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取經(jīng)(取經(jīng))  拼音:qǔ jīng
1.佛教徒至印度求取佛經(jīng)。如:「三藏取經(jīng)」。
2.比喻吸取先進(jìn)的經(jīng)驗(yàn)。如:「他從美國取經(jīng)回來,就自命不凡,其實(shí)那些所謂的新技術(shù),大家早就知之甚詳?!?/div>
《漢語大詞典》:法食
(1).祭祀用的食物。 漢 無名氏 《白石神君碑》:“縣界有六名山: 三公 、 封龍 、 靈山 ,先得法食?!?br />(2).佛教語。謂僧侶依法制所用之食。 唐 道宣 《四分律行事鈔·二衣總別》:“如來所著衣曰袈裟,所食者名為法食?!?清 劉獻(xiàn)廷 《廣陽雜記》卷二:“吾輩登一名山,覽一奇境,而自審其胸襟眼界,依然 吳下阿蒙 ,又何苦費(fèi)時(shí)日,喪精神,勞僕夫之筋骨,減香積之法食,而登降上下為耶!”
《漢語大詞典》:禪道(禪道)
僧侶所修之道。亦特指禪定之道。 宋 嚴(yán)羽 滄浪詩話·詩辨:“大抵禪道惟在妙悟,詩道亦在妙悟?!?/div>
《漢語大詞典》:山衲
(1).僧侶的衣服。 唐 馬戴 《霽后寄白閣僧》詩:“久披山衲壞,孤坐石牀寒?!?br />(2).借指山中的僧人。 宋 梅堯臣 《冬日陪武平游西余精舍》詩:“遙看松竹深,雪屋藏山衲?!?清 黃周星 《游衡岳記》:“有山衲扶籐相御,則 觀音巖 僧 碧環(huán) 也。”
《國語辭典》:喇嘛  拼音:lǎ ma
上師。為藏語blama的音譯。指通過其宗派所規(guī)定修法課程且具有灌頂資格的修行者,或是被認(rèn)可的喇嘛轉(zhuǎn)世者。喇嘛并不一定是出家人,在西藏民間則廣泛用于對任何受尊敬的僧人或法師的稱呼。
《漢語大詞典》:講會(講會)
(1).僧侶講經(jīng)說法的集會。正法華經(jīng)·安行品:“唯與講會而共從事,縱有所説,亦無所著,是為禮節(jié)?!?南朝 梁 慧皎 高僧傳·義解二·道安:“每講會法聚,輒羅列尊像,布置幢幡,珠珮迭暉,煙華亂發(fā)?!?唐 道宣 續(xù)高僧傳·義解八·善胄:“通敏易悟,機(jī)達(dá)為心,預(yù)涉講會,樂詳玄極?!?br />(2). 宋 明 理學(xué)家學(xué)術(shù)論辯的集會,是當(dāng)時(shí)書院教學(xué)的重要組織形式。始于 南宋 呂祖謙 主持的 朱熹 、 陸九淵 進(jìn)行論戰(zhàn)的“鵝湖之會”。 清 朝中葉以后,講會制度逐漸消失。明史·史孟麟傳:“ 孟麟 素砥名節(jié),復(fù)與東林講會,時(shí)望益重?!?清 黃宗羲 《陳夔獻(xiàn)墓志銘》:“制科盛而人才絀,於是當(dāng)世之君子立講會以通其變,其興起人才,學(xué)校反有所不逮。”
《漢語大詞典》:卵塔
安葬佛門僧侶骨殖的無縫石塔。狀如大鳥卵,故稱。 宋 司馬光 涑水記聞卷七:“﹝ 王旦 ﹞性好釋氏,臨終遺命鬀髮著僧衣,棺中勿藏金玉,用茶毗火塟法,作卵塔而不為墳?!?宋 陸游 《哭徑山策老》詩:“塵侵白拂繩牀冷,露滴青松卵塔成?!?/div>
《漢語大詞典》:法俗
(1).風(fēng)俗習(xí)慣。后漢書·東夷傳·濊:“耆舊自謂與 句驪 同種,言語法俗大抵相類?!?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晉書·江統(tǒng)傳》:“言語不通,贄幣不同,法俗詭異,種類乖殊?!?br />(2).僧侶和俗人。 南朝 梁 寶唱 《〈經(jīng)律異相〉序》:“大弘經(jīng)教,竝利法俗,廣延博古,旁采遺文?!?/div>
《漢語大詞典》:剌麻
藏語的譯音。或譯為“剌馬”、“喇嘛”。我國藏族、蒙族對喇嘛教僧侶的尊稱,意為上人、師傅。 清 魏源 圣武記卷五:“剌麻者,華言‘無上’也?!?/div>
《漢語大詞典》:苦行僧
苦修的僧侶。常用以指極力克制欲望、物質(zhì)生活非??炭嗟娜?。 宋 蘇軾 《與元老侄孫書》之二:“老人與 過 子相對,如兩苦行僧耳,然胸中亦超然自得,不改其度?!?清 曹寅 《山礬》詩:“婆娑自比 小山 桂,寂寞甘同苦行僧?!?胡喬木 《痛惜之馀的愿望》:“共產(chǎn)主義者不是苦行僧。我們的自我犧牲的目的不是死亡而是生命,不是自己(更不必說別人)的痛苦,而是人民(當(dāng)然也包括自己)的幸福?!?/div>
《漢語大詞典》:緇衲(緇衲)
僧衣。借指僧侶。 清 褚人穫 《堅(jiān)瓠秘集·狡僧》:“ 萬歷 中憲副 李某 ,素不喜緇衲?!?/div>
分類:僧衣僧侶
《漢語大詞典》:緇袍(緇袍)
僧衣。借指僧侶。 清 紀(jì)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續(xù)錄二:“歸憇一寺,見緇袍滿座,梵唄競作?!?/div>
分類:僧衣僧侶
《漢語大詞典》:山世
佛教語。僧侶的住處。法苑珠林卷三七:“ 晉 蔣州 大歸善寺 釋 慧偘 ……專釋禪法,大有深悟。末住 棲霞 ,安志虛靜,往還自任,不拘山世?!?元 張雨 《泰定丁卯歲沙溪元日》詩:“山世行藏本不覊, 江 東節(jié)序片帆隨?!?/div>
《漢語大詞典》:譯師(譯師)
翻譯佛經(jīng)的僧侶。 宋 趙彥衛(wèi) 《云麓漫鈔》卷三:“佛書初來,首有《遺教經(jīng)》、《四十二章》、《楞伽經(jīng)》,譯師 漢 人,故文亦簡古?!?范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三編第四章第二節(jié):“由 年雜那古馬熱 任譯師,翻譯前此未譯佛經(jīng)多種?!?/div>
《漢語大詞典》:關(guān)期(關(guān)期)
僧侶坐關(guān)的期限。古今小說·梁武帝累修歸極樂:“那禪師關(guān)期完滿出來,修齋禮佛?!?/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