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日官
古代掌天象歷數(shù)之官。左傳·桓公十七年:“天子有日官,諸侯有日御。” 杜預(yù) 注:“日官、日御,典歷數(shù)者。” 楊伯峻 注:“天子日官蓋即太史,職掌天象?!?span id="xpgnffh" class="book">《后漢書·張衡傳》:“曩滯日官,今又原之?!?李賢 注:“日官,史官也?!?王先謙 集解:“是再為太史令也。”《魏書·律歷志下》:“及卯金受命,年歷屢改,當涂啟運,日官變業(yè),分路揚鑣,異門馳騖?!?宋 曾鞏 《本朝政要策·歷》:“自時以后,至於 梁 唐 ,日官之任缺焉?!?/div>
《國語辭典》:玉歷(玉曆)  拼音:yù lì
1.歷書。唐。白居易郡中春宴因贈諸客〉詩:「是時歲二月,玉歷布春分?!?br />2.正朔,引申為氣數(shù)、國運。「歷」文獻異文作「歷」。南朝梁。江淹〈建平王慶改號啟〉:「皇衢水謐,則玉歷惟禎?!?br />3.玉膏,民間傳說中的仙藥。北周。庾信蒙賜酒〉詩:「金膏下帝臺,玉歷在蓬萊?!?/div>
《漢語大詞典》:玉瀝(玉瀝)
(1).玉膏。傳說服之即得仙道。 北周 庾信 《周譙國公夫人步陸孤氏墓志銘》:“是以天厲之疾,遂成沉痼。玉瀝難開,金膏實遠?!?倪璠 注:“玉瀝,玉膏也?!眳⒁姟?玉膏 ”。
(2).指美酒。 南朝 梁 江淹 《惜晚春應(yīng)劉秘書》詩:“山中有雜桂,玉瀝乃共斟?!币槐咀鳌?玉歷 ”。
《漢語大詞典》:玉膏
(1).玉的脂膏,古代傳說中的仙藥。山海經(jīng)·西山經(jīng):“ 丹水 出焉……其中多白玉,是有玉膏。其原沸沸湯湯, 黃帝 是食是饗?!?郭璞 注引《河圖玉版》:“ 少室山 ,其上有白玉膏,一服即仙矣?!?漢 張衡 《南都賦》:“芝房菌蠢生其隈,玉膏滵溢流其隅?!?晉 張華 博物志卷一:“名山大川,孔穴相內(nèi),和氣所出,則生石脂、玉膏,食之不死?!?明 無名氏 《金雀記·定婚》:“天臺有路通 蓬島 ,絶勝 裴航 碾玉膏?!?br />(2).喻美酒。 宋 蘇軾 《次韻趙令鑠惠酒》:“坐待玉膏流,千載真旦暮?!?span id="mlbil87" class="book">《群音類選·溉園記·邀友游湖》:“玉膏滿尊新市美,銀鯽堆盤荇菜鮮?!?br />(3).喻冰。《群音類選·臥冰記·王祥臥冰》:“冷透了皮囊髓毛,溶化了瓊漿玉膏,漸漸稜層消耗?!?/div>
《漢語大詞典》:圣歷(聖曆)
亦作“ 圣歷 ”。
(1).謂帝王的歷數(shù),國運。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時序:“今圣歷方興,文思光被,海岳降神,才英秀發(fā)?!?唐 任希古 《和左仆射燕公春日端居述懷》:“圣歷開環(huán)象,昌平降甫申?!?唐 方干 《閏春》詩:“自茲延圣歷,誰不駐年光?!?br />(2).借稱皇帝。文選·江淹〈詣建平王上書〉:“方今圣歷欽明,天下樂業(yè)?!?劉良 注:“圣歷,謂天子也?!?/div>
《國語辭典》:歷紀(曆紀)  拼音:lì jì
歷數(shù)?!稘h書。卷二一。律歷志上》:「故自殷周,皆創(chuàng)業(yè)改制,咸正歷紀,服色從之,順其時氣,以應(yīng)天道?!挂沧鳌笟v記」。
《漢語大詞典》:歷家(歷家)
歷數(shù)家。研究歷法的人。《宋書·律歷志下》:“斯又歷家之甚失也?!?明 張綸 《林泉隨筆》:“月二十九日而一周天,此據(jù)歷家之説也?!?span id="wwyqjbi" class="book">《清史稿·天文志一》:“后世歷家,謂天有十二重?!?br />專門觀測推算歷象的人。 唐 封演 封氏聞見記·月桂子:“歷家之説,月行者(一作有)南北道。” 清 王錫闡 曉庵新法·自序:“自此南北歷家,率能好學深思,多所推論,皆非淺近所及?!?/div>
《漢語大詞典》:命歷(命曆)
天命歷數(shù)。 宋 陸游 老學庵筆記卷七:“眷命歷之有歸,想寰區(qū)之同慶。”
《漢語大詞典》:推策
亦作“ 推筴 ”。 以蓍草或竹籌推算歷數(shù)。后亦用于占卜吉兇。史記·封禪書:“帝得寶鼎神策……於是 黃帝 迎日推策,后率二十歲復(fù)朔旦冬至,凡二十推,三百八十年?!?span id="ktyxt5x" class="book">《史記·五帝本紀》:“獲寶鼎,迎日推筴?!?司馬貞 索隱:“神策者,神蓍也。 黃帝 得蓍以推筭歷數(shù),於是逆知節(jié)氣日辰之將來,故曰推策迎日?!?張守節(jié) 正義:“筴音策…… 黃帝 受神筴,命 大撓 造甲子, 容成 造歷是也。”舊唐書·歷志一:“而紀有大衍之法,卦有推策之文,由是歷法生焉?!?宋 曾鞏 《閬州張侯廟記》:“今夫推策灼龜,審於夢寐,其為事至淺,世常尊而用之?!?/div>
《漢語大詞典》:嗣歷(嗣曆)
謂應(yīng)歷數(shù)而繼皇位。太平廣記卷九七引 唐 皇甫枚 三水小牘·從諫:“ 唐武宗 嗣歷,改元 會昌 。”參見“ 歷數(shù) ”。
《國語辭典》:歷數(shù)(曆數(shù))  拼音:lì shù
1.天運、氣數(shù)?!段倪x。孫楚。為石仲容與孫皓書》:「昔炎精幽昧,歷數(shù)將終。」也作「歷數(shù)」。
2.歷法?!缎绿茣?。卷一九九。儒學傳中。馬懷素傳》:「博學,尤通氏族、歷數(shù)、醫(yī)方。」《警世通言。卷四○。旌陽宮鐵樹鎮(zhèn)妖》:「有一人姓王名朔,亦善通五行歷數(shù)之書?!挂沧鳌笟v數(shù)」。
《國語辭典》:歷數(shù)(歷數(shù))  拼音:lì shù
1.天道、天運,指星象運行的軌道及周期。古人以此觀盛衰興亡的氣數(shù)?!稌?jīng)。大禹謨》:「予懋乃德,嘉乃丕績,天之歷數(shù)在汝躬,汝終陟元后?!挂沧鳌笟v數(shù)」。
2.歷法?!稌?jīng)。洪范》:「五曰歷數(shù)。」唐。孔穎達。正義:「算日月行道所歷,計氣朔早晚之數(shù),所以為一歲之歷。」也作「歷數(shù)」。
《漢語大詞典》:歷數(shù)(歷數(shù))
亦作“厤數(shù)”。 一一列舉;逐個說出。資治通鑒·唐代宗大歷元年:“因歷數(shù)大臣過失。” 宋 歐陽修 《論臺諫官唐介等宜早牽復(fù)札子》:“昨所能黜臺諫五人,惟是 從誨 入臺未久,其他四人,出處本末,跡狀甚明,可以歷數(shù)也。” 清 王夫之 薑齋詩話卷二:“若 杜陵 長篇,有歷數(shù)月日事者,合為一章。《大雅》有此體?!?span id="3v5c3qv" class="book">《人民文學》1977年第7期:“﹝ 鐵人 ﹞歷數(shù)鉆工們?nèi)绾慰鄳?zhàn)?!?/div>
《漢語大詞典》:往數(shù)(往數(shù))
往日的歷數(shù)。隋書·律歷志中:“夫歷者,紀陰陽之通變,極往數(shù)以知來,可以迎日授時,先天成務(wù)者也?!?/div>
《漢語大詞典》:巫史
古代從事求神占卜等活動的人叫“巫”、掌管天文、星象、歷數(shù)、史冊的人叫“史”。這些職務(wù)最初往往由一人兼任,統(tǒng)稱“巫史”。禮記·禮運:“祝嘏辭説,藏於宗祝、巫史,非禮也,是謂幽國?!?span id="gqxfqgg" class="book">《后漢書·臧洪傳》:“ 和 不理戎警,但坐列巫史,禜禱羣神?!?李賢 注:“巫,女巫也。史,祝史也?!?唐 柳宗元 《非國語上·柯陵之會》:“若是,則 單子 果巫史矣?!?/div>
《漢語大詞典》:大史
官名。 殷 代天官六大之一。主管祭祀、歷數(shù)、法典等。 周 代大體相同。禮記·曲禮下:“天子建天官,先六大,曰大宰、大宗、大史、大祝、大士、大卜,典司六典?!?鄭玄 注:“此蓋 殷 時制也?!?span id="98plwdj" class="book">《周禮·春官·大史》:“大史,掌建邦之六典?!?/div>
《漢語大詞典》:一算
(1).一根算籌。禮記·投壺:“左右告矢,具請拾投。有入者,則司射坐而釋一算焉。”
(2). 漢 代商賈稅和對成年人所征人頭稅的一個計數(shù)單位。史記·平準書:“諸賈人末作貰貸買賣,居邑稽諸物及商以取利者,雖無市籍,各以其物自占,率緡錢二千而一算?!?span id="7ofxmea" class="book">《漢書·晁錯傳》:“今 秦 之發(fā)卒也,有萬死之害而無銖兩之報,死事之后不得一算之復(fù)?!卑矗?span id="mytppwi" class="book">《高帝紀上》“初為算賦” 顏師古 注引 如諄 曰:“《漢儀注》:民年十五以上至五十六出賦錢,人百二十為一算?!?br />(3).古代推算歷數(shù)的一個單位。舊唐書·歷志二:“今 大唐 神龍 元年,復(fù)歲次於乙巳,積四十一萬四千三百六十算外。上驗往古,年減一算。下求將來,年加一算。”
(4).一次謀劃。南史·宋長沙王道憐等傳論:“當於餘襖內(nèi)侮, 荀 、 桓 交逼, 荊楚 之勢,同於累卵。如使上略未盡,一算或遺,則得喪之機,未可知也?!?/div>
《國語辭典》:術(shù)藝(術(shù)藝)  拼音:shù yì
1.技術(shù)與文藝?!读凶?。周穆王》:「魯之君子多術(shù)藝,將能已乎?」
2.經(jīng)書與藝術(shù)?!段倪x。班固。答賓戲》:「婆娑乎術(shù)藝之場,休息乎篇籍之囿?!?/div>
《漢語大詞典》:歷翁(曆翁)
深諳歷數(shù)的人。 唐 韓愈 《殿中侍御史李君墓志銘》:“﹝ 李君 ﹞最深於五行書……星官歷翁莫能與其校得失?!?宋 周必大 《青衣道人連日求詩為賦一首》:“亦知磨蝎直身宮,懶訪星官與歷翁?!?/div>
分類:歷數(shù)
《漢語大詞典》:家歷(家曆)
皇朝的歷數(shù)。《樂府詩集·郊廟歌辭九·北齊享廟樂辭》:“國圖日競,家歷天長?!?/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