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982,分266頁顯示
上一頁 13 14 15 16 17 19 20 21 22 下一頁
其它辭典
戴伯鸞折像(別稱 析像 析 字 伯式 )景鸞(字 漢伯 )曹眾(字 伯師 )朱普(字 伯禽 )杜安(字 伯夷 )澹臺(tái)敬伯皋伯通羅衍(字 伯紀(jì) )舒伯膺董正(字 伯和 )袁彭(字 伯楚 )袁遺(字 伯業(yè) )鄧儒(字 伯祖 )鄧盛(字 伯直 )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東漢汝南慎陽人。名不詳。戴良兄。性至孝,母卒,居廬啜粥,非禮不行。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姓一作析。東漢廣漢雒人,字伯式。通《京氏易》,好黃老言。知世將衰,散資財(cái),周施親疏。自知亡日,召賓客九族飲食辭訣。卒年八十四。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東漢廣漢梓潼人,字漢伯。少隨師學(xué)經(jīng),涉七州之地。作《易說》、《詩解》、《禮略》、《月令章句》等,凡五十余萬言。州郡辟命皆不就。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東漢扶風(fēng)人,字伯師。有才學(xué),與鄉(xiāng)里馬融、蘇章、竇章等并游宦,唯眾不遇,壽終于家。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東漢蜀郡廣都人,字伯禽。任郡功曹。太守與刺史有隙,普受枉被劾,系新都獄,掠答數(shù)月,終證太守清白。將死,告其子曰:吾死載喪詣闕,使天子知我心。后以烈聞。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東漢潁川定陵人,字伯夷。少有志節(jié),年十三入太學(xué),稱奇童。京師貴戚慕其名,或遺之書,不拆,悉壁藏之。后諸與書者獲罪,辭連安。安開壁出書交驗(yàn),印封如故,竟不罹患。后位至巴郡太守。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東漢會(huì)稽人。從薛漢習(xí)《韓詩》,為漢最知名弟子之一。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東漢吳人。為郡大家。梁鴻與妻孟光舍伯通家,為人賃舂。見光每舉案齊眉而伯通異之,待以賓禮。鴻卒,伯通葬之于吳要離冢傍。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東漢蜀郡成都人,字伯紀(jì)。公孫述據(jù)蜀,衍為郎。衍說尚書解文卿、鄭文伯使諫述降漢,為子孫福。文卿、文伯進(jìn)諫而觸述怒,幽于簿室,以憂死。衍后察孝廉,征為博士。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東漢陳留人。參見舒邵。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東漢南海番禺人,字伯和。少有風(fēng)儀,耽經(jīng)籍,性高潔,累辟皆不就。鄉(xiāng)人有小過,必相戒勿為伯和知。人有不平者多從正直之。南陽車遂聞其名,不遠(yuǎn)千里來投。志同道合,情如手足。數(shù)年遂卒。正為經(jīng)理喪事。卒后,人表其墓稱漢征士董夫子之墓。袁弘慕其風(fēng)采,聞?dòng)诔?,詔旌墓門。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東漢汝南汝陽人,字伯楚。袁京子。少傳父業(yè),習(xí)《孟氏易》。歷廣漢、南陽太守。順帝初為光祿勛。居行清儉,終于議郎。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東漢汝南南陽人,字伯業(yè)。袁紹從兄。好學(xué)。初為長安令。張超稱其有干時(shí)之量,薦之于太尉朱俊。其后袁紹任為揚(yáng)州刺史,為袁術(shù)所敗。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東漢人,字伯祖。補(bǔ)尚書令。懲治邪惡,不為權(quán)勢所屈。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東漢廣州人,字伯直。徙居蒼梧。性孝。任秭歸令,聞母病,解印綬去。母卒,居喪盡禮。太尉馬日殫嘉其孝行,辟太尉諸曹掾。時(shí)彭城相左尚以貪贓獲罪,諸掾?qū)侔钢?,逾年不結(jié)。及盛復(fù)考,至獄,曉以大義,尚感其意,乃引筆具對(du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