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6詞典 2分類詞匯 4
《駢字類編》:十寸
禮記王制:古者以周尺八尺曰步。注:周尺之?dāng)?shù)未詳聞也。按,禮制周猶以十寸為尺。 宋史律歷志:周用八寸十寸尺。八寸尺為釜之方。十寸尺為釜之深。而容六斗二升千二百八十龠也。 淮南子:律以當(dāng)辰,音以當(dāng)日。日之?dāng)?shù)十,故十寸而為尺,十尺而為丈。 獨斷:夏以十三月為正,十寸為尺,律中太簇。
分類:十寸
《國語辭典》:一尺還他十寸(一尺還他十寸)  拼音:yī chǐ huán tā shí cùn
一尺等于十寸。一尺還他十寸比喻雙方所給正好相當(dāng)。
《國語辭典》:咫尺  拼音:zhǐ chǐ
形容距離很近。如:「近在咫尺」?!段倪x。揚雄。長楊賦》:「且盲者不見咫尺,而離婁燭千里之隅。」《初刻拍案驚奇》卷三六:「須臾大雪,咫尺昏黑。」
《漢語大詞典》:一尺
(1).表度量。十寸為一尺。莊子·天下:“一尺之棰,日取其半,萬世不竭?!?漢 劉向 說苑·辨物:“度量衡以黍生之為一分,十分為一寸,十寸為一尺?!?span id="a3ewpga" class="book">《水滸傳》第八四回:“原來那 天山勇 ,馬上慣使漆抹弩,一尺來長鐵翎箭,有名喚做一點油?!?br />(2).形容極短或極寬,多含夸張之意,非實指。《韓詩外傳》卷七:“ 子貢 曰:‘兩國搆難,壯士列陣,塵埃漲天。 賜 不持一尺之兵、一斗之糧,解兩國之難。’” 漢 趙曄 吳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傳:“市吏於是與 子胥 俱入見王, 王僚 恠其狀偉,身長一丈,腰十圍,眉間一尺?!?唐 孟郊 《秋懷》詩之三:“一尺月透戶,仡栗如劍飛。”
《漢語大詞典》:指尺
(1).古時以中指中節(jié)的長度為一寸,十寸為尺,以指為度而量,故稱指尺。 宋 朱熹 《深衣制度》:“裁用細(xì)白布,度用指尺?!弊ⅲ骸爸兄钢泄?jié)為寸?!?br />(2).度量,衡鑒。 章炳麟 《國故論衡·明見》:“萬物,物也;造物者,非物邪!孰指尺之者?無指尺則無驗,是狂舉也?!?/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