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習指南
其它
簡繁轉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果:
全部
300
詞典
44
分類詞匯
256
共300,分20頁顯示
上一頁
1
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4
5
6
7
下一頁
詞典
(續(xù)上)
勞動權
勞動生產率
勞動者
勞動資料
勞動節(jié)
勞動教養(yǎng)
勞動合同制
勞動保護
勞動保險
勞動對象
勞動二重性
勞動法
勞動改造
勞動互助社
分類詞匯
作業(yè)
《漢語大詞典》:
勞動權(勞動權)
獲得有保障的工作和合理的勞動報酬的權利。我國憲法對于公民的勞動權予以確認。
分類:
獲得
保障
和合
合理
勞動
報酬
權利
《漢語大詞典》:
勞動生產率(勞動生産率)
即生產某種產品的勞動效率。用單位時間內生產某種產品的數量或單位產品所需的勞動時間來表示。勞動生產率的高低取決于勞動者技術的熟練程度、科學和技術的發(fā)展水平、生產組織和勞動組織的形式及各種自然條件等。 毛澤東
《論十大關系》
四:“拿工人講,工人的勞動生產率提高了,他們的勞動條件和集體福利就需要逐步有所改進?!?/div>
分類:
產品
勞動
效率
時間
內生
數量
所需
動時
《國語辭典》:
勞動者(勞動者)
拼音:
láo dòng zhě
用勞力換取酬勞的人。
分類:
勞動者
勞動
從事
事體
體力
腦力勞動
依靠
收入
《漢語大詞典》:
勞動資料(勞動資料)
人用來影響和改變勞動對象的一切物質資料的總和,包括生產工具、土地、建筑物、道路、運河、倉庫等等,其中起決定作用的是生產工具。
分類:
影響
響和
物質
資料
總和
《國語辭典》:
勞動節(jié)(勞動節(jié))
拼音:
láo dòng jié
為表彰勞動者的社會貢獻而制定的節(jié)日。西元1889年,國際勞動者同盟在巴黎集會,議定5月1日為國際勞動節(jié),現今多數國家亦將勞動節(jié)訂于這一天,因此也通稱為「國際勞動節(jié)」或「五一勞動節(jié)」。
分類:
國際
勞動
全世界
動人
人民
民團
團結
戰(zhàn)斗
節(jié)日
《國語辭典》:
勞動教養(yǎng)(勞動教養(yǎng))
拼音:
láo dòng jiào yǎng
對違法但又不構成刑責,或不需給予刑事處罰的違法罪犯和少年犯,進行強制性教育改造的一種行政措施。
分類:
違反
法紀
不成
刑事責任
有勞
勞動
動能
能力
實行
強制
改造
措施
《漢語大詞典》:
勞動合同制(勞動合同制)
指在社會主義生產資料公有制的基礎上,本著兼顧國家、集體和個人三者利益的原則,通過簽訂勞動合同,明確國家或集體單位同勞動者個人之間的勞動關系和各項責、權、利,使勞動者能進能出、能上能下的一種用工制度。它適用于各行各業(yè)的各種用工形式,包括長期工、輪換工、臨時工、季節(jié)工等。
分類:
社會主義
生產資料
公有制
基礎
《漢語大詞典》:
勞動保護(勞動保護)
保護勞動者在生產中的安全與健康的措施,如改善勞動條件、防止職工傷亡事故、預防職業(yè)中毒和環(huán)境污染、規(guī)定勞動和休息時間,以及保護女職工和未成年工的措施等。
分類:
保護
勞動者
安全
健康
措施
《國語辭典》:
勞動保險(勞動保險)
拼音:
láo dòng bǎo xiǎn
指勞工保險。
分類:
國家
保障
工人
職員
給予
物質
幫助
制度
《漢語大詞典》:
勞動對象(勞動對象)
政治經濟學上指在勞動中被采掘和加工的東西。它可以是自然界原來有的,如地下礦石;也可以是加過工的原材料,如棉花、鋼材等。
分類:
政治
治經
經濟學
在勞
勞動
動中
采掘
加工
東西
《漢語大詞典》:
勞動二重性(勞動二重性)
生產商品的勞動所具有的具體勞動和抽象勞動的兩重屬性。 馬克思 發(fā)現了勞動二重性,為勞動創(chuàng)造價值的學說奠定了科學基礎。
分類:
商品
勞動
兩重
屬性
《漢語大詞典》:
勞動法(勞動法)
調整勞動關系以及由此產生的其他關系的法規(guī)的總稱。
分類:
調整
勞動
由此
產生
法規(guī)
《漢語大詞典》:
勞動改造(勞動改造)
對判處徒刑的罪犯,凡有勞動能力的,強迫他們在勞動中改造自己,成為新人。是改造犯罪分子的重要手段之一。
分類:
判處
徒刑
罪犯
凡有
有勞
勞動
動能
能力
《漢語大詞典》:
勞動互助社(勞動互助社)
第二次國內革命戰(zhàn)爭時期,紅色區(qū)域農民在個體經濟的基礎上,為調劑勞動力所建立的勞動互助組織。 毛澤東
《關于農業(yè)合作化問題》
:“那時,在 江西 是勞動互助社和耕田隊,在 陜北 是變工隊,在 華北 、 華東 和 東北 各地是互助組?!?王觀瀾
《葉坪鄉(xiāng)的查田運動》
:“為了解決勞動力不足的困難,還組織了勞動互助社?!?/div>
分類:
二次
革命戰(zhàn)爭
紅色
區(qū)域
農民
基礎
《國語辭典》:
作業(yè)(作業(yè))
拼音:
zuò yè
1.工作?!豆茏?。輕重丁》:「行令半歲,萬民聞之,舍其作業(yè),而為囷京以藏菽粟五谷者過半?!埂妒酚洝>戆?。高祖本紀》:「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產作業(yè)?!?br />2.學生的課業(yè)。如:「數學作業(yè)」、「家庭作業(yè)」。
3.作孽。《大宋宣和遺事。亨集》:「一只手把個紅葫蘆口,一只手拍著葫蘆口道:『業(yè)畜不要作業(yè),收來收來!』」《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七:「我當日實是年紀后生,有些不老成。故見得外邊造出作業(yè)的話來。」
4.為達到指定的目標,所從事的實際活動。
分類:
作業(yè)
勞動
從事
完成
所從
造孽
學習
業(yè)務
罪孽
軍事訓練
任務
布置
粵公網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于本站
聯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