雕題 、 離丘 、 漆齒 ?!?孔晁 注:“九者, 西戎 之別名也?!?span id="ki8fxas" class="book">《淮南子·墬形訓(xùn)》:“ 后稷壠 在 建木 西…… 狗國 在其東?!?br />(2).指今 烏蘇里江 入 黑龍江 匯合處至海口一帶。因冬日來往使犬,故名。 元 時(shí)設(shè)狗站。元史·世祖紀(jì)十:“﹝帝﹞命 開元 等路宣慰司造船百艘,付 狗國 戎軍?!?br />(3).嘲罵他國之詞。晏子春秋·雜下九:“ 晏子 使 楚 ,以 晏子 短, 楚 人為小門於大門之側(cè)而延 晏子 , 晏子 不入,曰:‘使狗國者從狗門入,今臣使 楚 ,不當(dāng)從此門入?!?清 黃遵憲 《逐客篇》:“居同狗國穢,食等豕牢薄?!?br />(4).古星名。晉書·天文志上:“東南四星曰狗國,主 鮮卑 、 烏丸 、 沃且 ?!?/div>
《漢語大詞典》:恤禮(恤禮)
春秋 時(shí),諸侯之間一國遭受戰(zhàn)亂,他國遣使表示慰問,謂之“恤禮”。周禮·春官·大宗伯:“以恤禮哀寇亂?!?賈公彥 疏:“云哀之者,既不損財(cái)物,當(dāng)遣使往諮問安不而已。”
《漢語大詞典》:國伐(國伐)
指受到他國的征伐。史記·蘇秦列傳:“諸侯贊 齊 而王不從,是國伐也?!?/div>
分類:他國征伐
《國語辭典》:大館(大館)  拼音:dà guǎn
警察局?!抖昴慷弥脂F(xiàn)狀》第五七回:「想了半天,還不見來,他便把兩個(gè)皮包,送到大館里去。」
《國語辭典》:引渡  拼音:yǐn dù
一國將在其領(lǐng)域外犯罪或受科刑而現(xiàn)居于境內(nèi)的人,應(yīng)有關(guān)國家的請(qǐng)求,交由該國追訴或處罰。惟政治犯,在國際法上以不引渡為原則。
《漢語大詞典》:外私
(1).古代士對(duì)本國大夫的自稱。禮記·玉藻:“士曰傳遽之臣,於大夫曰外私。” 孔穎達(dá) 疏:“凡大夫家臣稱私,此士既不與大夫?yàn)槌迹蕦?duì)大夫稱曰外私。”
(2).士、大夫?qū)λ麌蠓颉⑹康淖苑Q。禮記·雜記上:“﹝士﹞訃於他國之君,曰君之外臣某死;訃於大夫,曰吾子之外私某死;訃於士,亦曰吾子之外私某死?!?span id="1hdw6tp" class="book">《禮記·雜記上》:“﹝大夫﹞訃於他國之君,曰君之外臣寡大夫某死;訃於適者,曰吾子之外私寡大夫某不祿,使某實(shí);訃於士,亦曰吾子之外私寡大夫某不祿,使某實(shí)。” 孔穎達(dá) 疏:“以是別國私有恩好,故曰外私?!?br />(3).私通外國。文選·司馬相如〈上林賦〉:“今 齊 列為東藩,而外私 肅慎 。” 李善 注引 郭璞 曰:“私與通也。”
《漢語大詞典》:寄臣
托身他國之臣。孔叢子·抗志:“臣而去國,君不掃其宗廟,則不為之服。寓乎是國,而為國服。吾既無列於 魯 ,而祭在 衞 ,吾何服哉!是寄臣而服所寄之君,則舊君無服,明不二君之義也?!?/div>
分類:托身他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