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荻筆(荻筆)  拼音:dí bǐ
以荻桿當(dāng)筆,在灰土上學(xué)習(xí)寫字。見《南史。卷七六。隱逸傳下。陶弘景傳》。
《國語辭典》:書卷氣(書卷氣)  拼音:shū juàn qì
讀書人溫雅的氣質(zhì)。如:「飽讀詩書者自然散發(fā)出書卷氣?!?/div>
《國語辭典》:蠟箋(蠟箋)  拼音:là jiān
經(jīng)過加蠟處理的紙。表面光滑不吸墨,寫字不易暈開。墨乾以后,墨色湛亮?!痘ㄔ潞邸返谝涣兀骸敢娪幸粡埿?,一付蠟箋擱在架上,便說道:『你這屋里卻沒有橫額,我和你寫罷!』說畢,就將宣紙蠟箋,一齊取下?!?/div>
《國語辭典》:正鋒(正鋒)  拼音:zhèng fēng
一種運筆方式。使用毛筆書寫時,無論如何運轉(zhuǎn),筆鋒保持在筆畫的中間。也稱為「中鋒」。
《漢語大詞典》:鉤提(鉤提)
亦作“鉤提”。 謂寫字。鉤、提皆書法用筆術(shù)語。 宋 陸游 《嘲子聿》詩:“講誦多 吳 語,鉤提學(xué)佐書?!?/div>
《漢語大詞典》:布字
謂寫字或著述。 隋 薛道衡 《詠苔紙》詩:“今來承玉管,布字改銀鉤?!?唐 李庾 《西都賦》:“或獻凱作名以宣帝功,或布字綴行以達皇風(fēng)?!?/div>
分類:寫字著述
《國語辭典》:書桌(書桌)  拼音:shū zhuō
讀書用的桌子。
《國語辭典》:腕法  拼音:wàn fǎ
執(zhí)筆寫字時用腕的方法。有枕腕、提腕、懸腕三種。
《國語辭典》:枕腕  拼音:zhèn wàn
一種寫書法時執(zhí)筆的腕法。通常是手腕平放于桌面,或以左手或用臂擱墊于右腕之下。適合寫小字。
《國語辭典》:鋼筆(鋼筆)  拼音:gāng bǐ
1.金屬筆尖,內(nèi)有吸存墨水管的筆。
2.在鋼版的蠟紙上寫油印文件所用的筆。也稱為「鐵筆」。
《國語辭典》:簡板(簡板)  拼音:jiǎn bǎn
樂器名,打擊樂器。用兩片長竹片組成,靠近下端處各置一銅鈸,用左手夾擊發(fā)聲,常與漁鼓合用。此樂器多用于戲曲或道情類的說唱樂曲中。
《國語辭典》:簡版(簡版)  拼音:jiǎn bǎn
宋朝人本以書帖與朋友往來,后以金漆版代替,稱為「簡版」。而后恐泄露消息,改用兩版相連,以紙封其邊際的金漆版,仍稱為「簡版」。見宋。陸游《老學(xué)庵筆記》卷三。也稱為「牌子」。
《漢語大詞典》:寫手(寫手)
(1).抄手,抄胥。 清 顧炎武 《答俞右吉書》:“因乏寫手,一時未得奉寄?!?br />(2).擅長寫字或?qū)懳恼碌娜恕?陸文夫 《不平者》:“ 王大爺 嘴快,說起當(dāng)初如何去請那個寫手寫了一份狀子,那狀子里寫了些什么東西。”
《漢語大詞典》:寫字臺
辦公、寫字等用的桌子,一般有幾個抽屜,有的還有一個小柜子。
《漢語大詞典》:懸手(懸手)
寫字時手腕懸空,不著幾案。 宋 陳師道 后山談叢卷一:“ 蘇 黃 兩公皆喜書,不能懸手…… 蘇公 論書,以手抵案,使腕不動為法。”參見“ 懸腕 ”。
《國語辭典》:懸腕(懸腕)  拼音:xuán wàn
寫字時腕部到肘全部懸空,不接觸桌面。也稱為「懸肘」。
《國語辭典》:學(xué)書紙(學(xué)書紙)  拼音:xué shū zhǐ
練習(xí)寫字的紙。《喻世明言。卷三六。宋四公大鬧禁魂張》:「把窗柵再接住,把小釘兒釘著,再把學(xué)書紙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