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詞典
和雅
分類詞匯
無邪
諧雅
沖正
詭雅異俗
佛類詞典
和雅音
其它辭典
釋真利(和雅 石 )

人物簡介

新續(xù)高僧傳·明律篇第四之二
釋真利,字和雅,姓石氏,昆明人。幼棄錦襦,改從僧服。始侍徹明,漸通經(jīng)論。及長,有志參方,遂底金陵得戒于古心,研窮儀范,便識津梁。復(fù)受教于三槐、蘊(yùn)璞諸師,神智煥發(fā),辯如泉涌。所至名山,屢主講席,聿開法會,得律徒數(shù)千人。楚岷王奉以為師。及還滇,駐錫雞足,更創(chuàng)律堂,滇之法戒,弘于真利。壽八十馀,無疾坐化。有《陶公寄懷詩》云:“吳楚煙波幾萬重,金鱗掉尾許誰同?歸來罷鈞雞山窟,高唱漁歌捲碧筒?!?/blockquote>
《漢語大詞典》:和雅
(1).溫和文雅。宋書·殷琰傳:“ 琰 性和雅靜素,寡嗜欲?!?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舊唐書·文苑傳中·賀知章》:“ 賀知章 ,器識夷淡,襟懷和雅,神清志逸?!?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十:“先生(指 鄒泰和 )戊戌翰林,和雅謙謹(jǐn)。” 郭沫若 《卷耳集·〈召南·野有死麕〉》:“你規(guī)矩些,你和雅些,不要拉我的手巾呀!”
(2).謂樂曲的聲調(diào)和諧雅正。 北齊 盧思道 《遼陽山寺愿文》:“洞穴條風(fēng),生和雅之曲;圓珠積水,流清妙之音。”資治通鑒·隋文帝開皇九年:“及奏《黃鐘》之調(diào),帝曰:‘滔滔和雅,甚與我心會?!?br />(3).指詩詞的風(fēng)格和平雅正。 清 陳廷焯 白雨齋詞話卷三:“ 丁飛濤 亦工為艷詞,較 周冰持 為和雅。” 采疇 《〈謝亦囂詩集〉序》:“ 亦囂 性情閒雅……故其為詩,沖淡和雅?!?/div>
《國語辭典》:無邪(無邪)  拼音:wú xié
沒有不正當(dāng)?shù)乃枷牖蛐袨椤!抖Y記。樂記》:「中正無邪,禮之質(zhì)也?!埂妒酚?。卷八七。李斯傳》:「臣無邪則天下安,天下安則主嚴(yán)尊?!?/div>
《漢語大詞典》:諧雅(諧雅)
諧和雅正。《四庫全書總目·別集二四·大復(fù)集》:“至 夢陽 雄邁之氣,與 景明 諧雅之音,亦各有所長。正不妨離之雙美,不必更分左右袒也?!?/div>
《漢語大詞典》:沖正(沖正)
中和雅正。 南朝 梁 江淹 《蕭拜太尉揚(yáng)州牧表》:“璽冊沖正,愈賜砥礪?!?/div>
《漢語大詞典》:詭雅異俗(詭雅異俗)
和雅正相背,與常俗相違。謂異端邪說。
和雅音
【三藏法數(shù)】
謂諸梵天,心離欲染,愛樂律儀,而其音聲柔和典雅,離諸粗獷,是名和雅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