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教師(教師)  拼音:jiào shī
1.凡教授學生,傳授知識的人,統(tǒng)稱為「教師」。
2.舊時教授武術或戲劇歌藝的人?!督鹌棵贰返诰拧鸹兀骸冈履锉娙僳捴吒罚蜒塾^看??匆娙松饺撕?,都看教師走馬耍解的?!?/div>
《國語辭典》:便衣  拼音:biàn yī
1.平時在家所穿的衣服。相對于官服、制服而言?!独蠚堄斡洝返诙兀骸傅搅耸稽c,只見門口轎子漸漸擁擠,許多官員都著了便衣,帶著家人,陸續(xù)進來?!埂段拿餍∈贰返诙兀骸溉f帥到簽押房換了便衣坐定,一聲兒不言語?!挂沧鳌副惴?。
2.身穿便服執(zhí)行公務的軍人或警察。
《漢語大詞典》:上務(上務)
首要任務;頭等大事。 漢 班固 《答賓戲》:“取舍者昔人之上務,著作者前列之餘事耳。”北史·周室諸王傳論:“是知因時制宜者,為政之上務也;觀人立教者,經國之長策也?!?清 梁章鉅 退庵隨筆·政事二:“按此救乏之上務,富國之本業(yè),使 管 晏 復生,無以易此。”
《漢語大詞典》:差吏
舊時派遣執(zhí)行某項任務的吏員。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迎駕》:“[浄]沒奈何,你且權充個賫表官罷……[副浄換差吏服色介]。” 葉圣陶 《火災·曉行》:“欠了他的租,他就派差吏來叫去?!?/div>
《國語辭典》:行糧(行糧)  拼音:xíng liáng
發(fā)給出征兵士的糧食。《明史。卷九○。兵志二》:「班軍本處有大糧,到京有行糧,又有鹽斤銀?!?/div>
《國語辭典》:突擊(突擊)  拼音:tú jí
突然攻擊。指趁對方未防備時,猛烈而急速的攻擊?!缎绿茣?。卷八六。劉武周傳》:「既戰(zhàn),小卻,王以精騎突擊破之。」也作「突襲」。
《漢語大詞典》:軍任(軍任)
軍事責任;軍事任務。資治通鑒·漢獻帝建安十三年:“ 備 遣人慰勞之。 瑜 曰:‘有軍任,不可得委署;儻能屈威,誠副其所望?!?/div>
《國語辭典》:白卷  拼音:bái juàn
沒有作答的考卷。如:「你怎么繳了白卷?」
《國語辭典》:醫(yī)院(醫(yī)院)  拼音:yī yuàn
診治或看護病人的地方。
《漢語大詞典》:中專(中專)
中等專業(yè)學校的省稱。任務是培養(yǎng)各種專業(yè)的中級人才。一般招收初中畢業(yè)生,學制為二至四年。 鄧小平 《黨和國家領導制度的改革》:“解放后大專、中專畢業(yè)的學生七八百萬,其中大多數出身于工農家庭,經過了十年以上的鍛煉?!?/div>
《漢語大詞典》:雄繁
指地位重要、任務繁雜的州郡。 宋 蘇軾 《和孫莘老次韻》:“今年我亦 江 南去,不問雄繁與寂寥。” 王文誥 輯注引 查慎行 曰:“雄繁,指言劇郡也?!?/div>
《國語辭典》:戰(zhàn)區(qū)(戰(zhàn)區(qū))  拼音:zhàn qū
交戰(zhàn)雙方相互準備和執(zhí)行敵對行為的區(qū)域?!缎绿茣>硪蝗?。李光弼傳》:「自顏杲卿死,郡為戰(zhàn)區(qū)?!?/div>
《漢語大詞典》:探使
負有偵察任務的使者。 唐 杜牧 《過華清宮絕句》之二:“ 新豐 緑樹起黃埃,數騎 漁陽 探使回?!?/div>
《漢語大詞典》:守軍
執(zhí)行守備任務的軍隊。例如:敵方守軍約五千余人。
《國語辭典》:補班(補班)  拼音:bǔ bān
員工請假后,另行補足所缺工時或工作任務。如:「今天下午我得補班,不能早走?!?/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