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國論(國論)  拼音:guó lùn
1.有關國家重大事項的討論、主張?!稘h書。卷八三。薛宣朱博傳。薛宣》:「其法律任廷尉有馀,經術文雅足以謀王體,斷國論?!?br />2.全國的輿論。如:「自從這個事件發(fā)生以后,國論紛紛,民心憤慨,影響不少?!?/div>
《漢語大詞典》:邦禮(邦禮)
有關國家禮治之事。《書·周官》:“宗伯掌邦禮,治神人,和上下?!?孔 傳:“春官卿宗廟官長,主國禮治,天、地、神祇、人鬼之事及國之吉兇?!?/div>
《漢語大詞典》:倉法(倉法)
有關國家糧倉管理事務的條例法律。 宋 蘇軾 《論倉法札子》:“臣竊謂倉法者,一時權宜指揮,天下之所駭,古今之所無,圣代之猛政也。” 宋 蘇軾 《論倉法札子》:“今倉法不滿百錢入徒,滿十貫刺配 沙門島 ,豈非以鈞石報銖兩乎?”
《漢語大詞典》:九風(九風)
指有關國運的九種社會動向。 漢 荀悅 申鑒·政體:“惟察九風,以定國常。一曰治,二曰衰,三曰弱,四曰乖,五曰亂,六曰荒,七曰叛,八曰危,九曰亡?!?/div>
《國語辭典》:國防(國防)  拼音:guó fáng
國家為防御外患,并保衛(wèi)國土完整、國民安全,所設置的一切軍事設施?!逗鬂h書。卷七○。孔融傳》:「臣愚以為宜隱郊祀之事,以崇國防?!?/div>
《國語辭典》:咨文  拼音:zī wén
一種公文。用于平行機關。今僅總統(tǒng)與立法、監(jiān)察兩院公文往復時使用。
《國語辭典》:防務(防務)  拼音:fáng wù
一切防御措施。如:「為保障國家安全,防務工作馬虎不得?!埂肚迨犯濉>硪蝗?。兵志九》:「及拳匪肇釁,聯軍北犯,沽口炮臺,毀于一旦,北洋沿海防務,遂日形懈弛云?!?/div>
《國語辭典》:統(tǒng)購(統(tǒng)購)  拼音:tǒng gòu
統(tǒng)一購買。如:「陳先生負責統(tǒng)購文具用品?!?/div>
《漢語大詞典》:統(tǒng)銷(統(tǒng)銷)
國家對某些有關國計民生的重要物資實行有計劃的統(tǒng)一銷售。
《國語辭典》:國家大事(國家大事)  拼音:guó jiā dà shì
有關國家政治、經濟、民生等的重大事件。
《國語辭典》:戒嚴法(戒嚴法)  拼音:jiè yán fǎ
有關國家遇到戰(zhàn)爭或叛亂時,總統(tǒng)得經行政院會議決議,立法院通過或追認,對于全國或某一地區(qū)實施戒嚴,規(guī)定宣告戒嚴之程序、時間、地域以及軍事最高司令官權責等之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