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4556,分304頁顯示  上一頁  3  4  5  6  7  9  10  11  12 下一頁
典故(續(xù)上)
溫伯雪
文伯羞鱉
西伯
吳嚭
無力猶能肆汝杯
武夷仙伯
銜杯對劉
巷伯
小宗伯
孝伯痛飲
許公韉
顏冉
楊伯起哀榮
楊氏子孫
殽尸露
典故
溫伯雪

相關(guān)人物
溫伯雪子


《莊子》外篇·卷七下《田子方》
溫伯雪子適齊,舍于魯。魯人有請見之者,溫伯雪子曰:「不可。吾聞中國之君子,明乎禮義而陋于知人心,吾不欲見也。」……仲尼見之而不言。子路曰:「吾子欲見溫伯雪子久矣,見之而不言,何邪?」 仲尼曰:「若夫人者,目擊而道存矣,亦不可以容聲矣?!?/span>

例句

亦聞溫伯雪,獨(dú)往今相逢。 李白 送溫處士歸黃山白鵝峰舊居

典故
文伯羞鱉

相關(guān)人物
公父文伯
 
露睹父


《國語》卷五〈魯語下·公父文伯飲南宮敬叔酒〉~202~
公父文伯飲南宮敬叔酒,以露睹父為客。羞鱉焉,小。睹父怒,相延食鱉,辭曰:「將使鱉長而后食之?!顾斐?。文伯之母聞之,怒曰:「吾聞之先子曰:『祭養(yǎng)尸,饗養(yǎng)上賓?!击M于何有?而使夫人怒也!」遂逐之。五日,魯大夫辭而復(fù)之。

例句

文伯羞鱉,孟宗寄鲊。 李瀚 蒙求

典故 
相關(guān)人物
周文王


《孟子》卷七《離婁上》
孟子曰:「伯夷辟紂,居北海之濱,聞文王作,興曰:『盍歸乎來!吾聞西伯善養(yǎng)老者?!弧?/span>
《史記》卷四〈周本紀(jì)〉~6~
公季卒,子昌立,是為西伯。西伯曰文王,遵后稷、公劉之業(yè),則古公、公季之法,篤仁,敬老,慈少。禮下賢者,日中不暇食以待士,士以此多歸之。

例句

文王已云沒,誰顧好爵縻。 劉叉 答孟東野

文王已沒不復(fù)生,直之道何時行。 盧仝 直吟

西伯今寂寞,凰聲亦悠悠。 杜甫 鳳凰臺(原注。山峻不至高頂。方輿勝覽。鳳皇臺在同谷縣東南十里。二石如闕。漢有鳳皇來棲。故名。)

典故
吳嚭

相關(guān)人物
伯嚭


《史記》卷三十一《吳太伯世家》
王闔廬元年,舉伍子胥為行人而與謀國事。楚誅伯州犁,其孫伯嚭亡奔吳,吳以為大夫?!醴虿钤?,以大夫伯嚭為太宰?!晔辉露∶?,越敗吳。越王句踐欲遷吳王夫差于甬東,予百家居之。吳王曰:「孤老矣,不能事君王也。吾悔不用子胥之言,自令陷此。」遂自剄死。越王滅吳,誅太宰嚭,以為不忠,而歸。

例句

有策擒吳嚭,無言讓范宣。 張說 奉和圣制過王浚墓應(yīng)制

典故
無力猶能肆汝杯

相關(guān)人物
公伯寮
 
子路(仲由)
 
孔子


《論語注疏·憲問》~29~
公伯寮愬子路于季孫。子服景伯以告,曰:「夫子固有惑志于公伯寮,吾力猶能肆諸市朝。子曰:「道之將行也,與命也,道之將廢也,與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
典故
武夷仙伯


《史記》卷二十八〈封禪書〉~386~
亳人謬忌奏祠太一方,曰:「天神貴者太一,太一佐曰五帝。古者天子以春秋祭太一東南郊,用太牢,七日,為壇開八通之鬼道?!褂谑翘熳恿钐A⑵潇糸L安東南郊,常奉祠如忌方。其后人有上書,言「古者天子三年壹用太牢祠神三一:天一、地一、太一」。天子許之,令太祝領(lǐng)祠之于忌太一壇上,如其方。后人復(fù)有上書,言「古者天子常以春解祠,祠黃帝用一梟破鏡;冥羊用羊祠;馬行用一青牡馬;太一、澤山君地長用牛;武夷君用乾魚;陰陽使者以一?!?。令祠官領(lǐng)之如其方,而祠于忌太一壇旁。唐·司馬貞《史記索隱》:「顧氏案:地理志云建安有武夷山,溪有仙人葬處,即漢書所謂武夷君。是時既用越巫勇之,疑即此神?!?/span>
典故
銜杯對劉

相關(guān)人物
劉伶(字伯倫)


《昭明文選》卷四十七晉·劉伯倫(伶)《酒德頌》
有大人先生,以天地為一朝,萬期為須臾,日月為扃牖,八荒為庭衢。行無轍跡,居無室廬,幕天席地,縱意所如。止則操卮執(zhí)觚,動則挈榼提壺,惟酒是務(wù),焉知其馀。有貴介公子、搢紳處士,聞吾風(fēng)聲,議其所以,乃奮袂攘襟,怒目切齒,陳說禮法,是非蜂起。先生于是方捧罌承槽,銜杯漱醪,奮髯箕踞,枕曲藉糟,無思無慮,其樂陶陶。兀然而醉,恍爾而醒。靜聽不聞雷霆之聲,熟視不睹泰山之形。不覺寒暑之切肌,利欲之感情。俯觀萬物,擾擾焉若江海之載浮萍。二豪侍側(cè)焉,如蜾蠃之與螟蛉。

例句

結(jié)綬還逢育,銜杯且對劉。 陳子昂 江上暫別蕭四劉三旋欣接遇

典故

《毛詩正義》卷十二之三〈小雅·節(jié)南山之什·巷伯〉~428~
毛詩序:「〈巷伯〉,刺幽王也。寺人傷于讒,而作是詩也。」
《春秋左傳·襄公九年》
「令司宮、巷伯儆宮?!箷x·杜預(yù)注:「司宮,奄臣。巷伯,寺人。皆掌宮內(nèi)之事?!?/span>
《禮記注疏》卷五十五〈緇衣〉~927~
子曰:「好賢如《緇衣》,惡惡如《巷伯》;則爵不瀆而民作愿,刑不試而民咸服?!?/span>

例句

疾惡若巷伯,好賢如緇衣。 白居易 和陽城驛

典故

《周禮注疏》卷十九〈春官宗伯·小宗伯〉~290~
小宗伯之職,掌建國之神位,右社稷,左宗廟?!矅蠖Y,佐大宗伯。凡小禮,掌事,如大宗伯之儀。

例句

至矣小宗伯,確乎心不回。 孟郊 送黃構(gòu)擢第后歸江南

典故
孝伯痛飲

相關(guān)人物
王恭


《世說新語》下卷上《任誕》
「王孝伯言:『名士不必須奇才。但使常得無事,痛飲酒,熟讀《離騷》,便可稱名士?!弧?/span>

例句

劉惔傾釀,孝伯痛飲。 李瀚 蒙求

典故
許公韉

相關(guān)人物
宇文述(伯通)


《隋書》卷六十一《宇文述傳》附《云定興傳》
「述素好著奇服,炫耀時人。定興為制馬韉,于后角上缺方三寸,以露白色,世輕薄者率仿學(xué)之,謂為許公缺勢?!?/span>

例句

韓嫣金丸莎覆綠,許公韉汗杏粘紅。 杜牧 長安雜題長句六首之二

典故
相關(guān)人物
冉伯牛
 
顏淵


《論語·先進(jìn)》
德行: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
《昭明文選》卷十四東漢·班孟堅(固)《幽通賦》
「聿中和為庶幾兮,顏與冉又不得?!固?#183;李善注引曹大家曰:「聿,惟也。顏,顏淵也。冉,冉伯牛也。二子居中履和,庶幾圣賢。然淵早夭,伯牛被疾,俱不得其死也。」

例句

顏冉德無鄰,分憂浙水濱。 貫休 上杭州令狐使君

典故
楊伯起哀榮

相關(guān)人物
楊震(字伯起)


《后漢書》卷五十四《楊震傳》
「『楊震字伯起』,歷任顯要,后蒙冤飲鴆而卒,順帝即位。」「朝廷咸稱其忠,乃下詔除二子為郎,贈錢百萬,以禮改葬于華陰潼亭,遠(yuǎn)近畢至?!?/span>

例句

誰知楊伯起,今日重哀榮。 宋之問 范陽王挽詞二首之二

典故
楊氏子孫

相關(guān)人物
楊震(字伯起)


《后漢書》卷五十四《楊震傳》
「后轉(zhuǎn)涿郡太守。性公廉,不受私謁。子孫常蔬食步行,故舊長者或欲令為開產(chǎn)業(yè),震不肯,曰:『使后世稱為清白吏子孫,以此遺之,不亦厚乎!』」

例句

每嘆陸家兄弟少,更憐楊氏子孫貧。 鮑防 送薛補(bǔ)闕入朝

典故
殽尸露

相關(guān)人物
秦伯


《春秋左傳·僖公三十三年》
敗秦師于殽。
《春秋左傳·文公三年》
「秦伯伐晉,濟(jì)河焚舟,取王官及郊。晉人不出,遂自茅津濟(jì),封殽尸而還?!箷x·杜預(yù)注:「封,埋藏之。」

例句

感念殽尸露,咨嗟趙卒坑。 李商隱 五言述德抒情詩一首四十韻獻(xiàn)上杜七兄仆射相公

《國語辭典》:文王  拼音:wén wáng
1.帝號。指周文王?!墩撜Z。子罕》:「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
2.《詩經(jīng)。大雅》的篇名。共七章。根據(jù)〈詩序〉:「文王,文王受命作周也?!故渍露錇椋骸肝耐踉谏?,于昭于天?!?/div>
《國語辭典》:西伯  拼音:xī bó
本指西方諸侯之長。因商王任命周文王為西伯,后專指周文王?!妒酚洝>硪蝗?。太史公自序》:「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孔子厄陳蔡,作《春秋》?!?/div>
《國語辭典》:巷伯  拼音:xiàng bó
1.職官名。掌管宮內(nèi)之事的太監(jiān)。因其居于宮巷,故稱為「巷伯」。《左傳。襄公九年》:「令司宮、巷伯儆宮。」晉。杜預(yù)。注:「司宮,奄臣;巷伯,寺人。」
2.《詩經(jīng)。小雅》的篇名。共七章。根據(jù)〈詩序〉:「巷伯,刺幽王也。」或亦指寺人孟子刺讒人之詩。首章二句為:「萋兮斐兮,成是貝錦。」
《國語辭典》:小宗伯  拼音:xiǎo zōng bó
職官名。掌建國的神位,并輔佐宗伯?!吨芏Y。春官。小宗伯》:「小宗伯之職,掌建國之神位,右社稷、左宗廟,兆五帝于四郊,四望四類亦如此?!购笫酪喾Q禮部侍郎為「小宗伯」。也稱為「少宗伯」。
《漢語大詞典》:顏冉(顔冉)
顏回 、 冉耕 的并稱。二人均為 孔子 弟子,皆以德行著稱。文選·劉孝標(biāo)〈廣絕交論〉:“ 顏 冉 龍翰鳳雛, 曾 史 蘭薰雪白?!?張銑 注:“雖行如 顏回 冉耕 ,德如 曾參 史魚 ,終不云重也。” 前蜀 貫休 《上杭州令狐使君》詩:“ 顏 冉 德無鄰,分憂 浙水 濱?!?/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