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北軍(北軍)
(1). 漢 代守衛(wèi)京師的屯衛(wèi)兵。 未央宮 在京城西南,其衛(wèi)兵稱南軍; 長樂宮 在京城東面偏北,其衛(wèi)兵稱北軍。 文帝 時合南北軍,其后宮室日增,南軍名沒,而北軍名存。 東漢 沿之,置北軍中候,掌監(jiān)五營,稱為北軍五校。史記·呂太后本紀:“七月中, 高后 病甚,迺令 趙王 祿 為上將軍,軍北軍; 呂王 產 居南軍。”后漢書·逸民傳·嚴光:“帝疑其 光 ,乃備安車玄纁,遣使聘之。三反而后至。舍於北軍,給床褥,太官朝夕進膳?!眳㈤?清 俞正燮 癸巳類稿·漢南北軍義。
(2).指 唐 代皇帝的北衙禁軍。 唐 張說 《潁川郡太夫人陳氏神道碑》:“ 神龍 三年七月五日,北軍作難, 西華 失守,騎入宮壼,兵纏御樓。公孤劍凌鋒,羣兇奪氣,倉促之際,安危是屬?!?唐 韓愈 《順宗實錄四》:“自 叔文 歸第, 伾 日詣中人并 杜佑 ,請起 叔文 為相,且總北軍?!?span id="sld6orj" class="book">《資治通鑒·德宗貞元十九年》:“ 建中 初,敕京城諸使及府縣繫囚,每季終委御史巡按,有寃濫者以聞;近歲,北軍移牒而已?!?胡三省 注:“宦官勢橫,御史不敢復入北軍按囚。”
(3).指北洋軍閥的軍隊。 魯迅 《書信集·致蔡元培》:“近知 江 北一帶,頗有散兵,半是北軍舊屬?!?郭沫若 《北伐途次》一:“車是普通的三等客車,因為車上的電燈設備被北軍破壞了還沒有復元,車廂中只點著幾盞馬燈。”
《漢語大詞典》:南北軍(南北軍)
漢 代的南軍與北軍的合稱。漢書·刑法志:“天下既定,踵 秦 而置材官於郡國,京師有南北軍之屯?!?清 俞正燮 癸巳類稿·漢南北軍義:“今案 高祖 時之南北軍,以衛(wèi)兩宮。 漢 五年,治 長樂宮 ,八年,治 未央宮 ,皆有衛(wèi)。 長樂 在東為北軍, 未央 在西南為南軍……至 文帝 時,乃合南、北軍,夜拜 宋昌 為衛(wèi)將軍,鎮(zhèn)撫南北軍?!眳⒁姟?南軍 ”、“ 北軍 ”。
分類:南軍北軍
《漢語大詞典》:中壘(中壘)
西漢 有中壘校尉,掌北軍營壘之事, 東漢 省。 劉向 曾任此職,后世因以“中壘”稱之。 唐 獨孤及 《送李賓客荊南迎親》詩:“宗室 劉中壘 ,文場 謝客兒 ?!?清 張佩綸 《論閨秀詩》之二四:“列傳不參 中壘 法,當時選政笑 顏殷 。”
《漢語大詞典》:南軍(南軍)
(1). 西漢 禁衛(wèi)軍有南軍北軍之分,南軍守衛(wèi) 未央宮 ,由衛(wèi)尉統(tǒng)領。因 未央宮 在 長安 城內的南面,故稱。史記·呂太后本紀:“ 高后 病甚,迺令 趙王 呂祿 為上將軍,軍北軍; 呂王 產 居南軍?!?span id="unkh76z" class="book">《舊唐書·職官志三》:“ 漢 置南北軍,掌衛(wèi)京師。南軍,若今諸衛(wèi)也;北軍,若今羽林軍也?!?唐 杜牧 《題商山四皓廟》詩:“南軍不袒左邊袖,四老安 劉 是滅 劉 ?!?br />(2).南方的軍隊。后漢書·袁紹傳:“ 紹 進保 陽武 。 沮授 説 紹 曰:‘北兵雖眾,而勁果不及南軍;南軍穀少,而資儲不如北?!?br />(3).特指 南朝 的軍隊。南齊書·魏虜傳:“至夜各舉兩火,虜眾望見,謂是南軍大至,一時奔退?!?br />(4).指軍隊中之南路軍。
《國語辭典》:偏袒  拼音:piān tǎn
1.裸露肩臂?!妒酚洝>硪灰欢?。平津侯傳》:「陳涉無千乘之尊,尺土之地,身非王公大人名族之后,無鄉(xiāng)曲之譽,非有孔、墨、曾子之賢,陶朱、猗頓之富也,然起窮巷,奮棘矜,偏袒大呼而天下從風,此其故何也?」《聊齋志異。卷一。畫壁》:「一老僧說法座上,偏袒繞視者甚眾。」
2.私心庇護一方。如:「我用心公正,絕不偏袒誰?!?/div>
《漢語大詞典》:袒右
(1).脫去右袖,露出右臂。古代罪人受刑的標志。儀禮·鄉(xiāng)射禮“司射適堂西,袒決遂” 唐 賈公彥 疏:“凡事無問吉兇,皆袒左……惟有受刑袒右。”參見“ 袒左 ”。
(2).脫去右袖,露出右臂。古時表示參加起事的標志。戰(zhàn)國策·齊策六:“ 王孫賈 乃入市中曰:‘ 淖齒 亂 齊國 ,殺 閔王 ,欲與我誅者袒右?!腥藦恼咚陌偃?,與之誅 淖齒 ,刺而殺之?!?span id="owognph" class="book">《漢書·陳勝傳》:“乃詐稱公子 扶蘇 、 項燕 ,從民望也。袒右,稱 大楚 ?!?顏師古 注:“袒右者,脫右肩之衣。當時取異於凡眾也?!?br />(3). 漢 呂后 死,太尉 周勃 入北軍,“行令軍中曰:‘為 呂氏 右袒,為 劉氏 左袒?!娊宰筇弧!?周勃 遂率兵盡殺 呂 黨。事見史記·呂太后本紀。后遂以“袒右”表示對舊勢力的擁護。 李大釗 《新舊思潮之激戰(zhàn)》:“若是公眾袒右你們,那個能夠推倒你們?!?/div>
《漢語大詞典》:袒左
古行禮時,袒出上衣之左袖,以左袖插入前襟之右,而露出裼衣;或袒所有衣服之左袖,而露出左臂。古代凡禮事皆左袒。儀禮·鄉(xiāng)射禮“司射適堂西,袒決遂” 唐 賈公彥 疏:“凡事無問吉兇,皆袒左,是以《士喪》主人左袒,此及《大射》亦皆袒左,不以兇吉相反,惟有受刑袒右?!?/div>
《漢語大詞典》:軍笳(軍笳)
古代塞北軍用的管樂器。 茅盾 《賣豆腐的哨子》:“也不是它那類乎軍笳、然而已頗小規(guī)模的悲壯的顫音,使我聯(lián)想到另一方面的煙云似的過去。” 馮至 《海濱》詩:“那邊是悲切的軍笳,樹林蟬聲像火焰;波浪把一座太陽,閃化作星光萬點?!?/div>
《國語辭典》:酈寄賣友(酈寄賣友)  拼音:lì jì mài yǒu
酈寄,漢朝人,字況,與時任北軍將軍之呂祿友善。呂后過世后,大臣欲殺諸呂以鏟除外戚勢力。時太尉周勃遂挾持酈寄的父親,令酈寄騙呂祿出游,再趁機入據北軍,誅殺呂祿。時人稱此事為「酈寄賣友」。見《漢書。卷四一。樊酈滕灌傅靳周傳。酈商》。南朝齊。丘巨源〈為尚書符荊州〉:「雖呂布販君,酈寄賣友,方之斯人,未足為酷?!?/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