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xué)習(xí)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11
詞典
1
分類詞匯
10
為考慮容錯,系統(tǒng)已按“佛 → 髴佛”轉(zhuǎn)換方式進行查詢。
分類詞匯
佛書
首楞
梵字
五行
究竟
地行仙
小劫
義疏
真說
伽藍(lán)神
《漢語大詞典》:
佛書(佛書)
佛典。 唐
嚴(yán)維
《贈別至弘上人》
詩:“年老從僧律,生知解佛書。” 宋
陸游
《
老學(xué)庵筆記
》
卷一:“‘無相無作’,雖出佛書,然 荊公
《字説》
嘗引之,恐亦可用。” 明
張萱
《
疑耀·佛書入中國
》
:“世但知佛書自 漢明帝 時始入中國,不知 秦 之先,中國已有其書?!?清
葉矯然
《龍性堂詩話初集》
:“ 杜公 詩出入變化佛書,絶無痕跡?!?/div>
分類:
佛書
佛典
《漢語大詞典》:
首楞
佛典
《首楞嚴(yán)經(jīng)》
的省稱。 清 錢謙益
《注〈李義山詩集〉序》
:“今方繙閲
《首楞》
,拋棄世間文句, 源公 來索序,愧未有以應(yīng)也,為次其言以復(fù)之。”
分類:
佛典
《漢語大詞典》:
梵字
(1).古 印度 文字。 唐
王維
《苑舍人能書梵字戲為之贈》
詩:“ 楚 辭共許勝 揚 馬 ,梵字何人辨魯魚?!?清
沈濤
《瑟榭叢談》
卷上:“塔下刻經(jīng)咒甚多,有漢字,有梵字?!?br />(2).指佛典。 唐
皮日休
《雨中游包山精舍》
詩:“老僧三四人,梵字十?dāng)?shù)卷?!?蘇曼殊
《〈梵文典〉自序》
:“此梵字者,亙?nèi)蓝:?,遍十方以平等。?/div>
分類:
佛典
印度
文字
《國語辭典》:
五行
拼音:
wǔ xíng
1.水、火、木、金、土五種物質(zhì)。中國古代視為構(gòu)成萬物的基本元素。五者相生相剋,使宇宙萬物運行變化,形成各種現(xiàn)象?!抖Y記。禮運》:「播五行于四時?!固?。孔穎達(dá)。正義:「播謂播散五行金、木、水、火、土之氣于春夏秋冬之時也?!埂犊鬃蛹艺Z。卷六。五帝》:「天有五行,水、火、金、木、土,分時化育,以成萬物?!?br />2.舊時以人的八字配合五行生剋推算命運。后借指命運。明。劉兌《金童玉女嬌紅記》:「也是我五行注定,八字安排?!埂冻蹩膛陌阁@奇》卷一:「誰不愿黃金屋?誰不愿千鐘粟?算五行不是這般題目?!?br />3.仁、義、禮、智、信。《荀子。非十二子》:「案往舊造說,謂之五行?!固啤顐?。注:「五行,五常,仁、義、禮、智、信是也?!?/div>
分類:
樂舞名
星名
樂舞
佛典
種德
德行
星相家
中指
布施
施行
五行
五常
持戒
推算
戒行
我國
算命
命運
忍辱
構(gòu)成
精進
種物
物質(zhì)
元素
裴骃
《國語辭典》:
究竟
拼音:
jiù jìng
1.窮盡、推求到完全明白?!逗鬂h書。卷六○上。馬融傳》:「于是流覽遍照,殫變極態(tài),上下究竟?!?br />2.完畢、結(jié)束。《三國志。卷五四。吳書。魯肅傳》:「語未究竟,坐有一人曰:『夫土地者,惟德所在耳,何常之有?』」
3.到底?!段拿餍∈贰返谝黄呋兀骸甘佬志烤沟侥抢锶サ?,以后出門總得在匱上留個字,省得要先生操心?!?br />4.真相、結(jié)果?!段拿餍∈贰返诰呕兀骸附淌柯犃嗽尞悾奔蓖鴦⒉K奔進城門,意思想見知府問個究竟?!?/div>
分類:
究竟
深入研究
深入
窮盡
佛教語
結(jié)束
推求
結(jié)局
畢竟
多少
打算
到底
完畢
追究
結(jié)果
通曉
至極
佛典
境界
《漢語大詞典》:
地行仙
(1).原為佛典中所記的一種長壽的神仙。
《楞嚴(yán)經(jīng)》
卷八:“人不及處有十種仙: 阿難 ,彼諸眾生,堅固服餌,而不休息,食道圓成,名地行仙…… 阿難 ,是等皆於人中鍊心,不修正覺,別得生理,壽千萬歲,休止深山或大海島,絶於人境。”后因以喻高壽或隱逸閑適的人。 宋
蘇軾
《樂全先生生日以鐵拄杖為壽》
詩之一:“先生真是地行仙,住世因循五百年。” 宋
辛棄疾
《水調(diào)歌頭·壽南澗》
詞:“上界足官府,公是地行仙。” 明
唐寅
《題自畫守耕圖》
詩:“昨日三山降除日, 長沮 同拜地行仙。”
(2).比喻遠(yuǎn)行的人。 宋
文天祥
《懷則堂實堂》
詩:“中夜想應(yīng)發(fā)深省,故人南北地行仙?!?/div>
分類:
遠(yuǎn)行
佛典
人
長壽
神仙
《國語辭典》:
小劫
拼音:
xiǎo jié
1.一長段的時間。詞語源于古印度婆羅門,后為佛教沿用,但說法不同。謂世上人類的壽命歷經(jīng)一增(人壽自十歲開始,每百年增一歲,增至八萬四千歲)或一減(人壽從八萬四千歲開始,每百年減一歲,減至十歲)所需的時間。約為人間八百三十九萬九千年。又《法苑珠林》卷一:「依立世阿毗曇論云:『佛說一小劫者名為一劫?!弧埂缎咽篮阊浴肪矶唬骸敢恍〗僭撌f九千六百年?!?br />2.小災(zāi)難。清。
錢謙益
欲別東樓去
詩:「小劫看今雨,中年別故人?!?/div>
分類:
道教
佛教語
災(zāi)禍
圍棋
道教語
圍棋術(shù)語
棋術(shù)
對敵
佛典
全局
小劫
為假
假設(shè)
一小
歷經(jīng)
災(zāi)難
《國語辭典》:
義疏(義疏)
拼音:
yì shù
本指解釋佛教經(jīng)典。后泛指闡釋經(jīng)義的書。如周易義疏十九卷。
分類:
疏解
解經(jīng)
經(jīng)義
源于
六朝
佛家
解釋
佛典
《漢語大詞典》:
真說(真説)
佛典謂佛有二種說法,一為真說,一為俗說。如說無常等、蘊處界等、念住等,屬真說。見 錫蘭 所傳
《論事·大品》
第一章。參閱 呂澂
《中國佛學(xué)源流略講·三論宗》
。
分類:
佛典
二種
為真
俗說
《漢語大詞典》:
伽藍(lán)神(伽藍(lán)神)
佛教寺院中的護法神。佛典原謂有 美音 、 梵音 、 雷音 、 師子 等十八神護伽藍(lán)。禪宗寺院則供當(dāng)山土地等為守護神。后世又以 智顗 建 玉泉寺 時見 關(guān)羽 幻象的傳說而將 關(guān)羽 列為伽藍(lán)神。 宋
何薳
《
春渚紀(jì)聞·殯柩者役于伽藍(lán)
》
:“我自旅殯此寺,即為伽藍(lán)神拘役,至今未得生路?!?清
紀(jì)昀
《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續(xù)錄六
》
:“寺有厲鬼,伽藍(lán)神勿能制也?!?/div>
分類:
佛教
寺院
院中
護法神
佛典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