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yàn)
詞格校驗(yàn)
曲格校驗(yàn)
對聯(lián)校驗(yàn)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xué)習(xí)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16
詞典
1
分類詞匯
15
分類詞匯
從公
天秩
立班
內(nèi)命
賤品
考秩
貴卿
貴品
道階
封蔭
讓品
板位
進(jìn)品
轉(zhuǎn)品
寄祿格
《國語辭典》:
從公(從公)
拼音:
cóng gōng
治理公務(wù)。如:「枵腹從公」、「夙夜從公」。唐。
馬戴
冬日寄洛陽中楊少尹
詩:「年長從公懶,天寒入府遲?!?/div>
分類:
辦理
秉公
品秩
公務(wù)
參與
公事
《國語辭典》:
天秩
拼音:
tiān zhì
1.天定的爵秩?!稌?jīng)。皋陶》:「天秩有禮,自我五禮,有庸哉?!?br />2.天子賜予的秩祿?!段倪x。潘岳。夏侯常侍誄》:「宜享遐紀(jì),長保天秩?!?/div>
分類:
爵位
上天
君位
規(guī)定
俸祿
品秩
等級
禮法
法制
制度
《漢語大詞典》:
立班
上朝時依品秩站立。 唐
白居易
《待漏入閣書事奉贈元九學(xué)士閣老》
詩:“彩筆停書命,花甎趁立班。” 宋
宋敏求
《
春明退朝錄
》
卷中:“於禮,羣臣無一日不朝者,故正衙雖不坐,常參官猶立班,俟放朝乃退。”
分類:
上朝
朝時
品秩
站立
《國語辭典》:
內(nèi)命(內(nèi)命)
拼音:
nèi mìng
由皇帝直接發(fā)布而不經(jīng)外朝論議的命令?!缎绿茣?。卷四六。百官志一》:「開元二十六年,又改翰林供奉為學(xué)士,別置學(xué)士院,專掌內(nèi)命?!固?。
元稹
制誥自序
:「召入禁,專掌內(nèi)命,上好文?!?/div>
分類:
北周
直接
發(fā)布
命令
官員
員品
品秩
一命
九命
帝王
《漢語大詞典》:
賤品(賤品)
(1).謙稱自己出身寒微。 南朝 梁
劉潛
《為王儀同謝國姻啟》
:“實(shí)臣素里庸族,蓬衡賤品。” 唐
袁郊
《
甘澤謠·紅線
》
:“ 紅綫 曰:‘某雖賤品,亦有解主憂者?!?br />(2).謂官職的品秩低賤。 宋 王讜
《
唐語林·政事下
》
:“又場官賤品,非特敕所宜,臣未敢奉詔?!?br />(3).指低賤的東西。 清
無名氏
《燕京雜記》
:“都中以綿羊?yàn)橘v品,宴客無有入饌者?!?/div>
分類:
謙稱
官職
低賤
自己
東西
出身
品秩
寒微
《漢語大詞典》:
考秩
(1).考定祿秩或品秩。 唐
封演
《
封氏聞見記·頌德
》
:“在官有異政,考秩已終,吏人立碑頌德者,皆須審詳事實(shí)?!?宋
王溥
《
唐會要·考下
》
:“又近日諸州府所申考解,皆不指言善最,或漫稱考秩,或廣説門資,既乖令文,實(shí)為繁弊。自今以后,如有此色,并請準(zhǔn)令降其考第?!卑?,考滿上第者增秩增俸,是為“上考”,亦曰“考最”。
(2).指官吏的一屆任期。 宋 王讜
《
唐語林·政事上
》
:“本縣令 李君奭 有異政,考秩已滿,百姓借留?!?/div>
分類:
考定
官吏
品秩
任期
上第
《漢語大詞典》:
貴卿(貴卿)
古代卿的品秩很高,故稱“貴卿”,后泛指高級官員。
《
韓非子·內(nèi)儲說下
》
:“少見愛幸,長為貴卿?!?宋
張孝祥
《宣州新建御書閣記》
:“私念 宣 大郡,民業(yè)於儒十五,守多貴卿名人?!?清
侯方域
《癸未去金陵日與阮光祿書》
:“僕歛容謝之曰:‘光祿身為貴卿,又不少佳賓客足自娛,安用此二三書生為哉?!?/div>
分類:
品秩
高級官員
《國語辭典》:
貴品(貴品)
拼音:
guì pǐn
1.尊貴的品貌。《幼學(xué)瓊林。卷二。身體類》:「周公反握,作興周之相,重耳駢脅,為霸晉之君,此皆古圣之英姿,不凡之貴品?!?br />2.貴重的物品。如:「她家里有錢,使用的東西都是貴品。」
分類:
貴品
高級
華貴
品秩
品類
官員
珍品
《漢語大詞典》:
道階(道階)
宋 代崇奉道教,官府給道士分等分級,并配以品秩。謂之“道階”。
《宣和遺事》
前集:“ 政和 四年春正月,置道階品秩,凡二十六等?!?宋
周煇
《清波別志》
卷中:“ 政和 四年,詔置道階,自六字先生至鑒義,凡二十六等,崇奉道教,其權(quán)輿於此歟!”
分類:
崇奉
道教
官府
道士
等分
分級
品秩
《漢語大詞典》:
封蔭(封蔭,封廕)
亦作“ 封廕 ”。舊時具有一定品秩的官吏,其父母、祖父母、曾祖父母及妻室得受封贈,子孫亦得蔭襲官爵,稱為“封蔭”。 明
張居正
《遵諭自陳不職疏》
:“品秩驟躐於孤卿,封廕屢叨於前后?!?清
蔣士銓
《
臨川夢·說夢
》
:“小團(tuán)圓,鳳凰冠,麒麟服,好封蔭。合得上厚祿高官,都只為積祖承恩相挈帶?!眳⒁姟?封典 ”。
分類:
時具
品秩
官吏
父母
祖父母
曾祖父
妻室
受封
封贈
《國語辭典》:
封典
拼音:
fēng diǎn
封建帝王以爵位名號賜予臣下及其家屬的榮典,始于晉宋。清制,諸臣有功受封,在本身稱為「授」,曾祖父母、祖父母、父母及妻在世的稱為「封」,已逝的稱為「贈」。如:「古時一人居官,則全家皆受封典,真所謂『一人得道,舉家升天』?!鼓铣?。
顏延之
〈
自陳表
〉:「臣班叨首卿,位尸封典?!?/div>
分類:
封典
封建
帝王
爵位
賜予
臣下
家屬
《漢語大詞典》:
讓品(讓品)
可以遜讓的品秩,高級官爵。
《魏書·崔亮傳》
:“臣誠微賤,未登讓品?!?/div>
分類:
遜讓
品秩
高級
官爵
《漢語大詞典》:
板位
古代百官朝見皇帝之前按品秩發(fā)的位次牌。 元
王惲
《玉堂嘉話》
卷三:“曾有口號一絶:‘隔夜端門分板位,平明簪笏列鴛行。紫云低覆千官入,潤作金爐百和香?!?/div>
分類:
百官
朝見
品秩
位次
帝王
《漢語大詞典》:
進(jìn)品(進(jìn)品)
猶入流。謂九品外的官員進(jìn)入品秩。
《
魏書·高陽王雍傳
》
:“然近為里巷多盜,以其威輕不肅,欲進(jìn)品清流,以壓姦宄。”
分類:
九品
官員
進(jìn)入
入品
品秩
《漢語大詞典》:
轉(zhuǎn)品(轉(zhuǎn)品)
(1).升遷官位品秩。
《
宋史·選舉志五
》
:“文班中書舍人、武班大將軍以上,并許廕補(bǔ);如遇轉(zhuǎn)品,許更蔭一子。由是奏薦之恩始廣?!?br />(2).也叫轉(zhuǎn)類。修辭學(xué)辭格之一。指寫文章時有意將某一詞類的詞臨時轉(zhuǎn)作另一詞類的詞來用。如 漢
劉向
《
說苑·貴德
》
:“春風(fēng)風(fēng)人,夏雨雨人?!逼渲械暮笠粋€“風(fēng)”、“雨”就是將名詞臨時用作動詞。
分類:
升遷
遷官
官位
品秩
修辭學(xué)
辭格
文章
有意
一詞
詞類
臨時
時轉(zhuǎn)
轉(zhuǎn)作
《漢語大詞典》:
寄祿格
宋 代關(guān)于寄祿官官銜及其食祿品秩的規(guī)定。 宋 元豐 三年,雜取 唐 及 宋 初舊制,改革官制。用舊時所置的散官為寄祿官,如改使相為開府儀同三司,改吏部尚書為金紫光祿大夫等。從開府儀同三司到將仕郎,定為二十四階,每一階的食祿都有規(guī)定,作為升降增損的依據(jù)。 崇寧 二年,又換選人七階。 大觀 初,增宜奉、正奉、中奉、直奉等階。 政和 末,又改從政、修職、迪功,共三十七階。見
《
文獻(xiàn)通考·職官十八
》
、
《
宋史·職官志九
》
。參見“ 寄祿官 ”。
分類:
官銜
食祿
品秩
規(guī)定
《漢語大詞典》:
寄祿官
官階名。 宋 制,官分階官和職事官,如吏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吏部尚書是階官名,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是職事官名。階官有名銜而無職事,只作為銓敘、升遷的依據(jù),稱為寄祿官。 元豐 三年改行新官制,又以尚書、侍郎等為職事官,而以舊時所置散官為寄祿官。凡職事官,自尚書至給舍諫議,其職俸以寄祿官高下分行、守、試三等,以祿令為準(zhǔn)。如 蘇軾 以工部屯田員外郎知 湖州 ,罷官后又以朝奉郎知 惠州 ,知 湖州 、 惠州 為職事,而員外郎、朝奉郎為其寄祿。 宋
陸游
《尚書王公墓志銘》
:“寄祿官,自承事郎積遷至正奉大夫?!?元
黃溍
《
日損齋筆記·辯史
》
:“ 宋 制,必寄祿官高於所任之職事,乃為行也。”參閱
《
文獻(xiàn)通考·職官十九
》
、
《
宋史·職官志十一
》
。
分類:
官階
階官
職事官
吏部
尚書
門下
下平
平章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