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將軍(將軍)  拼音:jiāng jūn
1.職官名。春秋時代諸侯以卿統軍,故卿通稱為將軍。戰(zhàn)國時始為武官名。漢代置大將軍、驃騎將軍等。臨時出征的統帥則別加稱號,如樓船將軍、材官將軍。魏晉南北朝時,將軍名號很多,職權各不相同。唐代的將軍為環(huán)衛(wèi)之官和武散官。宋、元、明多以將軍為武散官,而殿廷武士亦稱為將軍。清代的將軍為宗室爵號之一,或為駐防各地的八旗最高長官和臨時出征的統帥。目前我國武職高級將官統稱為將軍,分為一級上將、上將(二級上將)、中將、少將四級。
2.下象棋時,攻擊對方的將、帥,稱為「將軍」。后亦比喻為受制于對方。
《漢語大詞典》:垂紫
懸垂紫色的印綬。 漢 制相國、丞相、太尉、太師、太傅、太保、前后左右將軍皆金印紫綬。后漢書·馮衍傳下:“ 衍 少事名賢,經歷顯位,懷金垂紫,揭節(jié)奉使,不求茍得,常有陵云之志?!?李賢 注:“金謂印也,紫謂綬也?!?/div>
《國語辭典》:方駕齊驅(方駕齊驅)  拼音:fāng jià qí qū
雙方實力相當,不分軒輊。唐。楊烱〈唐右將軍魏哲神道碑〉:「文昭武穆,方駕齊驅?!挂沧鳌覆Ⅰ{齊驅」。
《漢語大詞典》:金印紫綬(金印紫綬)
黃金印章和系印的紫色綬帶。古代相國、丞相、太尉、大司空、太傅、太師、太保、前后左右將軍及六宮后妃所掌。亦為表示品級之服飾。 魏 晉 以后,光祿大夫得假金章紫綬,因亦稱金紫光祿大夫。漢書·百官公卿表上:“相國、丞相皆 秦 官,金印紫綬?!?span id="kexwcxr" class="book">《后漢書·皇后紀論》:“六宮稱號,惟皇后貴人,金印紫綬?!币嘧鳌?金章紫綬 ”。晉書·輿服志:“貴人、夫人、貴嬪是為三夫人,皆金章紫綬?!焙笥靡源父吖亠@爵。 唐 李白 《駕去溫泉宮后贈楊山人》詩:“王公大人借顏色,金章紫綬來相趨?!?前蜀 花蕊夫人 《宮詞》之一三二:“金章紫綬選高班,每每東頭近圣顏?!?明 高明 《琵琶記·蔡宅祝壽》:“惟愿取黃卷青燈,及早換金章紫綬?!币嗍》Q“ 金紫 ”。 漢 蔡邕 《陳太丘碑文》:“何可入踐常伯,超補三事。紆佩金紫,光國垂勛?!?span id="2htwx8n" class="book">《后漢書·列女傳·曹世叔妻》:“圣恩橫加,猥賜金紫?!?span id="dv2vyh4" class="book">《南史·江淹傳》:“卿年三十五,已為中書侍郎,才學如此,何憂不至尚書金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