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方技  拼音:fāng jì
醫(yī)卜星相各種技術(shù)?!稘h書藝文志》有〈方技略〉。
《漢語大詞典》:熊經(jīng)(熊經(jīng))
(1).如熊攀樹而懸。形容人臨危恐懼之狀。《文選·宋玉〈高唐賦〉》:“傾岸洋洋,立而熊經(jīng)。久而不去,足盡汗出?!?李善 注:“言岸既將傾,水流又迅,故立者恐懼,而似熊經(jīng)。傾岸之勢,其水洋洋,避立之處,如熊之在樹。” 張銑 注:“熊經(jīng),如熊攀樹而立,其身僂佝?!?br />(2).古代導(dǎo)引養(yǎng)生之法。狀如熊攀樹而懸。 明 唐順之 《贈袁御醫(yī)芳洲》詩:“熊經(jīng)自信窺真訣,鴻寳還將獻(xiàn)至尊?!?清 王圖炳 《游仙》詩:“青雀西飛繞 集靈 , 麻姑 仙訣悟熊經(jīng)?!眳⒁姟?熊經(jīng)鳥申 ”、“ 熊經(jīng)鴟顧 ”。
《國語辭典》:服氣(服氣)  拼音:fú qì
1.一種道家修養(yǎng)的方法。《晉書。卷八○。王羲之傳》:「常服氣,一氣千馀息?!?br />2.內(nèi)心悅服、欽佩?!段拿餍∈贰返谒幕兀骸附鹄蠣敳豢献?,一定吃住了我替他找,打了黃舉人,眾紳士又不服氣,也來找到我?!?/div>
《漢語大詞典》:觀頤(觀頤)
謂觀察研究養(yǎng)生之道。易·頤:“觀頤,自求口實(shí)?!?孔穎達(dá) 疏:“觀頤者,頤,養(yǎng)也,觀此圣人所養(yǎng)物也。” 晉 荀勖 《晉四廂樂歌·賓之初筵》:“胥之陪寮,憲茲度楷。觀頤養(yǎng)正,降??踪伞!?明 何良俊 四友齋叢說·尊生:“欲希長年,此宜深戒,而亦養(yǎng)老奉親與觀頤自養(yǎng)者之所當(dāng)知也?!?/div>
《漢語大詞典》:火傳(火傳)
莊子·養(yǎng)生主:“指窮於為薪,火傳也,不知其盡也?!?王先謙 集解:“形雖往而神常存,養(yǎng)生之究竟,薪有窮火無盡?!贝擞黟B(yǎng)生者隨變?nèi)位c物俱遷,形體雖有生滅,而精神如火種綿延不絕。后因以“火傳”指品質(zhì)、道理或事業(yè)代代流傳。 南朝 梁 王僧孺 《豫州墓志銘》:“思 魯連 之辭賞,慕 田疇 之高蹈,而火傳川逝,長途已迫?!?/div>
分類:養(yǎng)生
《漢語大詞典》:靈飛(靈飛)
(1).指修身養(yǎng)生之術(shù)。 南朝 宋 鮑照 《藥奩銘》:“水玉出煙,靈飛生光?!?錢振倫 注:“《漢武內(nèi)傳》:‘求道益命,皆須五帝六甲靈飛之術(shù),六丁六壬名字之號?!?br />(2).道教經(jīng)典《靈飛經(jīng)》的省稱。 清 龔自珍 《己亥雜詩》之二五一:“今夕《靈飛》何甲子? 上清 齋設(shè)記心頭?!?劉逸生 注:“今晚在道家的經(jīng)典算是什么日辰呢?《靈飛》,道教經(jīng)典中有《上清靈飛六甲真文經(jīng)》?!眳⒁姟?靈飛經(jīng) ”。
(3).仙人腰帶名。漢武帝內(nèi)傳:“ 王母 上殿……光儀淑穆,帶靈飛大綬,腰佩分景之劍。”云笈七籤卷二十:“ 玄皇夫人 ……衣飛錦羅帬、鳳文錦帔,帶靈飛紫綬?!?br />(4).仙童名。云笈七籤卷五三:“從靈飛仙童三十九人,下治兆身洞房宮中。”云笈七籤卷八十:“靈飛秀太微,玉女翠朱瓊,窈窕飛空出,飄飄乘空生?!?br />(5).謂得道成仙。 南朝 宋 朱昭之 《難顧道士夷夏論》:“大則靈飛羽化,小則輕強(qiáng)無疾,以存其身,即而効之也?!?/div>
《漢語大詞典》:靈飛經(jīng)(靈飛經(jīng))
道經(jīng)名。今《道藏》中有上清瓊宮靈飛六甲左右上符上清瓊宮靈飛六甲箓二種,合稱《靈飛經(jīng)》。 唐 書法家 鍾紹京 寫有《靈飛經(jīng)帖》。 清 昭槤 嘯亭續(xù)錄·稗事數(shù)則:“﹝ 甘嘯嵒 ﹞詩文上宗七子,殊有豪氣,為旗籍文士之冠,然不甚工楷書。有某大臣延其書寫奏牘,先生以《靈飛經(jīng)》法為之。”
《漢語大詞典》:叩齒(叩齒)
(1).牙齒上下相碰擊。古代的一種養(yǎng)生之法。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xùn)·養(yǎng)生:“吾嘗患齒,搖動欲落,飲食熱冷皆苦疼痛。見抱樸子有牢齒之法,早朝叩齒三百下為良,行之?dāng)?shù)日,即便平愈?!?唐 白居易 《晚起閑行》詩:“皤然一老子,擁裘仍隱幾。坐穩(wěn)夜忘眠,臥安朝不起。起來無可作,閉目時叩齒?!?宋 周密 《癸辛雜識前集·胎息》:“每日以子時后,披衣坐,面東或南,盤足坐,叩齒三十六通?!?清 曹寅 《惠山納涼歌》:“臨風(fēng)叩齒漱寒泉,今夜移舟 太湖 尾?!?br />(2).道家所行的祝告儀式之一。叩左齒為鳴天鼓,叩右齒為擊天磬,驅(qū)祟降妖用之。當(dāng)門上下八齒相叩,為鳴法鼓,通真、朝奏用之。 宋 無名氏 《燈下閑談·墜井得道》:“道士乃臨楹秉簡,叩齒焚香?!?span id="bkhz1ls" class="book">《水滸傳》第七回:“眾人有叩齒的,齊道:‘赤口上天,白舌入地?!?span id="qnvizx7" class="book">《醒世恒言·勘皮靴單證二郎神》:“ 韓夫人 叩齒禮拜。”
《漢語大詞典》:行氣(行氣)
(1).道教語。指呼吸吐納等養(yǎng)生方法的內(nèi)修功夫。史記·龜策列傳:“南方老人用龜支牀足,行二十餘歲,移牀,龜尚生不死,龜能行氣導(dǎo)引?!?晉 葛洪 抱樸子·微旨:“明吐納之道者,則曰唯行氣可以延年矣;知屈伸之法者,則曰唯導(dǎo)引可以難老矣?!?唐 王維 《贈焦道士》詩:“天老能行氣,吾師不養(yǎng)空。”
(2).中醫(yī)指輸送精氣。《素問·太陰陽明論》:“帝曰:‘脾與胃以膜相連耳,而能為之行其津液,何也?’ 岐伯 曰:‘足太陰者,三陰也,其脈貫胃,屬脾,絡(luò)嗌,故太陰為之行氣於三陰;陽明者,表也,五藏六府之海也,亦為之行氣於三陽。’”
(3).指使氣血暢通。左傳·昭公九年:“味以行氣,氣以實(shí)志。” 杜預(yù) 注:“氣和則志充?!?br />(4).指行文氣勢。 唐 司空圖 《二十四詩品·勁健》:“行神如空,行氣如虹, 巫峽 千尋,走云連風(fēng)。”
《漢語大詞典》:踵息
道家煉氣養(yǎng)生之法。亦指呼吸徐緩深沉。語本莊子·大宗師:“真人之息以踵,眾人之息以喉?!?成玄英 疏:“真人心性和緩,智照凝寂。至於氣息,亦復(fù)徐遲。腳踵中來,明其深靜也?!?宋 陸游 《獨(dú)學(xué)》詩:“踵息無聲酣午枕,舌根忘味美晨烹?!?清 金農(nóng) 《廣陵秋日雜作》詩之三:“屢訪花隱翁,踵息無一聲?!?/div>
《國語辭典》:引導(dǎo)(引導(dǎo))  拼音:yǐn dǎo
1.領(lǐng)導(dǎo)?!赌鲜?。卷六三。王神念傳》:「有一群魚躍水飛空引導(dǎo),賊望官軍上有五色云,雙龍挾艦行甚迅疾。」《三國演義》第三三回:「但須得識徑路者為引導(dǎo)耳?!?br />2.道家修煉的方法之一,即導(dǎo)引。漢。王充《論衡。自紀(jì)》:「適輔服藥引導(dǎo),庶冀性命可延?!?/div>
《漢語大詞典》:吸風(fēng)(吸風(fēng))
(1).道家辟谷養(yǎng)生之術(shù)。謂吸食天地之精氣。參見“ 吸氣 ”。
(2).猶言吸西北風(fēng)。比喻挨餓;沒東西可吃。 明 陳汝元 《金蓮記·飯魚》:“都似你這樣一錢不捨,我難道在此吸風(fēng)?也用動個本,乞骸骨歸田了?!?/div>
《國語辭典》:吸氣(吸氣)  拼音:xī qì
1.吸入空氣。
2.道家指吸收天地間的精華之氣。《關(guān)尹子。四符》:「吸氣以養(yǎng)精,如金生水,吸風(fēng)以養(yǎng)神,如木生火,所以假外以延精神?!?/div>
《漢語大詞典》:鍊精
道家養(yǎng)生法的一種。漢武帝內(nèi)傳:“玉泉者,口中液也,朝未起。早起漱液滿口,乃吞服之,琢齒二七過,如此者三,乃止,名曰鍊精,使人長生也?!?明 宋濂 《傅同虛象贊》:“將求子於外兮,則鍊精於三田?!?/div>
《漢語大詞典》:厚養(yǎng)(厚養(yǎng))
(1).以優(yōu)厚的待遇供養(yǎng)。戰(zhàn)國策·秦策一:“廢文任武,厚養(yǎng)死士?!?span id="jwovcjm" class="book">《史記·淮南衡山列傳》:“ 長 不奉法度,不聽天子詔,乃陰聚徒黨乃謀反者,厚養(yǎng)亡命,欲以有為?!?清 昭槤 嘯亭續(xù)錄·張夫子:“先 烈王 諫曰:‘此人既不懼死,奈何殺之以成其名!’上從之,命 達(dá)文成 厚養(yǎng)之。”
(2).優(yōu)厚的待遇。 明 何景明 《何子·功實(shí)》:“夫好功之臣,人主所不易使者,非有厚養(yǎng)則不獲其死力?!?br />(3).善于養(yǎng)生。 清 唐甄 潛書·兩權(quán):“今有厚養(yǎng)之士,節(jié)食,遠(yuǎn)色,導(dǎo)氣,服藥,身無疾病,可以長年。”
《漢語大詞典》:餌藥(餌藥)
服藥。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xùn)·養(yǎng)生:“凡欲餌藥, 陶隱居 《太清方》中總録甚備,但須精審,不可輕脫?!?宋 龔頤正 芥隱筆記·餌藥:“人無故不應(yīng)餌藥?!碧刂感薜婪灭B(yǎng)生長壽藥。新唐書·成汭傳:“﹝ 汭 ﹞晚喜術(shù)士,餌藥濱死而蘇?!?span id="a72mewt" class="book">《宋史·方技傳·丁少微》:“ 少微 長服氣,多餌藥,年百餘歲,康強(qiáng)無疾。”
《國語辭典》:比壽(比壽)  拼音:bǐ shòu
年齡同高。三國魏。嵇康〈養(yǎng)生論〉:「若此以往,恕可與羨門比壽,王喬爭年?!?/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