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26,分2頁顯示  上一頁  1
分類詞匯(續(xù)上)
趁衙
吏典
筆政
文員
恤吏
札吏
員役
胥算
三考吏
客帳司
六案孔目
《漢語大詞典》:趁衙
亦作“趂衙”。 謂群蜂簇擁蜂王飛集,猶如舊時吏員趕赴衙參。 元 馬臻 《漫成》詩之八:“槐陰滿院喧巢鴉,蜜房香老蜂趁衙?!?明 劉基 《題水墨蓼花草蟲》詩:“尋香粉蝶應隨夢,采蜜黃蜂不趂衙?!眳⒁姟?蜂衙 ”。
《國語辭典》:蜂衙  拼音:fēng yá
1.群蜂早晚定時的聚集,如下屬參謁長官于衙中,故稱為「蜂衙」。宋。李新〈資州鄧園〉詩:「蜂衙歸去欄干靜,江面飛來燕子忙?!乖?。錢霖〈清江引。夢回晝長簾半捲〉曲:「高歌一壺新釀酒,睡足蜂衙后。」
2.蜂房。元。趙奕玉山與郯九成自姑蘇來吳興僧可傳邀余陪游弁山之黃龍洞時有紫霞同席遂分韻得花字〉:「龍居潛石洞,花暖護蜂衙?!?/div>
《漢語大詞典》:吏典
元 、 明 、 清 府縣的吏員。 元 李行道《灰闌記》第四折:“小的做個吏典,是衙門里人,豈不知法度!”古今小說·楊謙之客舫遇俠僧:“眾皂隸們一齊上,把這老人拿下,打了十板。眾吏典都來討?zhàn)垺!?span id="ilxp7us" class="book">《清史稿·禮志十一》:“ 順治 十八年, 世祖 崩……聽選官、監(jiān)生、吏典、僧道,咸素服赴 順天府 署,朝夕哭臨三日。”
分類:府縣吏員
《漢語大詞典》:筆政(筆政)
(1).指編輯工作。 章士釗 《蘇報案始末記敘》:“復次,當時掌理《蘇報》筆政,由余一人,略如上述?!?郭沫若 《文藝論集集外·討論注譯運動及其他》:“論辯借新聞雜志以發(fā)表,而主持筆政者衡文亦大都以‘名’之分銅而定其斤兩?!?br />(2).指舊時衙門里的師爺或掌管文書的吏員等。兒女英雄傳第三六回:“還有一班好事的,雖然與他無干,也要知道這科的鼎甲是誰;又有那些跟班的筆政爺們等,更要竊聽個消息,預備大人跟前當個鮮明差使。”
《漢語大詞典》:文員(文員)
文職吏員。 清 薛福成 庸盦筆記·軼聞·河工奢侈之風:“余曾遇一文員老於河工者,為余談 道光 年間 南河 風氣之繁盛?!?/div>
分類:文職吏員
《漢語大詞典》:恤吏(卹吏)
皇帝賜給功臣的吏員。宋書·沈慶之傳:“於是與 柳元景 并依 晉 密陵侯 鄭袤 故事,朝會 慶之 位次司空, 元景 在從公之上,給卹吏五十人,門施行馬?!?/div>
《漢語大詞典》:札吏
舊時官府撰擬公文的吏員。 唐 皮日休 《二游詩·徐詩》:“宣毫利若風,剡紙光與月,札吏指欲胼,萬通排未闋?!?/div>
《漢語大詞典》:員役(員役)
從事某項工作的官員;辦事的吏員。 明 胡應麟 少室山房筆叢·經(jīng)籍會通一:“ 虞 魏 等竟編輯未成, 顯慶 中,諸員役并罷去。” 清 李漁 《奈何天·助邊》:“額外的軍餉如何措置得來?已曾徧差員役往各郡催提,并沒有分毫解到。”
《漢語大詞典》:胥算
封建官府中主管計算的吏員。 明 謝肇淛 《五雜俎·事部三》:“今戶部十三司胥算,皆 吳 越 人也?!?/div>
《漢語大詞典》:三考吏
具有三考資格的吏員。 明 代吏員三年一考績,六年再考,九年考滿,再經(jīng)吏部考試,合格者可以授官。《醒世恒言·蔡瑞虹忍辱報仇》:“凡有錢能干的,便到京中買個三考吏名色,鉆謀好地方去做佐貳官出來,俗名喚做‘飛過海’?!?/div>
《國語辭典》:客帳司(客帳司)  拼音:kè zhàng sī
舊時負責接待、侍奉的基層官吏。《水滸傳》第八回:「提轄官能掌機密,客帳司專管牌單,吏兵沉重,節(jié)級嚴威。」
《國語辭典》:六案孔目  拼音:liù àn kǒng mù
舊時州縣衙門中,掌管吏、戶、禮、兵、刑、工六房的吏役稱為「六案孔目」?!端疂G傳》第四九回:「本州有個六案孔目,姓王名正,卻是毛太公的女婿?!?/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