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22,分2頁顯示  上一頁  1
分類詞匯(續(xù)上)
森岑
有發(fā)頭陀寺
威儀師
堂頭和尚
南山可移
功德錢
火工道人
《國語辭典》:森岑  拼音:sēn cén
陰森寒冷的樣子。金。元好問〈僧寺阻雨〉詩:「山氣森岑入葛衣,砧聲偏與客心期。」
《國語辭典》:有發(fā)頭陀寺(有髮頭陀寺)  拼音:yǒu fǎ tóu tuó sì
宋代太學(xué)生生活清苦,如同帶發(fā)修苦行的出家人,故稱太學(xué)為「有發(fā)頭陀寺」。宋。羅大經(jīng)《鶴林玉露》卷二:「太學(xué)古語云:『有發(fā)頭陀寺,無官御史臺。』言其清苦而鯁亮也?!?/div>
《漢語大詞典》:威儀師(威儀師)
(1).僧寺職事名。佛徒受戒時有教授師,指示坐作進(jìn)退之威儀,此教授師又稱威儀師。一般法會中指導(dǎo)眾僧儀式,作法之僧亦襲用此名。參閱《四分律行事鈔》卷上三引《受戒緣集》。
(2).指擅長法儀的道士。唐六典·尚書禮部·祠部郎中員外郎:“道士修行有三號,其一曰法師,其二曰威儀師,其三曰律師?!?/div>
《國語辭典》:堂頭和尚(堂頭和尚)  拼音:táng tóu hé shàng
堂頭,僧寺住持的居處。堂頭和尚指寺院的住持,即方丈。《董西廂》卷一:「生不免從行者參堂頭和尚至德大師法本?!埂段鍩魰>硪晃?。云門文偃禪師》:「寄一則因緣,問堂頭和尚,只是不得道是別人語?!?/div>
分類:僧寺住持
《國語辭典》:南山可移  拼音:nán shān kě yí
唐代太平公主與僧寺爭奪磨坊,對簿公堂,當(dāng)時官吏皆忌憚太平公主權(quán)勢而有所偏袒,但雍州司戶李元纮判斷磨坊應(yīng)還給僧寺。典出《舊唐書。卷九八。李元纮傳》。后比喻意志堅(jiān)定或判決已定,絕對不可更改。清。紀(jì)昀《閱微草堂筆記。卷三。灤陽消夏錄三》:「問官申辨百端,終以為南山可移,此案不動。」也作「南山鐵案」。
《漢語大詞典》:功德錢(功德錢)
(1).佛教徒替人誦經(jīng)或做法事的工錢。《水滸傳》第四五回:“這婆娘扯住和尚袖子道:‘師兄,明日來取功德錢時,就對爹爹説血盆愿心一事。’”
(2).泛指捐贈給僧寺尼庵的錢。《老殘游記續(xù)集遺稿》第四回:“況且初次染塵,必須大大的寫筆功德錢……收在公賬上應(yīng)用?!?br />(3).稱賄買衙役的錢。 清 遯廬 《童子軍·探獄》:“要開地獄團(tuán)圞會,須納衙門功德錢?!?/div>
《國語辭典》:火工道人  拼音:huǒ gōng dào rén
寺廟、道觀中管理香油燈燭的人?!端疂G傳》第一回:「真人等懼怕太尉權(quán)勢,只得喚幾個火工道人來,先把封皮揭了。」
分類:僧寺雜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