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59詞典 8分類詞匯 151
共159,分11頁顯示  上一頁  6  7  8  9  10
分類詞匯(續(xù)上)
暴內(nèi)
戕身伐命
人莫予毒
傷毆
傷閡
燒傷
躝躒
磨害
冷語冰人
《漢語大詞典》:暴內(nèi)
(1).謂傷害臣民。周禮·夏官·大司馬:“賊賢害民則伐之,暴內(nèi)陵外則壇之。” 鄭玄 注:“內(nèi)謂其國,外謂諸侯。” 賈公彥 疏:“暴內(nèi)即上云‘賊賢害民’是也?!?br />(2).虐待妻子。 清 唐甄 潛書·夫婦:“好內(nèi)非美德,暴內(nèi)為大惡?!?/div>
《漢語大詞典》:戕身伐命
傷害身體。 明 沈德符 野獲編補遺·列朝·禁革齋醮:“夫人君欲壽,非事齋醮能致,果能敬天,凡戕身伐命事,一切致謹,必得長生?!?/div>
《國語辭典》:人莫予毒  拼音:rén mò yú dú
比喻為所欲為,毫無顧忌。參見「莫余毒也」條。
《漢語大詞典》:傷毆(傷毆)
毆打傷害。南史·孔靖傳:“案律,子賊殺傷毆父母梟首?!?/div>
《漢語大詞典》:傷閡(傷閡)
傷害阻隔。列子·黃帝:“和者大同於物,物無得傷閡者;游金石,蹈水火,皆可也。”
分類:傷害阻隔
《國語辭典》:燒傷(燒傷)  拼音:shāo shāng
身體因接觸高溫、強酸、強堿或放射線等而引起的傷害。主要病狀是皮膚發(fā)紅、起水泡、皮膚壞死和組織變黑。
《漢語大詞典》:躝躒(躝躒)
踐踏輾壓。喻欺壓傷害。 唐 柳宗元 《行路難》詩:“遺餘毫末不見保,躝躒磵壑何當(dāng)存。”一本作“ 躪躒 ”。
《漢語大詞典》:磨害
折磨傷害。儒林外史第五回:“你若另娶一人,磨害死了我的外甥,老伯老伯母在天不安,就是先父母也不安了。” 太平天囯 洪秀全 《原道覺世訓(xùn)》:“近一二千年,幾多凡人靈魂,被這閻羅妖纏捉磨害。”
分類:折磨傷害
《國語辭典》:冷語冰人(冷語冰人)  拼音:lěng yǔ bīng rén
以冷淡的言語對人。比喻待人冷漠無情?!读凝S志異。卷二。俠女》:「日頻來,時相遇,并不假以詞色。少游戲之,則冷語冰人。」《常語尋源。卷上。冷語冰人》引《外史》:「孟蜀與潘在廷以財結(jié)權(quán)要,或非之,乃曰:『非是求援,不欲其以冷語冰人耳?!弧?/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