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磨勘  拼音:mó kān
1.推求學理。清。黃宗羲《明儒學案。卷二○。江右學王門案五。太常王塘南先生時槐》:「塘南之學,八十年磨勘至此,可謂洞徹心境者矣!」
2.古時勘察官吏的成績。唐。德宗〈磨勘內侍官結階敕〉:「并結階累勛階者,并且當司磨勘,具銜奏來?!?br />3.明、清科舉時,對鄉(xiāng)、會試卷,按例須進呈,派翰林院儒臣覆核,檢查詞句、書法是否符合規(guī)定,稱為「磨勘」。見明。黃佐《翰林記。卷一一。評駁進呈試錄》、清。孫承澤《天府廣記。卷一七。禮部磨勘》。
《漢語大詞典》:儒臣
(1). 漢 稱博士官為儒臣。 漢 揚雄 《百官箴·博士箴》:“儒臣司典,敢告在賓?!?br />(2).泛指讀書人出身的或有學問的大臣。新唐書·宗室宰相傳·李福:“ 大中 時, 黨項羌 震擾,議者以將臣貪牟產虜怨,議擇儒臣治邊。” 宋 陳亮 《及第謝恩和御賜詩韻》:“復讎自是平生志,勿謂儒臣鬢髮蒼。” 清 昭梿 嘯亭雜錄·太宗讀金史:“曾命儒臣翻譯三國志及 遼 、 金 、 元 史、性理諸書,以教國人。”
《漢語大詞典》:將臣(將臣)
武臣。與儒臣相對。新唐書·李福傳:“時 黨項羌 震擾,議者以將臣貪牟產虜怨,議擇儒臣治邊?!?/div>
分類:武臣儒臣
《漢語大詞典》:經帷(經?。?/div>
猶經筵。古代君主研讀經史之處。置儒臣侍讀侍講。 宋 曾鞏 《代翰林侍讀學士錢藻遺表》:“文辭、講説、制策之科,眾稱華選;儒館、掖垣、經帷之職,世謂清涂。” 宋 葉紹翁 四朝聞見錄·甲戌進士:“﹝ 徐 ﹞謂不宜置經帷?!?明 李東陽 《賀體齋兼學士》詩之一:“經帷久輟班仍在,吏牘全拋夢亦清。”參見“ 經筵 ”。
《國語辭典》:經筵(經筵)  拼音:jīng yán
舊日帝王聽講經籍的地方?!端问贰>硪黄?。哲宗本紀一》:「開經筵,講魯論,讀三朝寶訓?!?/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