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982,分266頁顯示
2 3 4 5 下一頁
其它辭典
伯夷(別稱 伯姜 )伯奮伯成子高( 子高 )伯益(世稱 稽山大王 別稱 伯翳、柏翳 嬴 )伯虎(別稱 朱虎 )伯高氏子州支父( 子州 字 支父、支伯 )岐伯閼伯風伯( 飛廉 )禹(世稱 夏大禹、夏后禹、帝禹、禹帝 夏王、禹 別稱 神禹、伯禹、夏禹、大禹 姒文命 號 夏后、有夏氏、夏后氏 夏伯 )伯靡義伯(別稱 誼伯 )伯邑考梅伯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傳說中遠古時人。堯時被舉用,舜繼位,命伯夷掌秩宗,典三禮,以施政教。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傳說中遠古時人。高辛氏之才子。八元之一。舜舉之,使布五教于四方。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傳說中遠古時人。堯時諸侯。至禹時,辭諸侯而耕。禹趨就下風而問。子高以為禹行賞罰而民不仁,德自此衰,刑自此立,后世之亂自此始。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或作伯翳、柏翳。傳說中遠古時人。舜命伯益為虞,掌管草木鳥獸。又佐禹治水,有功,賜姓嬴,為古代嬴姓諸侯之祖。禹選伯益為繼承人,伯益讓于禹子啟而避居箕山之陽。一說,因爭奪君位而為啟所殺。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傳說中人。高辛氏之才子。八元之一。舜舉之,使布五教于四方。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傳說中遠古時人。舜命益為掌山澤之官,益讓之朱虎。舜乃命朱虎等為益之佐。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傳說中遠古時人。黃帝之臣。嘗佐帝論脈經(jīng),究其義理。其說附《素問》中。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傳說中遠古堯時人。姓子,名州,字支父,一字支伯。堯曾以天下讓許由,許由不受。又讓于子州支父,支父自謂能為天子,但有幽憂之病,未暇治天下。后舜又欲讓位于支父。支父仍以前言為由,辭而不受。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傳說中遠古時人。黃帝臣。善醫(yī)術(shù)。嘗草木,典醫(yī)藥,與黃帝論醫(yī)。中醫(yī)經(jīng)典著作《內(nèi)經(jīng)》即托名黃帝與岐伯論醫(yī)之作。后世稱中醫(yī)為岐黃,本此。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傳說中遠古時人。相傳系高辛氏子。堯時火正。與弟實沈居于野而不相睦,日以干戈相攻伐。堯乃遷閼伯于商丘,遷實沈于大夏。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傳說中遠古黃帝時人。名飛廉。能興疾風。黃帝合鬼神于泰山,風伯為掃塵。蚩尤興兵與黃帝戰(zhàn),請風伯、雨師,縱大風雨。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或作夏禹、大禹。夏代開國國君。姒姓,名文命。鯀子。鯀治水無功,舜命禹為司空繼續(xù)治水。禹親歷各地疏通江、河,平洪水,理山川,別土地等級,制定貢賦。相傳舜選禹為繼任人。舜卒,得各部族擁戴為天子。建立夏代,號夏后。傳說曾鑄象征國家之神器九鼎。又傳禹年百歲,卒于會稽。今紹興有禹陵。
全上古三代文·卷一禹姓姒,名文命,蜀之石紐人,顓頊六世孫。堯以為司空,封夏伯,因稱伯禹。后受舜禪,號有夏氏,始降稱王。亦號夏后氏。攝位二十年,即位十年,(謚曰禹,亦稱神禹,又曰大禹。)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夏代人。相傳嘗侍有窮后羿。羿為寒浞所殺,伯靡逃亡至有鬲氏,收斟、尋兩國余眾,攻殺寒浞。復立夏后相之子少康為帝。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或作誼伯。商初人。商湯之臣。相傳湯伐三鬷取其寶玉,義伯乃與仲伯撰《典寶》一篇,佚。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周文王姬昌長子。太姒所生。質(zhì)于商,為紂御。紂囚文王于羑里。烹伯邑考為羹,賜文王食。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商代人。紂時諸侯。相傳為人正直,數(shù)諫紂過。紂怒而菹醢其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