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35 【介紹】: 東漢南陽棘陽人,字君然。王莽時為本縣長,降綠林軍。后歸劉秀,任刺奸大將軍,轉(zhuǎn)戰(zhàn)河北。劉秀即位,任廷尉,行大將軍事,以功封舞陰侯。治軍嚴(yán)整,秋毫無犯。建武八年及十一年又先后率軍征隗囂、公孫述,守益州牧。在成都附近,為公孫述派遣之刺客所殺。謚壯。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35 【介紹】: 東漢南陽新野人,字君叔。初事劉玄為吏,后歸劉秀,任太中大夫。說隗囂歸漢。囂叛,以中郎將率軍襲破之。后入蜀擊公孫述,途中為刺客所殺。贈征羌侯,謚節(jié)。
全后漢文·卷二十一
歙,字君叔,南陽新野人,光武祖姑之子。仕更始為吏,從入關(guān),以病去,依漢中王劉嘉。及更始敗,來歸,拜太中大夫,遷中郎將。建武十一年,粉以孫述刺各所殺,追贈征羌侯,謚曰節(jié)侯。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東漢初人,字君直。劉秀為布衣時與之交游。嘗夜共講論劉秀當(dāng)為天子之讖言。秀云安知非吾。萬一果然,各言爾志。眾各言,獨牢默不言。既而曰:丈夫立義,不與帝友。及光武即位,征牢,稱疾不至。每下詔就家存問,亦不應(yīng)詔命。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35 【介紹】: 西漢巴郡閬中人,字君黃。少好學(xué),能說《》、《春秋》。成帝時拜議郎,平帝時遷中散大夫。元始四年為繡衣使者,分行天下,觀風(fēng)俗,行誅賞,事未終,王莽居攝,改姓換名,歸家隱匿。光武平蜀,玄已卒。詔本郡祠以中牢。
全漢文·卷五十五
玄字君黃,巴郡閬中人。成帝時拜議郎,遷太常丞,平帝時復(fù)拜議郎,遷中散大夫,選為繡衣使者,持節(jié),專行誅賞事。未及終而王莽居攝,變易姓名,竄歸隱遁。公孫述僭號于蜀,連聘不詣。建武十一年卒,明年天下平定,光武策詔本郡,祠以中牢。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東漢信都人,字偉君。初仕王莽,后舉城降劉秀,為和成太守。劉秀從薊還,失軍,彤遣軍迎之,自此常從征伐。光武帝即位,封靈壽侯,位至太常。
全后漢文·卷二十一
彤,字偉君,信都人。莽時為和成卒正。光武徇河北,以為和成太守,拜后大將軍,封武義侯。建武元年,更封靈壽侯,行大司空事。后拜太常,轉(zhuǎn)少府,免,復(fù)為左曹侍中。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東漢樂安臨濟(jì)人,字君高。少習(xí)《歐陽尚書》。光武建武二年拜博士,遷河內(nèi)太守。著《尚書章句》。復(fù)征為中散大夫。
索盧放 朝代:東漢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東漢東郡人,字君陽。以《尚書》教授千余人。初為郡門下掾。劉玄更始時使者督行郡國,太守有事當(dāng)斬,放愿以身代,使者義而赦之,由此顯名。光武建武六年征為洛陽令,有能名。徙諫議大夫,以疾去。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37 【介紹】: 東漢河南密人,字君房。篤志好學(xué),治《谷梁春秋》。王莽時為淮平大尹,政理有能名。光武建武四年征拜尚書令,明年遷大司徒,封關(guān)內(nèi)侯。在位明察守正,奉公不回。卒謚哀。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38 【介紹】: 東漢河內(nèi)汲人,字君公。少有才,為郡功曹。光武帝建武元年三遷為侍御史。七年遷南陽太守,修治水利,墾辟耕地,郡內(nèi)殷富。又造作水排,鼓風(fēng)煉鐵,鑄為農(nóng)器,用力少而見功多,百姓稱便。時人比于西漢南陽太守召信臣,有“前有召父,后有杜母”之譽(yù)。
全后漢文·卷十九
詩,字君公,河內(nèi)汲人。莽時為郡功曹。更始時辟大司馬府。建武初,三遷為侍御史,賜棨戟,拜成皋令,歷沛郡都尉、汝南都尉,遷南陽太守。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38 【介紹】: 東漢漁陽要陽人,字君嚴(yán)。初為劉秀偏將軍,從平河北,拜野王令,南拒洛陽,北守天井關(guān)。光武即位,拜大司空,封武強(qiáng)侯。建武二年,以事免官,旋任中郎將、行執(zhí)金吾事,率軍鎮(zhèn)壓赤眉軍別校、五校等部。后歷山陽太守、河南尹、濟(jì)南太守等。改封阜成侯。卒官。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東漢初扶風(fēng)茂陵人,字君魚。少從劉歆受《春秋左氏傳》。光武帝建武五年為姑臧長,在職四年,財產(chǎn)無所增,治貴仁平,賜爵關(guān)內(nèi)侯。拜武都太守,為政明斷,甄善疾非,郡中稱為清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39 【介紹】: 東漢南陽人,字翁君。新莽末為河內(nèi)太守,光武徇河內(nèi),乃降。為鄧禹軍師。從攻伐有功,封扶陽侯。建武十三年,位至大司徒。好直言,無隱諱,光武每不能容。嘗證歲將饑兇,指天畫地,言甚剛切,坐免歸。帝復(fù)遣使責(zé)之,歆及子嬰皆自殺。歆素有重名,死非其罪,帝乃追賜錢谷,具禮葬之。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新莽末安定三水人,字君期。王莽時,詐稱武帝曾孫劉文伯,于三水起兵。劉玄更始政權(quán)時,征為騎都尉,使鎮(zhèn)撫安定以西。劉玄敗,被三水豪杰擁為上將軍、西平王。遣使與西羌、匈奴和親。匈奴立為漢帝,據(jù)五原、朔方等五郡。光武建武十二年因眾叛親離,亡入匈奴。十六年降漢,封代王。十八年又叛亡,病死匈奴中。
全后漢文·卷十一
芳,字君期,安定三水人。詐自稱武帝曾孫劉文伯。莽末起兵,更始入長安,征為騎都尉,使鎮(zhèn)撫安定以西。更始敗,自為上將軍西平王,匈奴立以為漢帝。建武十二年亡入匈奴,十六年來降,立為代王。后復(fù)叛出塞,留匈奴十余年,病死。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東漢上黨屯留人,字君長。習(xí)歐陽《尚書》。初為郡功曹,劉玄時官尚書仆射,行大將軍事。光武即位,拜諫議大夫,以功封關(guān)內(nèi)侯,為司隸校尉。以事劾帝叔父趙王劉良,朝廷肅然。出為東海相,終兗州牧。
全后漢文·卷十七
永,字君長,上黨屯留人,司隸校尉鮑宣子。為郡功曹。莽時舉秀才,不應(yīng)。更始二年,征再遷尚書仆射,行大將軍事,持節(jié)安集河?xùn)|并州朔部,封中陽侯。更始敗歿,為發(fā)喪。罷兵來降,拜諫議大夫,出為魯郡太守,封關(guān)內(nèi)侯,遷揚州牧。母憂去官。建武十一年,征為司錄校尉。十五年,遷東海相,拜兗州牧,卒官。
劉焉 朝代:

人物簡介

全后漢文·卷八十二
焉,字君郎,江夏竟陵人,魯恭王之后。少仕州郡,以宗室拜中郎。后舉賢良方正,辟司徒府,歷雒陽令、冀州刺史、南陽太守宗正、太常,出為監(jiān)軍使者,頌益州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